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黎青 作
□熊丙奇
“想早点发现儿子的天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他。”9月14日,王明浩拿到了花费1980元为4岁儿子做的天赋检测报告。翻开这份长达14页的报告,里面有大量数据和表格,详细量化了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等。近来,天赋基因检测热度兴起,不少商家推出相关服务。有专业人士指出,许多检测机构并不具备检测能力,所谓检测只是商业项目披上了“科学外衣”。(9月25日《工人日报》)
其实,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不过是炒作概念,以高科技检测发现孩子的天赋为名,收家长的“智商税”。家长希望有针对性地发展孩子的兴趣和天赋,这可以理解,但不能总想依赖所谓的科技手段,而是应该在亲子陪伴中培养发现孩子的兴趣,同时给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呵护孩子的兴趣。
通过基因测天赋,究竟有多少科学性?并没有权威机构进行科学论证。一方面,有的检测机构并无合法的资质,由这些机构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检测机构根据检测数据,“判断”孩子有怎样的天赋,也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此外,为了吸引消费者,检测结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通常都会用好话、赞美的话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家长若听之信之,并按照商家的误导建议进而对孩子进行培养,无视孩子自身的兴趣所在,恰恰可能浪费孩子的天赋。
家长发现并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很重要。一些家长盲目给孩子报校外兴趣班,就是不了解孩子究竟有怎样的兴趣,盲目跟风。如果家长能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为孩子规划适合其成长的道路,也有利于摆脱内卷与焦虑。但是,发现孩子的兴趣,需要家长花时间陪伴孩子,在陪伴的过程中观察孩子,而不是花钱去搞测试。这些所谓的测试,看准的商机就是,家长想知道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却又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想以便捷的方式获得结果。
对孩子因材施教是没有捷径的,家长要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发展、培养孩子的兴趣,最好的方式是给孩子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把时间交给孩子。“双减”政策的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发现自己。
对于天赋基因检测,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防止非法机构给家长传播伪科学育儿理念,而更重要的是,家长应提高识别力,不能轻信检测机构的宣传,避免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