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9-24 06:24:00 来源:VISTA看天下

“屏幕前的家人们觉得我能重生当状元吗?”最近这句话高频出现在新晋爆款制造机博主的评论区。

刻板印象被掀翻在地,网友们沉浸式刷这群清北状元的接地气视频,刷得那叫一个“完蛋,真要长脑子了”。

从拥有自己第一部智能机的小朋友,到在职场纵横半辈子的50岁打工人,听课听到上头。

未成年要引入“防沉迷听讲机制”;上班上得发晕的网友刷到了,也想听他们讲解大考前如何调理心态,“有种大脑褶皱变深的美感”。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这群人全都是“不务正业抛头露面”的各省状元清北学霸,智商+情商+网商+美商组合在一起,王炸输出。

一时之间涨粉四百万,清北生密度比清北校园还大的@清年阁免费给网友“开小灶”,成了今年势头最凶猛的账号。

原本晦涩、枯燥的知识,变成了打怪升级的游戏一般引着网友看下去,仿佛多看一个视频就能生命值+1。

车辆工程的学姐还是扎着双马尾的年纪,在讲题上已经老练得能让专业领域的四旬观众佩服;

化学方程式配平和数学圆锥曲线求解,在学霸们手底下变得和蔼和亲起来,宝妈连刷了几个才反应过来错付了,“我孩子才读三年级”。

更有前来还愿的小学妹,让大把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开悟,原来没上清华是因为没看 @清年阁。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高知博主带不出脑袋空空的观众, @清年阁的评论区堪称全网最有文化的评论区了,一番热火朝天讨论题目的架势,走过路过谁都得侃两句。

除了给高中课程支招,学霸们还无心插柳柳成荫,把自嘲“文化体力衰竭”的打工人盘活了。

高考语文142的状元倾囊相授高分写作素材攻略,推荐的书目被打工人买成爆款,“似徐而实疾”重新夺回生活的节奏。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像清年阁一样“不务正业”的博主还有很多,内容反差感极强、完播率惊人。

他们的作品往往有种一刷就停不下来的魅力,因为他们不按常理出牌, 永远不在预设好的框架里照规矩做事。

“手机爹,这是给我干哪儿来了” ,嘴上说着吃不了细糠的网友文化体力疯长,越刷越忘记时间流逝,拿视频当“赛博猫猫狗狗”猛吸。

01

俊男靓女学霸教我上分

网友学习脑最亢奋的一集

上网上多了,难免觉得乏味,于是现在夸人会做内容的方式是:当我以为互联网赛道已经瓜分殆尽的时候,刷到了你。

在 @清年阁评论区,一抓一大把来“见世面”的网友。

账号主创成员们都是清北高材生,并不符合一些人刻板认知中的“学霸派头”。

他们不木讷不清高不社恐,面对着镜头毫不露怯,网友直呼 “这么一张写满智慧和美丽的脸,在一步步带我做题诶”。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脑子好就是干一行成一行。高考化学满分、坐拥化学奥赛金牌的帅哥,捯饬了发型、进行了仪容管理后数据量翻倍。

网友一边调侃“瞧见了吗,互联网的真相就是这样”,一边忍不住感慨“恐怕我的数学成绩和颜值都在你之下啊”。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如今在互联网上的学霸大多会展示亲和力,甚至解构自己的名校标签,削弱名校精英感。

只有 @清年阁,在 每个视频开头就把主讲人的各种title全部标出来,包括但不限于清北大几学生什么专业在读、哪个省份哪年高考排名多少、哪门科目成绩惊人。

状元、满分、竞赛金牌这样的字眼一遍遍出现在网友眼前,真人出镜、校园实景拍摄,大大减少了在网上筛选“名师”的成本。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在与 @清年阁核心成员张博宇的交谈中,他坦言账号不会回避“精英群体”这样的标签,精英不等于精致利己主义,参与进来的很多同学都很热心肠,各司其职、分工配合,视频时长、视觉化呈现、讲解的颗粒度等都经过了反复打磨。

成员们一开始聚集起来做干货分享,就是出于想让这些“学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尽可能地普惠所有有高考需求的小朋友们。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大家不仅播撒知识、分享思考方法,也关心学弟学妹们的心态。

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浓缩为“速通技巧”和“秒杀攻略”,想试试看能不能让处于焦虑中的高中生们得一些要领。

不提供全然“正确”的选项,但帮助后辈们获得走上自己的路的技能。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刻板印象”这四个压制人的大字,在活人面前就是纸糊的。

