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5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山呼海啸,6万余名观众见证“苏超”联赛,单场观赛人数再创新高。
自5月10日开赛以来,苏超迅速走红成现象级“超级IP”,截至6月21日,#苏超、#苏超联赛等短视频话题播放量已突破110亿次。这场始于草根的足球联赛,不仅点燃了夏日激情,更揭示了体育文化繁荣的提速密码——唯有根植全民,才能点燃燎原之火。
苏超之“热”,首先在于全民皆可踢足球。参赛的516名球员中,职业选手仅29人,高中及中专生69人,在读大学生85人,而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高达337人。而这些业余球员水平并不业余,尽管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大都经过专业训练。在“金元足球”向“全民足球”转变的大势下,江苏一些城市的足球青训走在前列。目前暂居“苏超”积分榜前两位的南通队和盐城队,正是因为多年搞青训,所以才有实力不俗的队伍。此外,江苏省“遍地开花”大小足球场地,也为足球发展和办赛提供了可能。充分的人才建设、完备的设施保障,让最纯粹、最热血的足球精神得以在普通人脚下自然流淌。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对省内部分居民的调研显示,在关注“苏超”的人群中,非传统球迷群体占比近八成。为什么大家对这场足球联赛的热情如此之盛?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热梗带动了全民都想看足球。5月28日,南京发布一篇《“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文章,配图标注“苏超联赛,没有黑幕,没有假球,全是恩怨”,以幽默玩梗的姿态推动了赛事传播。这之后,南京发布又推出《人人都想当南哥》《阿淮,睡了吗?》《稿子已写好,但今天不谈比分》等多篇爆款文章,各地官号、官媒也频频融梗宣传,让“苏超”与民众同频共振。足球场上,当球员为城市荣誉而战,观众为家乡摇旗呐喊,足球已然超越了体育范畴,升华为地域身份认同的集体狂欢。这种“为城而战”的朴素情感,将无数原本与足球无关的市民转化为忠实拥趸。从“球迷的足球”到“大家的足球”,苏超踢出了“全民参与”的好球。
苏超联赛的实践启示我们,文化建设不应追求空中楼阁式的“高端化”,而需俯身倾听大地的心跳——唯有让人民成为主角,足球才会持续转动,文化之火方能生生不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潘晓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刘文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9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