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狗尾草驯化而成的小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4 06:3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狗尾草驯化而成的小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小米”。“江山社稷”一词中,“社”指土地,“稷”泛指百谷,也可以狭义理解为小米。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在古代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

小米的祖先是狗尾草

约1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在有意识地播种过程中,发现了青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人们选出穗大、苗壮、不落粒、分藤少的青狗尾草进行特殊培育,使它形成新的优良遗传性状。之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优中选优,人们将这些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地传递下去,最终培育出了小米。

小米能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它能适应各种生态条件,特别耐旱。它叶面蒸发量小,在生育期能经济地利用水分,比其他粮食作物需水量少得多。二是它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沙土、黏土、碱土均能适应,即使是高山陡坡的瘠薄地仍能获得一定收成。三是它极耐储存,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可以持续储存数十年之久,这在古代备荒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国史前时期小米的出土地点分布情况判断,其驯化基地大方位在黄河中游地区,具体方位是陕西关中地区和河南中、北部的中原地区。小米从这两个基地传播开去,走向远方。其中,陕西关中驯化基地除直接向邻近的晋南、豫西、汉中地区传播外,远程传播路线主要是向西北方的甘肃、青海、新疆,乃至从青海转而传入西藏,进而到达云南;河南中原驯化基地除直接向邻近的晋东南、豫西地区传播外,远程传播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通过冀北向东北方的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传播;另一条是通过山东、苏北向东南沿海传播,直至抵达台湾。直到今天,台湾高山族土著的主要农作物依然是小米。

小米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黄灿灿的小米,像历史长河里点燃的火把,满足一个人的一日三餐,也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随着小米的广泛种植,华夏先民逐渐有了剩余粮食、剩余资产,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形成了以种小米为主,以采集、渔猎为辅的定居生活方式,并开始饲喂家猪、家狗、家鸡等畜禽。随后出现社会分工、阶级分化、社会组织,最终形成了国家。至此,先民告别了史前时代,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

进入全新的时代后,人们手心摩挲小米的温度,漫溢出人间烟火的味道。《本草纲目》记载:“粟米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古人发现了小米的医药功效,常吃小米能降血压,防治消化不良,补血健脑安神。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根据文献记载,距今大概5000至7000年前的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就已经尝试着用发芽的小米酿酒,当时酿出的酒叫作“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诗·周颂·丰年》记载“为酒为醴,烝畀祖妣”就是指这种酒。

除了最基本的食物功能外,小米还有许多特殊用途。小米被用作官吏俸禄,《广雅·释诂》云:“粟,禄也。”小米作为赏赐之物,顾炎武在《日知录》中阐释说:“古时用钱未广,诗书皆无货泉之文,而问卜者亦用粟,汉初犹然。”梁启超认为小米曾为货币,在《中国古代币材考》一文中说:“古代以粟为币,全国所有之粟,以一部分供民食,以一部分资币材,当岁凶粟乏之时,而两者之用,皆不可须臾缺。”小米也是补官拜爵和减刑免罪之物。汉与匈奴作战,屯戍者众,边粟不足,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

小米不单是古人的主要粮食,还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符号。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每一粒粟都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小米曾被用于占卜,郑玄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小米被写成了诗,《诗经》就有许多关于粟的诗句,如“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感慨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于是便有了大家熟知的“沧海一粟”这个成语。小米被用来造词,如粟状小粒之金叫“粟金”,粟状花纹叫“粟文”,细微差错叫“粟错”,数量极少叫“粟许”,小国林立叫“粟散”,皮肤受凉起的“鸡皮疙瘩”叫“粟肤”,等等。

小米走向世界

被勤劳智慧的华夏先民驯服的小米越走越远,其意义在世界古代史上不可或缺。小米走向世界主要有西、东两条路线。西传路线上,约公元前4500年,从长江流域经中亚传入印度。随后又分为两个传播渠道:一是沿地中海北岸,从希腊到南斯拉夫、意大利、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西班牙一线;二是沿多瑙河流域,从东南欧,穿过中欧,直到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地区。从此开创了欧洲原始农业的先河。东传路线上,约公元前2000年,小米经山东半岛或辽东半岛,传入朝鲜和日本。