知识分享不一定死板教条、看一眼就想退出,那短剧就一定扎堆搞甜宠、复仇、家庭剧?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翻拍经典语文课文的@郝家豁就是 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

大家都说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上亿播放的《金色的鱼钩》硬控年轻人泪腺无数次,老班长翻遍草皮找蚯蚓当鱼饵,假装自己吃了鱼肉、偷偷吃草根,病情越来越重走不出那片草地。

《祝福》里的祥林嫂、李密字字泣血写下的《陈情表》、《氓》刻画的“温柔刀”,这些文字变成影像,冲击力和感染力把网友震得在评论区走不出去。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账号的导演、编剧和剪辑是同一个人,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能干,评论区网友许愿想看的剧目已经排到了十年后。

他被身边很多人问过为什么要做课文这个大选题,他说最初灵感来源是看到了《典籍里的中国》,“说实话我一个钢铁直男真的看一期哭一期”。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那是他第一次深刻意识到,书本上看起来乏味难懂的古诗词背后竟然有着那样生动感人的故事。

之后团队的四个大老爷们凑到一块振臂一呼,喊出热血口号“要把课文里的故事拍出来”。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像大多数俗套的创业史一样,他们刚拍完第一期视频《孔乙己》后就已经想放弃了,放弃的原因很简单:兜里快没钱了。

好在数据不错,咬咬牙又拍了第二条视频《丰碑》,陆续收到很多家长和老师的私信,说班上平时有很多不爱学习的孩子被视频感动到痛哭。

主创们很感动,“这让我们保持着足够的热情坚持到了今天”,团队是临时组建的、靠疯狂看拉片学东西,所有人都在快速成长、拼命付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产出了22个课文短剧。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如果做传统形式的学霸vlog或教辅内容、做成熟题材的短剧,有很多可对标的对象,可以形成路径依赖。

的确能带来安全感,只是这种规则明确、边界森严的游戏并不好玩。

有魅力的人都是“生活的主演”,不随大流的人生,才是属于自己的“主流” 。

02

不被刻板标签框住

它就不存在

走自己的路,很独特,但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畅快,面临的困难不一定比“上岸”少。

当同龄人踏入升学、考公考编的河流时,在自媒体上闯荡就成了显眼的“异类”,出镜某种程度上是让渡了部分隐私,要承担被议论、被误解的风险。

选择延毕一年的张博宇现如今正在探索自己的“边界”。全班人全部选择深造,在这种氛围最焦灼的时候他开始承压做自媒体,从零开始、构建出一张学霸资源网、放送到大众面前。

张博宇说自己从小就不觉得“什么年纪该干什么事”,早早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并不需要靠“按部就班好学生”的标签来维护内心的平衡。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有同路人的时候,惺惺相惜互相打气;而在很多时候,只能独自上路。

@郝家豁@清年阁被网友追着喊更新,内敛谦逊的内蒙古小孩哥@????????????????????????$卓拉一个人顶一支动画团队,纯靠自己手搓。

他的自制动画堪比抖音减速带,十分不随大流、不给自己设限,把童年回忆里的经典IP和内蒙古民风民情融合在一起。

拿下770多万点赞的《猫和老鼠》这一期,开头的派拉蒙狮吼变成草原小羊咩咩叫,汤姆住在蒙古包里面,杰瑞偷吃的是烤全羊、手把肉和奶豆腐。

《猫和老鼠》原动画师前来“认领“,夸奖说“动画界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

IP散落各地的内蒙古朋友在评论区团建,网友惊呼“前途亮得我睡不着”。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自学动画喜提搞笑片,已经成了一条娱乐大众的赛道。

卓拉偏要硬刚,谁说小孩哥就是在玩票?

常规信息流被大脑洞高质量动画冲刷,大家体会了一把被“打脸”的爽感, 被贴脸开大证明“能力没有疆域”,相当快慰了。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然而,往回望去的这一路也是踩碎质疑走过来的。

卓拉的相当一部分驱动力是源于外界的,他有着“想证明给亲戚看”的强烈驱动力,“他们总是觉得梦想不能当饭吃,是不切实际的”。

为了离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卓拉前期学动画制作的过程很艰难。

费时间耗精力只是第一层,要强的小孩哥总是反反复复画,缺少指导就照着自学资源不断纠正自己,全程靠自己完成入门、练习、迭代等各个环节。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史前内蒙古海域》

他小时候没有玩具也没有玩伴,之后情况变得更糟,家里突遭火灾,几乎所有东西都被烧干净,床和桌子都是拼凑起来的。

这样的环境下,卓拉琢磨出了通过观察万事万物来找乐趣的方法,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是高敏型人格。

