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肖雨欣)他们夫妻二人以身作则,带着孩子参与志愿服务;他们一家四口热心公益,致力于为他人送温暖。来自华容区蒲团乡的王巧玲、喻志刚一家,将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不断传递,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被评为2023年度鄂州市“最美志愿家庭”。12月19日,气温已降至冰点,王巧玲和志愿者们一同来到横山村,看望胡国民老人,并送上口罩和手套等御寒保暖物资。胡爹爹今年已经80多岁了,独居生活时间较多,王巧玲每次来看望他,总要为他打扫房屋,并查看生活物资是否缺乏,两人寒暄起来亲如父女。
“这不要搬到屋子里去啊,您一般都是在外面烧吧……”看到胡爹爹用柴炉烧水,王巧玲连连交代他不要将炉子放进屋内,以免引发危险。老人生活上的种种大事小情,都是王巧玲的关注重点。
王巧玲是蒲团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她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十余年来,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阵地在她的 “精心打扮”下越来越靓丽,她还在全乡104个湾组中,建立起64个文化活动点。长期与群众打交道,让她更热心参与志愿服务。
“我平时主要是负责群众文化工作,接触了很多农村的老人与小孩,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就了解到,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很孤独,所以我们有空就会组织志愿者到他们家里,做卫生、聊聊天,看他们有没有需要帮助的。”王巧玲表示,这些事情都很普通,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到他人,让他们体会到互帮互助的温暖。
在王巧玲的影响和带动下,她的丈夫和孩子也成为了公益的践行者。她的丈夫喻志刚是一名教师,从教26年来,常把学生们的困难与需求挂在心中。
“我们通过‘千师访万家’活动,了解了很多家庭情况不怎么好的孩子,常常会组织老师以志愿的方式上门为孩子们排忧解难,特别是在周末或者放学后。我也会经常送教上门,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生活上面有需要的,我们也给予一定的帮助。”喻志刚说。
多次参与爱心支教、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喻志刚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他与王巧玲也是家庭中最好的老师,两个孩子都在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王巧玲说:“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在学校里参加各式各样的志愿活动。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希望把这些做法传承下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他们一家既是平安幸福的奉献者,也是团结和睦的守护者,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下,他们将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添砖加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