• 我的订阅
  • 娱乐

农民作家魏留勤 在世俗里拾捡希望,从未忘记仰望月亮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10-24 15:3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魏留勤是微山县西平镇的普通农民,却热爱写作。高中毕业后,他步入社会打工赚钱,但沉重的生活并未消减他对写作的热情,他白天打工,夜里创作,一写就是40年。他说,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写作就是他摆脱日常平庸的缺口。

“苦行僧”式的创作

“我跟魏留勤是发小,一直在一块读书,我们都十分的热爱文学、喜欢创作。”魏留勤的玩伴郭启军介绍,上世纪80年代,大量引人注目的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地来到读者面前。“那时的我们,买文学杂志,去阅览室读了大量的乡村题材作品,心里想着别人能写,我也能写,就这样开始进行写作。”郭启军回忆,在当时周遭的热爱文学的青年中,魏留勤并不是最有天赋的,却是坚持的最久的。“后来很多人都因为生活、劳作等原因,放弃了写作,只有魏留勤坚持了下来。”

农民作家魏留勤 在世俗里拾捡希望,从未忘记仰望月亮

刘昭生是魏留勤的另一位发小,在他的印象里,读书时魏留勤严重偏科。“作文成绩从中学到高中都特别好,但数理化成绩并不理想,最后没能考上大学。但魏留勤对于创作的热情却从没停歇,下了学之后,魏留勤仍然坚持写作,很多作品写好后,他往往都第一个发给我进行阅读。”

刘昭生是魏留勤文学之路的见证者。他说魏留勤的创作是“苦行僧”式的,这些年来,他种田、在窑厂做苦力、干建筑队,无论白天再累,都一直坚持写作。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10年的创作生涯,魏留勤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一些作品满怀期待地投到杂志社,却一次次的期望落空,得不到发表,直到1997年才终于发表了第一篇作品。

10月中旬,见到魏留勤时,他正在邻村的工厂打工,朴素的服装、厚实的身体,弓腰忙碌在操作间。一握手,结实的右手传来力量感,层层老茧诉说着过往的劳作经历,让人很难将眼前人与作家联系起来。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热爱是一切的理由和答案。魏留勤下学以后,种过地、干过窑厂、开过出租车、干过村干部,一直换了十几份职业,工作一直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对写作的热情,这么些年来他从未放弃过写作。

魏留勤把写作看作是从苦闷、繁重生活里解脱的渠道。寂静的夜里,一个人、一支笔、一个记录本,还有燃起的一盏灯,照亮了他疲累、压抑的日常。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魏留勤忘记工作,忘记生活,只有自己和心里的故事。随着笔尖沙沙作响,缕缕文字化作春风,渐渐抚平了心底的褶皱。

农民作家魏留勤 在世俗里拾捡希望,从未忘记仰望月亮

旁人看来,魏留勤的早期创作经历沉重、压抑,但他不这么觉得。“对文学我并没过高的要求,我只是把它当成如同打牌、拉琴一样的爱好,也从没设定过目标,要一定写成什么样子、写到什么水平。我只是写,不停地写,只求对得起的自己。”魏留勤说,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他把写作当作日常摆脱平庸的缺口。正因这份定力和耐心,魏留勤40年如一日踏实地、静下来坐在书桌前,进行创作。

慢工出细活,是魏留勤的信条。曾经为了写《大边前纪》,魏留勤从构思到完稿出版,从2012年至2022年用了整整10年时间。这10年里,他查史料、翻杂志、访老人,一点点拼凑起关于微山湖的“恩怨情仇”。他说,自己不太相信灵感的刹那闪现,更看重日常的点滴积累。“灵感可遇不可求,不能一味追求灵感。相较于灵感闪烁,每天多一点积累却骗不了人。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但更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只有老老实实写作、老老实实干活,才有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

魏留勤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从中短篇写起,一点点丰满起自己的能力与作品,如今已有《大边前纪》《柳梢青》《微山湖畔》等多部长篇小说,且故事都与他生长的微山湖畔息息相关。“我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见证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周边村落的变迁,我感到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记录下来,讴歌赞美家乡。”魏留勤说。

