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江苏徐州:“甜蜜产业”孕育乡村振兴新希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13 20:5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一株红艳青垄上,满面桃花笑春风。”立冬前夕,江苏徐州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郑庄村草莓种植大棚里“春意”正浓,一垄垄土埂上整齐地栽植着一株株草莓,簇簇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欲滴的果实,甜蜜产业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乡村振兴,产业要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颗颗小草莓托起致富“大产业”,点亮村民“莓”好生活。近年来,贾汪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陆续实施了设施农业提档升级行动、提质增效计划,以南北长约27公里的农谷大道为中轴,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草莓标准种植、科技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等”功能区,引导草莓产业向着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向稳步推进,聚力打造草莓产业集群,让草莓这一“甜蜜”富民产业更具长效性。

据悉,徐州贾汪区自2007年引种草莓以来,设施草莓已达2.43万亩,年均产量已达6.56万吨,保鲜仓储容积为1万吨,精深加工并出口能力为1万吨,总产值15亿元。

江苏徐州:“甜蜜产业”孕育乡村振兴新希望

草莓早熟“抢”占市场

“我们的草莓最早10月中旬就陆续上市啦,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浅层水丰富,非常适宜草莓生长。”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技中心主任李朋飞介绍,该园区采取本地育苗、蜜蜂授粉等一系列科技措施,实现了草莓提前上市。“目前,宁玉和隋珠两个品种的草莓进入了成熟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尝鲜,体验采摘乐趣。”李朋飞说。

“徐州草莓看贾汪、贾汪草莓看耿集、耿集草莓看郑庄”,当地特色设施草莓产业,让越来越多的群众“钱袋子”鼓了起来,草莓温室大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聚宝棚”。种植户郑计廷经过多年摸索和打拼,如今成了当地有名的草莓种植能手和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他种植了7个大棚,全部为早熟品种宁玉。“目前,一个大棚一天的下果量为40斤,每斤至少卖到10块钱。”郑计廷说,由于种植户都想扩大种植,当地土地流转的承包价也“水涨船高”,每亩最少也得1200元,还供不应求。

随着草莓抢先上市,位于郑庄村东头的草莓交易市场,迎来了最为繁忙的时刻。“一大早把散货收购回来后,由工人对草莓进行分拣,按照客户的要求分类包装,往各地发货。”交易市场收购点老板杨萍称,高峰期需要100余人分拣草莓,每人每天工资100多元,包装工每天300多元,大都是附近的村民。

“以前没人种,现在不够种。”郑庄村党支部书记郑辉用一句话概括了如今村民从事草莓产业的积极性。2009年村里种植草莓300亩,2010年达到800亩。因为没名气,怎么销售一度成为难题。

“当时,很少有外地客商来收购。我们只有租车半夜出发,将草莓拉到周边省市的批发市场卖,折损率还高。”郑建是当年第一批领头种草莓的党员,目前种植了30亩草莓,并开办了草莓代购点,回想起十几年前的情形,依旧感慨。

凭借种植户的自身努力、村镇两级政府的帮扶和媒体宣传,市场逐渐打开。2011年,郑庄村种植草莓1100亩,并形成了销售、运输、农资、草莓代办等产业链雏形。一颗颗草莓,串起农民的致富梦。

江苏徐州:“甜蜜产业”孕育乡村振兴新希望

科技赋能“莓”好时光

草莓早熟抢占市场,科技因素必不可少。走进该园区草莓科技示范园大棚内,一股股清香扑面而来,一列列高架上,一条条滴灌管网罗布,一颗颗草莓正茁壮成长,一块硕大的显示屏上各种即时数据一目了然。“在这里,草莓‘吃’的是基质粮,‘喝’的是营养液,‘住’的是高层房。”李朋飞说,草莓全部采用脱毒种苗,再加上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基本上解决了病害障碍问题,实现了绿色、高产、优产。

然而,多年种植以后,草莓各种病害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质量。为此,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开展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村、镇两级政府的推动下,不仅农技人员来田间地头,还将农技中心设置在了村头;江苏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们也来指导了,一边传授技术,一边给种植户做培训;村里还组织党员和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取经,带头传授;村里自学成才的“土专家”们还成立“莓好甜园志愿服务队”为广大种植户服务。

“科技兴农是关键”,尤其是近几年,该园区陆续招引来的徐州安耕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徐州龙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落户,为种植户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品质的脱毒苗,草莓产业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培育“一棵”好苗,贾汪区近年来引进浙江新安化工集团,并与吉林省蛟河草莓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徐州龙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共可培育出约10万株脱毒原原种苗、40万株原原种苗和500万株草莓生产苗,满足园区和周边乡镇草莓苗的需求,带动草莓种植户增收致富。

此外,在草莓科技示范园内部还设有草莓苗组培繁育服务中心、草莓新品种展示中心、草莓文化体验中心、蔬果标准化生产示范中心等多个功能区。

“公司集品种选育、脱毒苗培育、标准化生产示范于一体,既是农户种植销售的‘服务员’,亦是村民致富的‘压舱石’。”徐州龙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立保说,未来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卖好苗的同时,为农民提供全程解决方案。