在世界历史上,小米在农业生产、日常烹饪、医药服用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息息相关。小米在罗马帝国中作为重要作物贯穿于农业社会的始终,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是穷人赖以生存最重要的食物。到了19世纪,西欧的小米才逐渐被小麦、马铃薯、玉米、黑麦和水稻(尤其是前三者)所取代。即使受到其他作物的排挤,如印度河下游、恒河下游的河谷和三角洲大量集中栽培稻,但仍有大片土地尤其是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小米。

小米塑造了语言文化。小米在梵语、印地语、孟加拉语、古吉拉特语中分别称Cinaka、Chena、Cheena、Chino,都是“秦”或“荆(楚)”的谐音,波斯语则称其Shu-shu,音同“粟”,这不仅能够反映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也可以佐证小米由我国传播出去的历史事实。英语称小米为millet,它来自中古法语,中古法语又来自拉丁语milium,所以小米的拉丁学名叫Miilacium,源自印欧语mele,是“压碎”“磨碎”的意思,由于磨成的粉很细小,无法计数,于是有了million(百万)一词。

枝叶葳蕤,籽粒累累。从狗尾草华丽转身而成的小米,诉说着中国人勤劳朴实的来路,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珍贵礼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0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表最强“狗尾草”浙江农业刷新粟米最高亩产纪录!
...就是小米。粟的近亲大家可能很熟悉,就是随处可见的“狗尾草”。粟起源于中国,是我国最古老的重要栽培作物之一,在农业还没有出现之前,野生粟就已经是人类采食的对象。其种植历史悠久、
2024-11-21 16:12:00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粟”和“黍” 看殷商粮食作物
...以看出,先民们最初从野生植物培育的谷类是禾与粟(由狗尾草即‘莠’驯化),然后陆续增添新的作物品种。”他们在文中提到,稷,是粟类的一个新品种;黍,指黏米,是比粟后起的谷物之一;
2024-10-16 07:09:00
小米营养又健康,常吃有3大好处
...今天就谈一谈小米这种养胃的食物。小米又叫像粟、粱、狗尾草、黄粟、粟米,名字听着挺接地气,但是大家熟知的江山社稷,其中稷也就是小米的另一个雅号了,当然和小米有关的中国古代成语还
2024-05-24 09:37:00
好品中国丨一捧“圪梁土”,一碗“沁州黄”
...不来沁州黄”谷子又称“粟”脱壳后便是小米属于禾本科狗尾草属起源于黄河流域驯化栽培历史上万年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2022年 全国谷子播种面积83
2024-04-06 09:54:00
...异基因的发掘和利用。由此,研究团队在对谷子野生种(狗尾草)、农家品种和现代育成品种等1844份核心种质资源群体结构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从头组装了110个谷子和狗尾草高质量基因组
2023-06-12 03:45:00
研究证明全世界谷子均来自中国
...谷子均来自中国。“历时10年,我们对谷子及其野生种青狗尾草的1844份核心种质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发掘了1084个重要性状相关位点和基因,绘制了谷子首个高质量图基因组。”论文通
2023-06-14 09:55:00
又到花粉过敏季,这些植物要当心了!看看吧
...肺气肿,而且感染以后会年年复发,且一年比一年加重。狗尾草狗尾草,又名毛毛狗、莠(yǒu)、狗尾巴草,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原产欧亚大陆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现广布于全世界的
2023-09-28 22:59:00
了解植物的演变、水果的生长,北京大兴四校师生与科学家面对面
...进的重要作物。“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成功地将狗尾草驯化成我们今天吃的小米。”在听到顾红雅讲述日常吃的小米是从狗尾巴草驯化而来时,不少同学发出惊叹声。现场,顾红雅还讲述了
2023-11-21 11:33:00
2025年朋友圈第一波谣言出炉: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
...健康生活习惯更为重要。(“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9、狗尾草熬水能治近视?近日,一则“女子用狗尾草熬水给孩子治近视”的短视频点赞量、转发量双双突破10万+。真相:实际上,这
2025-02-12 18: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贵州航天医院呼吸科:守护好群众的每一次呼吸
走过了22年的发展历程,贵州航天医院呼吸与危急重症科(以下简称呼吸科),已从最初以结核病诊疗为主的专科,成长为省内诊疗项目最全
2025-09-02 20:26:00