随着作品不断发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阅读这位农民作家。魏留勤也成为了微山县作协主席,并入选中国作家协会。

微山文学界的一面旗帜

“秋日的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摇悠扬。田野里待收的稻子黄了,就像金色的海洋,金灿灿黄成一片……”近日,魏留勤的新书《微山湖畔》举行新书发布会,再度引起文学界的关注。

“小说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魏老师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书中着重描写的几位女性角色或坚韧或善良或淳朴或泼辣,每一个角色都贴近现实,富有特点又栩栩如生。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设计也都十分成功。”微山县作协副主席、秘书长马晓璇介绍,自从魏留勤担任微山县作协主席以来,影响、激励了一批人。“魏老师常常鼓励我们多写,多创作,遇到难题向他请教时,他总会毫无保留地进行指导。如今我们县已有21位作家加入省作协,40多名作家加入市作协。”

农民作家魏留勤 在世俗里拾捡希望,从未忘记仰望月亮

“长篇小说《微山湖畔》以微山县东洼村、西洼村、南平村为背景,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村庄里的奋斗和爱情故事。人物塑造丰满、有血有肉,极吸引人。从创作上讲,魏留勤的语言朴实,很多地方使用了白描手法,真实质朴而富有诗意。”济宁市作协副主席秦臻表示,魏留勤是微山县文学界的一面旗帜。

新书发布会后的晚上,魏留勤又像往常一样打开灯、拿起笔,一点点书写起来。第二日,他早早起床,骑车赶往邻村的工厂,淹没在奔赴劳作的人群中。稍微不同的是,他口袋里揣着一个小笔记本和一支笔,以防干活时有了想法,赶紧记录下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陈丹 丁安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4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才会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月亮与六便士》是作家毛姆的一部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毛姆曾说出过一句经典的话:抬头仰望天空之时,也不要忘记脚下的六便士。在这句话中,“月亮”和“六便士”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象
2023-02-08 21:12:00
他对人世怀着无限兴趣 ——写在“毛姆精选集”收官之际
...和对幽微人性的深刻体察而著称,其中《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更是被读者称为毛姆“人生三部曲”。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年近四十岁时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是他最长也是个
2023-08-18 09:54:00
...总能给人们带来无边无际的想象。国学大师季羡林笔下的月亮,浸润着思乡之情,“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离家再久,游子心中依然还是爱着故乡的月亮。不仅如此,对亲人
2024-09-17 09:40:00
为了梦想,他不惜放弃安逸的生活,以及温馨的爱情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在1919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它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为追求绘画梦想而抛妻弃子的人物——思特里克兰德。月亮,悬挂天边,可望却
2023-02-09 20:01:00
一生一世,心灵知己,愿与你就这样慢慢地走着,走着
...美你的存在,没有任何人能够比你更懂我。02.就如夜懂得月亮的温柔一样,静静地让月亮涂抹着这世间,清辉遍洒,人间温馨。就如大地懂得春雨的滋润一样,只是默然地让春雨遍洒,以最甘甜
2022-12-17 12:58
微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助力湖区振兴
...资源优势,以渔湖农产发展为突破点,大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建设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让渔湖养殖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
2023-09-17 00:32:00
微山县农业“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长本事、增收入
...欢城魅力前行粮蔬种植家庭农场里,微山县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聘请的研究员,农艺专家冯传荣正忙着给学员们现场教学讲解种植技术。微山县农业农村局于8月份开展高素质农民大豆玉米
2023-08-31 12:10:00
... 蔡齐 见习记者 朱珊 济宁报道9月23日,微山县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本次活动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独具特色的节庆形式,弘扬传承中华优秀
2023-09-24 09:29:00
【大学生网评大赛】东湖评论:外卖诗人加入作协,要化“流量”为“留量”
...了两部诗集,共收录了300多首诗。诗歌是王计兵心底的“月亮”,是个体的沉吟,也是描摹社会的群像。将对食物的感悟和生活的琐事融入形式各异的诗歌中,一改传统审美,用简单 、幽默的
2023-11-17 16:01: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