他极其擅长捕捉人微小的情绪起伏和神态变化,还有人和物品如何产生交互、小动物的肢体动作,全都是他的创作库,也练就了他始终非常具有“在地性”的坚韧性格。

细腻的感知和发散的触角被发挥到创作中,卓拉说这是一种创造和探索,会累但不会感觉到倦怠。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蒙古族牧民的日常流程和节日庆典是他的创作灵感来源,那达慕大会、挤牛奶、喝鲜奶茶全都是支撑起奇异想象的元素,就这样产出了自制内蒙古版本的《海绵宝宝》《数码宝贝》《猫和老鼠》等。

创作本身绝对谈不上轻松,一段四分半的动画得爆肝俩月,但卓拉的创作心态是轻盈的。

被问及最讨厌的身份标签,他给出的回答是“文化宣传者”。

“自己最大的动力是讲故事、一切回归做内容本身, 文化传播是自然而然的效果,而不是前置目的。”卓拉很干脆、坚定地说。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咸奶茶祖传配方》

有种声音认为,是不是坐拥各种资源、选择很多,才会有坚定追梦、甚至all in的底气。

但这三组创作者都是经历过一些灰色的,无一例外在世俗意义上沾了些“不入流边缘角色”的成分。

他们的具体活法、资源禀赋、特长兴趣都不一样,每种选择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纠结和考量。

@清年阁和@????????????????????????$卓拉都“挣脱”了所处的固定内容赛道、没有可对标可模仿的范例,@郝家豁 同样无法提供一种绝对的“正确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在边干边学、暴风雨式成长。

主创成员们定义自己为剧情赛道的新人,他们直言光有情怀和冲劲儿是不够的,观众每个人对课文画面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童年的想象,众口难调之下没有统一解法,只有尽可能地摸索内容表达的极限。

导演透露,还原课文里古代、近代的场景、道具和妆造,在时间、开支等方面的成本都很高昂,对比现代剧翻倍。

“我们的服化道很粗糙,我的导演水平和剪辑水平不够专业、我们的摄像拍得总是虚焦等等”,他分享了这些起步之初的吐槽,把这些负面声音视为有用且珍贵的建议和鞭策。

关注@郝家豁的网友们其实可以发现,他们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文原有内容,而是会围绕课文将它的历史背景做一个延伸。

比如《琵琶行》这期把白居易和琵琶女之前的经历拍摄出来,《与妻书》把林觉民夫妇从成婚到为了民族复兴做过的牺牲也进行了演绎。

成员们很愿意投入更多成本来呈现,在他们看来,写剧本、影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和解读历史的过程,自己既是创作者也是汲取养分的历史学习者。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就这样,经过对社会角色的突破,伴随着一次次的自我梳理和推翻重来, 经典语文课本、硬核高中知识、传统文化习俗,分别变成了短剧、俊男靓女出镜解读、大人看的动画片。

大家从这些创作者身上看到了旁逸斜出的生命力,以 及默契的相通之处。

他们 流淌着不同的情绪,习惯的表达也不同,但不约而同都谈到了自己给自己的确定性。

“有了内心想追随的东西,就不需要通过合群来获得安全感”,他们都有着对生活的热情和敏锐,并且将其延伸到了创作中。

人生方式不是用来选择的,是每个人发明出来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导演”。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郝家豁、@清年阁、@????????????????????????$卓拉 让大伙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在这 三个抖音账号出来之前,很难想象他们所做的内容和形式还能这么混搭。

说到底,刻板印象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思维方法,根据群体经验认知进行快速分类, 其本身并不直接造成任何限制。

知识可以很轻盈,传统民俗可以很逗趣,新奇的影像技术可以有温度。

每一个行当都有着“施展自己”的容纳空间,允许梦想存在,标准答案正在瓦解。

03

“样本”力量无限

更多的探索延伸到创作者之外

在当代人自嘲“人生像七天循环的无限流”的时候,带这三组抖音创作者出圈的,是 他们自身展现出来的可能性和流动性, 有与大环境的积极互动参与,也有对周围小气候的调节。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所有创作者都强调了这一路离不开网友们的认可、支持和鼓励。

可以说,正是因为得到了足够的正反馈,这些“不务正业”无限探索的账号才得以出现在我们的信息流之中。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一谈到粉丝们,卓拉的语气变得轻快。他会用小号看评论区和留言,期待有观众能发现里面的隐喻,也想听听真实的阅后体验。

“生命力有一部分是治愈别人的能力,如果我做的东西发出来能让人觉得舒缓、愉快,我非常开心”。

卓拉的动画像一个情绪容器和记忆匣子,他说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评论是“看了你的画,想家了”。

不同民族、浸润在各异风土人情中长大的网友们,不一定熟悉卓拉画的内蒙古烧麦和祭火节,但可以联想到暖烘烘的回忆。

爷爷奶奶烧菜饭香和木质柜子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小时候偷看动画片被发烫的电视剧大屁股出卖,玩梗“内蒙古深海大鱿鱼”......