临沂市人民医院内镜下“保胆取石术”守护胆囊健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王小彤 张晴晴近日,临沂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消化内科专家王爱华、鲁临、张秀田在内镜护理团队
2025-09-02 20:52:00
萍矿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治愈七旬老人“缠腰龙”剧痛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近日,萍矿总医院疼痛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为一位七旬老人解除了长期疼痛之苦。该老人饱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困扰达半年之久
2025-09-02 21:31:00
“营养+运动”助力开学活力足
新学期开启,如何让孩子吃对、动好、学得棒,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9月2日,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阎青,为家长解锁“营养+运动”的健康密码
2025-09-02 19:51:00
新学期“心”适应:孩子哭闹、拖延、厌学?心理专家拆解适应密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林新惠)开学季校门口的“悲欢离合”正在上演:一年级娃抱着家长腿哭到缺氧,四年级生磨磨蹭蹭不肯写作业
2025-09-02 16:20:00
倍元气鲜阿胶上市:以“元气密码”养出健康好气色
近日,新式滋补品牌“倍元气”推出其创新产品——倍元气鲜阿胶•西洋参黄芪阿胶凝膏,聚焦现代人元气亏虚与气血失衡问题,提出“有元气
2025-09-02 13:32:00
睡不好、血糖高、抗衰老?以岭健康给出中华养生智慧解决方案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繁忙、压力导致的健康问题接踵而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正在经历“脆皮”困扰。2025年7月智联招聘《2025职场人亚健康情况调研报告》揭示
2025-09-02 13:36:00
准备9月做近视手术?第一件事:查清茗视光眼科专家出诊日期
很多近视朋友都有摘镜的想法,他们很想知道做近视手术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对于很多近视朋友来说,可能是人生第一次走进手术室
2025-09-02 13:38:00
视力骤降警惕视网膜裂孔 高危人群需定期眼底检查
大众网记者 姚辉 通讯员 李林 烟台报道54岁的徐先生因总感觉眼前有飞蚊飘动到烟台爱尔眼科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裂孔
2025-09-02 09:16:00
花溪区关工委助力新学期,关怀莘莘学子成长
9月1日,在新学期开学之际,贵阳市花溪区关工委副主任申万荣、谢菊蓉,区关工委委员熊万平,青岩镇关工委主任唐世华一行,前往花溪区第二小学
2025-09-02 00:06:00
花溪区关工委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系列活动暨七年级新生家长座谈会
8月29日,贵阳市花溪区关工委校家社协同育人系列活动——七年级新生家长座谈会在青岩贵璜中学举行。花溪区关工委副主任刘开英
2025-09-02 00:07:00
中药肠道灌注保留治疗:给肠道“洗个澡”,给身体“加动力”
讲到“中药保留灌肠”,大家可能会感到疑惑:中药还可以灌肠?还能保留?怎么保留?今天,烟台市奇山医院物理治疗科专家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融合传统中医精髓与现代医疗技术的创新疗法——中药肠道灌注保留治疗
2025-09-02 01:28:00
青年中医时健受邀出任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中医顾问
2025年8月29日,青年中医医师、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时健,受到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吉米·帕特里克先生的亲切接见
2025-09-01 11:08:00
【国际合作】盈康一生四川友谊医院入选首批中日医疗合作基地
2025年8月28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日本medicalexcellenceJapan(以下简称MEJ)联合主办的首届“中日医疗产业合作交流论坛”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
2025-09-01 11:08:00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肿瘤科方恩喜:擅调脏腑,巧治肿瘤
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中医肿瘤大夫经过数十年精勤探索,在中医肿瘤治疗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2025-09-01 1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