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5月16日,在东北第二届图书博览会举办期间,吉林大学出版社举办了一场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专题研究》新书发布会暨学术访谈会”的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学者和广大读者,现场学术氛围浓厚,研讨热情高涨。
发布会伊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曲红梅发表致辞。她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专题研究》一书,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理论研究的传承与深化,也是对新时代中国实践的理论回应,它以“向上的兼容性”“思想的开放性”与“时代的容涵性”,充分体现了吉林大学哲学学者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担当。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白刚从吉林大学哲学学科的学术传统、学科建设与学人使命三个方面谈了切身体会,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专题研究》深化了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构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让哲学研究始终与经典水乳交融、和时代同频共振。
学术访谈环节中,孙正聿、王庆丰、李龙、李慧娟、袁立国、郝志昌等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专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沿问题展开了一场深度学术对话。专家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分享了各自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独到见解与丰富经验,现场学术观点交锋激烈,思想火花不断迸发。孙正聿教授在交流时说道:“强化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学理性,我自己有一个说法,就是要自觉地克服‘四个不是’:名称不是概念;罗列不是概括;叙述不是论证;解说不是思想。阅读这部著作,我的深切感受是,作者已经自觉地克服了这‘四个不是’,把名称升华为了概念,把罗列改变为了概括,把叙述转化为了论证,把解说升华为了思想。正因如此,这部著作强化了自己的专业性、学理性,是一部‘有理讲理’‘以理服人’的学术著作。”他们不仅对书中的理论观点进行了细致解读与客观评价,还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现实应用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与建设性的建议,为与会观众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使大家受益良多。
此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专题研究》新书发布会的举办,不仅为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增添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传播搭建了一个高端、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