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5日发表题为《联合国官员说,世界面临“连锁危机”,中国和西方应该合作》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说,公共卫生是北京和西方应该合作的领域,世界当前面临“连锁危机”。他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说,新冠疫情“应该是一个重要提醒”。
“仅仅一种微观病变就颠覆全球经济,颠覆全球卫生系统。”他说,“让我们投资公共卫生。让我们不仅仅投资于中国的公共卫生,也投资于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体系,因为健康的人口将创造未来的繁荣。”
常启德自2021年以来一直担任联合国驻华协调员。
他说,世界面临的从健康到气候、不平等和冲突等各种情况都需要全球行动才能解决,“我们今天面对的是规模空前的连锁危机”。
他认为,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中国和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仍有合作空间。“今天,我们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机会开展类似合作,在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可能还有印度之间进行合作,研制可能终结未来大规模流行病的疫苗——如果我们的科学家能够齐心协力。”
常启德说,自去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来,各国一直在合作抗击全球变暖,“我认为潜在的协同作用已经开始发生,有很多对话”。
他认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下月在迪拜举行之前,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会有更多合作机会。
近几个月,这两个大国的官员一直试图重新接触。
常启德还认为,中国可以通过联合国等多边平台调停包括乌克兰战争在内的冲突。
他说:“如果中国能调解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复杂关系——而这被认为是难以处理的关系,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他指的是今年3月德黑兰与利雅得经由北京斡旋达成的一项恢复关系的协议。
“这是希望的象征,所以我非常乐观,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而且我也在这里看到中国的领导力。”
常启德说:“这在过去从许多方面都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也激起希望。所以我认为中国在联合国体系中作为一个重要领袖,作为一个大国,作为多边和外交领域的一个主要声音,在我们朝着《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迈进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联合国制定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消除饥饿和贫困、改善健康和应对气候变化等。
相关阅读:英媒:重振国际金融机构离不开中国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10日发表题为《重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考验美国的影响力》的文章,作者是科尔比·史密斯、詹姆斯·波利蒂和艾梅·威廉斯。全文摘编如下:
前不久,美国总统拜登提出了一项美国官员所谓的重大新举措,向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提供数十亿美元的额外资金。
该计划包括增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金融实力。这两个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机构是美国及其盟友在二战后带头推进的经济秩序的中心,目的是促进国际合作并扩大它们的全球影响力。
拜登——以及包括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内的高级官员——认定,他们可以通过增加美国对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提供品的方式来振兴这两个机构,同时抗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该计划是对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未来的试金石——即便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减弱,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能否继续维系,或者它们在美国和中国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中是否会变得微不足道?
曾在世界银行担任美国代理执行主任、目前供职于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部门的卡伦·马蒂亚森说:“美国财政部长和总统从来没有如此持续关注多边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不过,该计划的实施并不会一帆风顺。在美国政治气候两极分化和运转不良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而共和党在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被罢免后陷入了混乱。
它还将需要广泛的国际支持,而在发达经济体感受到将会限制其财政贡献的预算压力、发展中国家可能会抵制在不增加其代表权的情况下给予西方主导机构更多资源的计划之际,这将考验美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
美国向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入新资金的新举措不包括推动解决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代表权不足的问题。这是个明显的疏漏,因为尽管北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它在两个机构中的投票权份额仅列第三。
肯尼思·罗戈夫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目前在哈佛大学任职。他说:“它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处在这个十字路口,需要决定是让中国继续参与、全面参与还是开始脱离接触的过程。没有中国,我真的看不出我们将如何解决世界问题。”
这并不是说中国不愿意投入必要的资本来增加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但该银行的西方主要股东却持抵制态度,因为增加中国的投票权最有可能减少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其他国家的投票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谈到该组织未来的投票权时说:“有必要不断改变,以反映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