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五指山的夜晚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11-02 05: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五指山的夜晚

■郑茂琦

五指山的夜晚

插画:唐建平

五指山的夜晚

郑茂琦 记者心语:最美的风景是战士的心灵。

这是支队夜间巡逻的最后一班岗。“明天上午再一起去吧,晚上看不清山里的路。”临出发前,中队指导员又劝了我一次,我依旧坚持前去。

这是武警海南总队驻扎在五指山里的一个中队。夜色里,弯弯曲曲的山路,给大山和大山里的兵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队伍即将出发,战士们挎上包,穿戴好装具。我以为万事俱备,指导员却在临出发时突然叫住我,递给我一根木棍。那木棍有一人多高,光滑结实,十分顺手。我本想多问一句,巡逻的战友已经出了门。我接过木棍,就急匆匆赶了上去。

3月的五指山,山林在白天已经积攒不少热气,到了晚上,蛙噪虫嚣、瀑流湍鸣,大山里奏起春天欢快的乐曲。

那夜,四周黑魆魆的,天上不见半点星光,只有带队班长的手电光随着山路高低起伏。

带队的班长姓刘,入伍9年了,一直在这里服役。

“笃、笃、笃……”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的木棍点在地上的声音越来越沉重。刘班长指着滚落在路边的石头跟我说,暴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山上的落石。我望了望两侧的峭壁,夜色如墨,群山耸峙,不禁问他:“巡逻路上,最危险的是什么?”

刘班长说,是蛇。有一年,他带着2只军犬在山上巡逻,突然一只军犬跑到前面狂吠。他慢慢走近,才看清是一条数米长的大蟒蛇盘卧在路中央昂着头,吐着长长的信子静静地与自己对视。刘班长比划着跟我讲:“那条蟒蛇可比我这手臂粗多了。”幸亏,军犬没有后退,一起冲过去,蟒蛇才缓缓钻进草丛里。

“春天了,山里的蛇又快出来了。”

话音未落,路旁草丛里突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我心里一惊,往旁边一跳,攥紧手里的木棍指向那里:“班长,是蛇吗?”

班长淡然一笑,把我的木棍摁下去,说:“没事,大部分蛇你只要不招惹它,都是安全的。如果它挡在路中央不走,用这木棍轻轻挑开就行。”

再往上走,我有意识地走在路的中间,眼睛不时地瞥向两旁的草丛,攥木棍的手心逐渐冒出一层细汗。刘班长的手电朝天上一斜,我发现越来越多的蝙蝠在身边环绕。往地面一照,又有蜥蜴和成群的蚂蚁不时地从脚下穿过……

我问刘班长,他第一次巡逻的时候怕不怕?班长得意地笑说,自己是广西人,打小就是在山林里长大的。

一路上,每经过一个洞库大门,刘班长都会停下来仔细观察,手电光一寸寸掠过库门,照亮每一处地方。

约莫走了5里路,坡上露出了久违的灯光,我们终于抵达了哨位。

“口令!”哨兵朝我们喊了一声。

班长原地对完口令,继续前行。哨楼前一排绿色的大字映入眼帘:哨兵你好,你已进入战场。

随后,刘班长引着我走向不远处一座土黄色的老哨楼。

班长边走边向我介绍,以前这里每周一轮换,听老兵说,那时候才艰苦呢。当时,还有句歌谣:“满目大山茅草房,苍蝇蜈蚣山蚂蟥,还有毒蛇爬上床。”住在这儿的官兵,每天睡觉前,要把被子抖一抖,检查有没有蛇;穿鞋时,也要把鞋子倒一倒,看看有没有爬进去蜈蚣。

老哨楼内,如今还陈设着当年的桌椅。透过墙上挂着的一幅幅照片,当时哨所的艰苦生活依稀可见。屋内放着一辆旧式“二八大杠”。摸着破旧的自行车座椅,刘班长说,当年交通不便,条件落后,这辆自行车给官兵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管是运送装备、物资、补给,还是巡逻、支援、快速机动,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因为每次轮哨为5人,所以官兵给它取了一个“黑小六”的外号。

说着,班长带着我走到哨楼前,用手电一个个点亮墙上的红字——深居大山显忠诚。这是他们一直传承下来的哨训。

这时,一只飞虫落在我的脖颈间,我的手本能地拍向脖子,班长赶忙抓住我的手,然后用另一只手帮我弹开。他说,这里的飞虫很多有毒,碰上隐翅虫,一掌拍下去,这块皮肤不知得红肿多长时间。

下山时,微风在山林间荡漾,一会儿就把我们汗透的衣服吹干了。刚值完勤的几个战士说,这大概是一年当中最舒服的日子。

深夜,整理完一天的采访记录,我在最后写下一句话:记者你好,你已经进入战场。

第二天上午,我把木棍郑重地交还给指导员,披着五指山的雾气离开了营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国智库·市县观察 | 五指山:大山里“刮”起最炫民族风
南海网记者 余育桑五指山市作为州府故园,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且地理位置独特,位于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腹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有限的土地资源现状,决定了五指山市要将
2025-02-09 11:13:00
自贸港的年轻人|五指山自行车运动员黄万山:大山里的追风少年
南海网 记者 余育桑每当晨曦穿透云层,触碰到五指山的山峰,五指山1867青少队的黄万山便开启了一天的训练。虽然每次都跟在车队后面,但他依然用全身的气力努力缩小与其他车手的距离。“
2024-09-19 15:46:00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大山里唱响“放牛班的春天”■ 本报记者 苏庆明 曾毓慧特约记者 钟丽“Bonjour Paris(你好
2024-06-02 06:56:00
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圆满完成赴法文化交流 载誉归琼
...客户端、南海网5月12日消息(记者 余育桑)5月11日晚,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载誉归琼。孩子们圆满完成了赴法在京的文化交流任务,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经验回到海南,为未来的音乐之路
2024-05-12 11:06:00
金融活水“沏”好茶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农业银行五指山市支行金融活水“沏”好茶青山添绿,茶园飘香。农行员工到茶园了解茶叶种植情况。“感谢农行给我发放280万元贷款,解决我盖厂房、进设备的燃眉之急,要不
2024-02-29 09:41:00
五指山童声唱响塞纳河畔,关注选曲背后的故事→
...阳光,同样的耀眼明亮……”法国当地时间5月6日上午,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受邀参加“璀璨甲子 中法情缘”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人文交流活动,并与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同台演唱献唱《
2024-05-08 01:01:00
台风“摩羯”即将来临五指山9名村民抢收火龙果
9月6日消息 9月5日下午,五指山毛枝村火龙果基地上空,阴天多云,空气中充满着闷热的气息,9名村民在果园里忙碌地抢收火龙果。采摘现场。图片由五指山市委宣传部提供根据海南气象部门
2024-09-08 01:17:00
年终冲刺跑·市县观察 | 五指山持续推动文旅项目蓬勃发展
... 记者 余育桑赏枫叶、品香茶、尝美食、看村秀…近日,五指山整合资源优势,以其独特的创新方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活动,为来五指山的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充分展
2024-12-09 11:44:00
五指山“村秀”如何走出国际范儿?听设计师传授秘诀
...今年的9月和10月,在海南黎族苗族同胞主要聚居地之一的五指山,举办了一系列民族“村秀”活动,将时尚的舞台搬到了青山绿水之间。热情洋溢的模特、别具一格的服饰、夜晚缤纷多彩的灯光
2023-10-14 16:58: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