江苏徐州:“甜蜜产业”孕育乡村振兴新希望

持续擦亮草莓品牌

“耿集草莓,种得好,甜还早。”“耿集草莓,11月上市10月就甜了。”这是贾汪区设施草莓的品牌宣传语。

在郑计廷跟别人合伙成立的爱农草莓收购中心,12条人工分拣、精包装生产线不停运转,每天要发出1.5万公斤草莓。郑计廷的儿子郑群东表示:“下一步,准备引入草莓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分拣、包装、称重,提高效率,降低损耗。”

和郑计廷的选择不同,“加大种植面积,选用好苗,提高产量,减少病害。”郑庄村村民郑尊亮则给出了他的答案。

早熟是郑庄村草莓全国热销的最大卖点。2009年开始种草莓,2017年发展早熟草莓,如今,品种从甜查理、红颜、章姬、宁丰等变为了宁玉、妙香、隋珠3个主要品种。但当周边也开始大量种植早熟品种时,郑庄村如何未雨绸缪继续保持优势,如何卖好草莓?

“郑庄村的草莓产业链条依然较短,综合效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唯有不断打造特色品牌,抓住这一点,发展方向就不会偏。”郑辉清醒地认知到,必须主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方法,“不断优化品种,提升产品质量,走品牌化、精品化路线是保持优势的发力点。”“我们将积极借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做强贾汪草莓产业,通过举办‘草莓节’等具有特色的草莓IP品牌活动,融入贾汪区全域旅游大市场,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让富民强村更上一层楼。”郑辉对未来充满信心。

“草莓是劳动密集型农业,更要成为科技密集型产业。”贾汪区委农办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陆宝凤说,为此,该区积极与江苏省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徐州市农科院对接交流,成立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科研与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共建草莓产学研基地。

记者了解到,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草莓种植始于2007年,以农谷大道为主轴线向南北两侧延展,并以每年不低于1000亩的速度逐年扩展,辖区内13个行政村村村可见草莓生产棚。截至目前,园区草莓种植面积约2万亩,草莓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近日,徐州市贾汪区“‘乡村振兴 奔富计划’发往全国的第一颗草莓”助农活动在贾汪区大吴街道的京东物流供应链(徐州)产业基地举行。

活动中,京东助农大使、浙江嘉兴果业代表对助农活动进行说明。此次活动周期4个月,计划采购1000万元草莓,价格以当天市场价格为准,收购档次分布为中档50%、中高档30%、高档20%。收购后将依托京东物流体系、京东直播平台,在抖音、京东等网络平台进行全面宣传,并在京东小B商端、社区团购、市区连锁水果店铺、浙江嘉兴水果市场等进行销售,进一步打开贾汪草莓销售路径,打响贾汪草莓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蒋新会 李权 张雷)

来源:中国徐州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丰县:以果为媒 农旅融合这场大会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力量”
...美丽休闲乡村,以桃、银杏产业为基础的宋楼镇沙庄村被徐州市评为最美乡村,子午河种养休闲观光带被徐州市评为最美乡村观光带,激发新动能、开辟新空间,全面带动乡村振兴。另外,丰县还加
2023-11-08 10:17:00
南京市浦口区: “特等奖”大米孕育乡村振兴新希望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日前,在第八届“华西村”杯“江苏好大米”品鉴推介会活动中,南京谷满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桥林兰花塘牌大米荣获特等奖。小小一粒米,事关千家万户,兰花塘高标田
2024-01-26 02:04:00
江苏沛县“空中”西瓜喜获丰收  “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徐州5月27日电 (朱志庚 许曼婷 赵涛)小满节气过后,西瓜迎来畅销季。5月26日,在江苏省沛县,第二届甜蜜安国·沛公西瓜节在安国镇刘寨瓜菜基地拉开帷幕
2024-05-27 18:59:00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新沂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集成政策支持,集聚财力投入,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新沂市坚持把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
2024-02-02 10:01:00
2023全国农商互联暨乡村振兴产销对接大会在江苏徐州开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徐州10月20日电 (记者 朱志庚)10月20日,2023全国农商互联暨乡村振兴产销对接大会在江苏徐州淮海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次展会展览面积约2万平方米
2023-10-20 21:56:00
密切“农”“商”对接,加快乡村振兴
...20日—22日,2023全国农商互联暨乡村振兴产销对接大会在徐州举办。江苏冷链行业专家、国内流通领域企业家分享行业最新发展情况,提出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冷链物流、强化
2023-10-26 04:46:00
...长过程这么复杂,真是太长见识了!”近日,来自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少华街第二小学等学校的70多名学生代表,在徐州市农业科学院甘薯种植基地和加工利用实验室沉浸式感受了农业科
2024-04-10 05:57:00
...靠自己的新理念、新技术给当地农村发展带来了新业态、新希望。民盟盟员、江苏无锡滨湖区政协委员、江苏省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陈其跃就是其中一位。“茶叶作为传统经济作物,很受无锡当地百姓
2023-04-21 02:28:00
打造“一镇多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产量60万斤,产值100余万元,小蜜薯成为农民甜蜜生活的新希望。该镇后薛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在种植蔬菜上下功夫,做大做强“大棚经济”文章,不断拉大产业链
2023-11-27 07: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