有生命力的内容一点点地撬动出了大家的生命力,即便只露出一个小迹象。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张博宇介绍 @清年阁的slogan是“点亮青年眼里的光”,过了高考独木桥的学长学姐想给学弟学妹撑伞。

样本是启发性、有感染力扩散力的,最终通向的是属于广大受众们的人生无限——

所有人都既是自己生活的主演,也是导演。

线上线下的互动经历带给创作者们许多, @清年阁参加河南县中活动深受触动,一些学生在还没有上大学的年纪就忧虑于未来的择业,想报一个“性价比高”的专业,一字一句认真听学长们的建议,或者说个人体会。

碍于时间、精力,成员们没办法回答每个人的问题、为每个人开解困惑。

他们意识到能量的有限,与此同时也感受到被信赖的份量,加倍回馈给可能能帮到的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公平。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特别会讲物理大题的学长用心准备了很多期内容,在语文学习上别有心得、呼声很高的学姐多次返场教课。

网友们记住了他们的名字、高考分数和名次、大学专业,不只体现在经常刷新自身记录的点赞、收藏数据里,还藏在每一次互动里。

家长们很信任 @清年阁,询问有没有必要买学习机;高中生很关心哥哥姐姐们的大学生活,问他们修双学位累不累;

观众们夸他们视频做得很精细,语速适中、例题考究、视觉呈现直观、信息密度很高。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无论互联网氛围如何剧变,大家对细糠内容的需求是永恒的,在抖音创作者身上看到了内容的无限,也感受到了他们自身的无限。

前两重的无限传导到观众这里,他们透过内容“看见”了创作者,就像卓拉说的 ,跨越屏幕的情感共鸣是最让他感动和珍视的 。

这种双向的互动启发关系,让内容创作者受到了触动、反哺自己的创作和生活,内容接收者也汲取力量、继续向前。

更让人动容的是,大家甚至还见证了身份的转换。

有清年阁的忠实观众在考入清华后成为创作成员,评论区经常出现“你教我、我教你”的场景;

@郝家豁的短剧底下,网友结合自身际遇写下的感悟能出本《浮世绘》。

被夸“头脑天花板级别”的新晋顶流,没点文化还真不敢爱

现代人的文化体力没有消退,对好内容的生产和“消费”一直有需求。

“优质”一直是抖音内容生态建设的关键词。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优质内容播放时长同比提升220%,达到了普通内容增速的17倍。

