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潍坊报道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而陈介祺就是在金石文化领域被海内外学界公推为19世纪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学宗师,故居“万印楼”曾珍藏玺印7000余方,举世闻名的毛公鼎,正是在这里被首先“验明正身”,潍坊也因此被海内外誉为“金石圣地”。
长期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以陈介祺为代表的潍坊金石文化,潍坊市、潍城区两级联动,充分挖掘利用“陈介祺”“万印楼”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致力于典藏精品、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对外交流,在2013年陈介祺诞辰200周年之际,成立了海内外第一个陈介祺研究机构——陈介祺研究会,此后连续11年,开展了一系列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成功再造一座当代“万印楼”,将潍坊独特的金石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铸就了潍坊“金石之都”城市文化品牌。
5月30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2025年“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相关内容。
近年来传承弘扬金石文化工作成果
金石盛会享誉国际。潍坊先后举办了4届陈介祺艺术节、7届陈介祺金石文化周,举办“陈介祺奖”和“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金石文化高端展览60余场次;举办国际金石文化学术研讨、交流和讲座30余场次;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年会先后两届在潍坊召开。参与金石活动的篆刻者不仅在全国实现全覆盖,还吸引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斯洛伐克、蒙古、菲律宾等17个国家和地区超6万人次参与。陈介祺艺术节和陈介祺金石文化周已经成为海内外金石篆刻界公认的文化盛会。
金石收藏精品荟萃。经过11年的努力,专家评审收藏到“万印楼”的金石篆刻作品藏品总数已达到23588件,其中精品印章10416方、精品印屏7657件、名家书法2483幅、珍贵摩崖刻经拓片608张、各种藏品2075件、历代印谱和金石专著349部。
金石文化传承发展。在潍坊学院成立全国第一家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潍坊三中坚持11年开展金石篆刻进课堂,收集历届学生和全市中小学生篆刻印章8800余方,建起了当代学生版“万印楼”,今年将突破一万方,并在第五届陈介祺艺术节期间揭牌,届时形成传统“万印楼”、当代“万印楼”和学生版“万印楼”三座“万印楼”,充分展示了潍坊金石文化保护、发展、传承成果,同时在全市100所中学开设了金石篆刻课程,让金石篆刻艺术走进课堂。
研究交流体系完整。由潍坊市博物馆名誉馆长孙敬明领衔主编的《陈介祺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出版基金项目。中日韩金石篆刻交流互鉴中心于2022年正式落户潍坊。陈介祺金石博物馆在2024陈介祺金石文化周期间揭牌开放。在自怡园建设了陈介祺金石文化公园,在小于河畔建设了“金石之都”文化园,将金石篆刻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之中,向广大市民开放。
举办“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的主要考虑
陈介祺一生大部分的活动轨迹在潍坊和北京,这是在北京举办的历史渊源。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汇聚了国家级文化机构、媒体平台、各类高端人才,海淀是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区,区内科研力量、科研成果等均高度密集,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北京市的一半以上,有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37所高校,有2个国家实验室,5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新型研发机构,106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北京海淀举办这次活动,有利于潍坊与北京海淀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深入挖掘陈介祺学术思想,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建立全方位、多维度、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金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次举办“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旨在传承弘扬陈介祺金石文化,进一步扩大金石文化影响力和“金石之都”美誉度,推动潍坊和北京海淀两地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金石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本次活动由中共潍坊市委、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共潍坊市潍城区委、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政府承办。
“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相关内容
礼敬簠斋 薪传国粹——2025年“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将于6月7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活动。
举行启动仪式。主要包括播放《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宣传片,潍坊、北京海淀两地宣传、文联、文旅等部门分别签署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向部分金石文化学者颁发“金石之都”潍坊城市文化智库顾问聘书,发布第五届陈介祺艺术节有关情况等环节。
举办“礼敬簠斋”——一代金石宗师陈介祺特展。展品涵盖陈介祺旧藏青铜重器、玺印封泥等珍品的拓本、著述、题刻及其手札墨宝。展品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充分凸显了陈介祺先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金石学成就,更彰显其“意在传古、志在为国”的高远情怀。展览主要有三大特色亮点值得大家关注。
半数珍品首度公开亮相。此次展出的展品中,陈介祺监拓的毛公鼎全形拓本、周钟(十钟)全形拓本、《十钟山房印举》《簠斋尺牍》等半数展品,是潍坊市博物馆建馆六十多年来首次展出的珍贵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学术内涵,全面反映了陈介祺对中国现代考古学、史学、古文字学、印学等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的不朽历史贡献。
展览的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该展览是潍坊市博物馆在汲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陈介祺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集全馆之力精心打造的一个重量级、高层次、高质量的原创性学术展览。同时,策展团队为每件展品都配备了大篇幅的文字介绍,力求让广大观众能够详尽地了解每一件展品,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突出“静态文物+活态传承”新体验。依托此次展览,我们还组织开发了“簠斋文脉”陈介祺主题文创矩阵,精美文创使古老金石艺术以年轻化表达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构建起从展柜到案头、从博物馆到大众生活的文化传播链。此外,游客还可在展览现场亲身体验传拓技艺,感受金石技艺的独特魅力,让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在当代焕发新生。
举办“薪传国粹”——“万印楼”新藏当代国际篆刻精品展。“薪传国粹”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汇聚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篆刻名家的精品力作、百名篆刻博士的学术探索和历届“陈介祺奖”获得者的创新成果。此次展览是潍坊文化“两创”成果的一次展示,是对陈介祺金石精神的致敬,也是对篆刻艺术当代发展的全景式呈现。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人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品味潍坊“金石之都”厚重的人文内涵。
第一单元:金石无疆·百名当代国际篆刻名家作品展。汇聚17个国家和地区百位当代国际篆刻名家的代表作,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篆刻艺术的多元风貌,以国际视野呈现篆刻艺术的跨文化生命力,这些凝聚着百位艺术家心血的精品之作,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让古老的篆刻艺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第二单元:博雅深美·百名篆刻博士作品展。展出了“万印楼”收藏的来自国内外14个国家和地区63所高等院校的百名篆刻专业博士生的作品,他们以学术视角重新解读传统篆刻艺术,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金石篆刻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风貌。
第三单元:魁星闪耀·历届“陈介祺奖”获奖者篆刻作品展。集中呈现历届“陈介祺奖”获奖篆刻家的代表作,既是对先贤金石精神的致敬,也是对当代篆刻艺术成就的集中检阅。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展览,让观众直观感受中国篆刻艺术的新生力量与当代高度,感受传统文化精粹在新时代的璀璨绽放。
组织学术交流。邀请部分金石文化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开展“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学术交流。邀请的专家学者涵盖了考古界、古文字界、金石界、学术界等20余位权威人士,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既有专业研究机构的又有高等院校的,他们在国内外金石学术界都具有广泛的研究成果和影响力。
西泠印社副社长、当代著名金石大家孙慰祖先生认为,这次活动邀请的专家学者阵容强大,名家云集,学术水准高,一次能把这么大规模、这么高层次的学术人士集中请到北京,为陈介祺、为“金石之都”鼓与呼,这在学术界是极难出现的。有了如此顶端的金石篆刻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学术交流会,必将碰撞出精彩的学术火花,带来一场弘扬陈介祺金石文化的盛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3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