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10月22日至24日,由《自然》系列期刊编辑部和南京大学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生物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南京举行。会上,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教授首次正式公布并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的定义以及发展路径,他表示,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生命科学“3.0时代”已经开启。
什么是人工智能生物学?张辰宇介绍说,人工智能生物学是以人工智能为认知框架和研究手段,深度融合生物学、复杂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通过多尺度数据构建形式化模型,系统揭示生命系统的涌现规律与生物智慧逻辑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以生命涌现和生物智慧为核心研究对象。
他进一步解释,“生命涌现”指在复杂系统中,多个个体组合形成新的性状与功能,这些功能在低层级无法预测,是系统非线性的结果。而“生物智慧”则是生命体为适应环境所形成的“自然逻辑”,即便是最低等的细菌也具备。
张辰宇将生物学演进划分为3个阶段——1.0博物学时代:观察和描述生命多样形式;2.0分子生物学时代:拆解生命为分子和信号通路;3.0人工智能生物学时代:通过人工智能发现生命涌现与生物智慧的规律。
“人工智能生物学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生物学’。‘人工智能+生物学’只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现有工作效率,而人工智能生物学是一种理论创新,它提出了新的生命规律解释,研究成果可迁移到人工系统设计、社会系统建模中。”张辰宇说,“通俗而言,在医疗领域,传统医学像是在解决‘树上的一片病叶’,而人工智能生物学是在理解‘整棵树为什么会生病’,从而找到根本性干预方法。在粮食安全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生态系统涌现规律,可以在气候剧烈变化前预测和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策略。”
“今年,南京大学与《自然》系列期刊编辑部携手,将这一新范式正式推向全球舞台。”张辰宇认为,对于科学界,这是理论体系的重构;对于公众,这意味着未来的医疗、食品、环境乃至人工智能,都可能因这一新学科而迎来重大改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7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