超八成万粉以上的青年创作者从这里起步,抖音成为更多年轻人内容创业的试炼场。

在创作者们尝鲜、试错、迭代、壮大的过程中,抖音在运营、算法等方面持续助力,陪伴着创作者们影响力外扩乃至影响更多创作者。

到了今年,已是抖音创作者大会连续举办的第六年,一年一度、一期一会, 平台与平台创作者真诚沟通、务实交流,让好内容和好生态互相成就。

生命力的本质在于野蛮生长、不设限的创造力,这种创造由内容创作者、平台和受众来共同参与和托举。

“轨道”本就不存在、人的天性就是打破“常规”,当有人用好内容呈现这一切时,更多的可能性正在被唤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5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生黑板绘制《千里江山图》惊艳全网,获央媒点赞!
...众人”。全国妇联之声也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天花板级别”的艺术创作。据该校高一12班班主任李政委老师介绍,当时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家长会就在班里发动有绘画才艺的学生绘制板
2024-06-04 17:36:00
谍战剧新天花板来了,王志文聂远领衔,看这架势又是一部年度黑马
...好,因为这绝对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年度黑马,谍战剧的新天花板,也许就它了。
2024-07-12 16:51:00
...98.3%,用户规模转入平稳增长期。在各平台用户几近冲至"天花板"的当下,中国视听产业该如何破局?"内容总体存在高原不高、高峰较少的现象,全球传播的优秀作品还不多,影响力还不
2024-06-28 13:37:00
1TB三星990 PRO固态硬盘带来超爽体验
...来源于三星990PRO的性能,它被誉为是目前PCIe4.0规格SSD的天花板。 通过连续读写实际测试,能够看到该款SSD拥有7
2023-04-27 13:35:00
联合《黑神话:悟空》首发亮相,海信电视100寸打造全新玩法
...玩家们解锁游戏的酣畅体验与多重心动好礼。MiniLED电视天花板中板现身,神秘豪礼送不停作为当下最热门的游戏,当然只有同样级别的装备,才能将其沉浸、酣畅的快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2024-08-21 20:28:00
刘慈欣和《三体》导演力挺,它将成为中国科幻影视取景地天花板?
掌握一手影讯,赢取各类免费电影福利点进公众号主页后,仅需两步文 | 24K短视频 | 复合型人才“看到冷湖因科幻IP的打造,实现了从地下到地上星空的华丽转变,如今,冷湖正在发生翻
2023-07-28 23:26:00
《消失的她》破30亿!悬疑片票房天花板还能更高吗
...电影里程碑式的新篇章。这不禁让人想象,泛悬疑片票房天花板,还能更高吗?爆款密码 “这是一部悬疑反转电影,多次反转。和你以往看到的悬疑电影都不一样,应该没人看过这种类型的悬疑
2023-07-09 15:38:00
横屏短剧为何最稳:分账2000万、平替腰部剧、长剧晋升通道
...心千金》与《见好就收》在腾讯视频双双突破2000万分账天花板;而曾经打造过第一代快手爆款竖屏短剧《这个男主有点冷》《万渣朝凰》的仟亿影视,同样在春节档推出新横屏短剧《授她以柄
2024-03-17 23:48:00
都是谍战剧的天花板,把《风筝》和《潜伏》放一起,差距就出现了
...度不断,其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那要是把这两部同为“天花板”级别的谍战剧放在一起,那么谁将会更胜一筹呢?《风筝》、《潜伏》对比《风筝》的深度《风筝》的命运其实就好像它的主人公郑
2024-12-05 20:1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龙海:国庆中秋长假 非遗嘉年华精彩纷呈
南音表演。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方勇顺)国庆中秋长假,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在龙海月港古镇启动,南音
2025-10-08 07:41: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人气火爆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10月2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举行九月庙会活动,杂技绝活、非遗展演轮番上演
2025-10-08 07:53:00
吉镜头|八月十六 “超级月亮”已上线!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025-10-08 00:33:00
王亚伦《中国少年》MV温暖上线 音乐少年用歌声与行动诠释新时代风采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13岁的王亚伦正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着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从5岁发行首支原创作品,至今已创作了16首原创单曲及9张专辑
2025-10-07 18:08:00
“诗词三万里之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吉林沉浸解锁中华浪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的月光洒满长春新民大街,10月6日晚,一场跨越千年的诗词之约精彩而至。作为吉林文旅倾力打造的文化IP
2025-10-07 18:4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国庆中秋假期,十堰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新片集中亮相,燃起市民的观影热情
2025-10-07 15: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近日,翔安区金海街道“两岸同歌·中秋月圆”第三届翔金合唱交流活动在超旷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
2025-10-07 08:00:00
新蒲新区:举办中秋游园会 市民游客共赏烟花度佳节
多彩贵州网讯金风送爽,月满人间。10月6日晚,“皓月满金秋·共品中秋醉”——2025年新蒲新区中秋游园会暨白酒促消费活动在芳华里3536文创园举行
2025-10-07 11:08:00
国际杂技盛典闪亮登场
10月6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开场秀上演出。10月6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启幕本届盛典汇聚来自中国
2025-10-07 08:37:00
听!四海弦友\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陈立新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恰逢中秋,昨日上午,在市文旅局主导下举办的“盛世华夏 月满鹭岛”专场迎宾活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到达层精彩上演
2025-10-07 08:00: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国际杂技盛典点燃省会中秋之夜
“等你!等你千里归来,重逢心的喜悦……”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灯火璀璨,深情款款的歌声传递着河北人对杂技的喜爱
2025-10-07 07:4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日前,太原市光荣院举办“情暖中秋,致敬老兵”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与优抚对象欢聚一堂,共庆佳节、亲切交流
2025-10-06 07:42:00
中秋特别海报丨情满中秋 欢度国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赵一妍 吴美慧
2025-10-06 08:1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刘春榕)10月1日下午,2025年翔安好声音歌手赛首场周擂台赛在厦门奥体中心月桥湾开赛
2025-10-06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