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欧洲抗议浪潮负面效应外溢,坚持开放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2-18 09:40:00 来源:中国网

吴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

自去年底以来,欧洲农民抗议声浪愈演愈烈,垃圾倾倒、围堵政府机构或地标性建筑、封锁城市交通要道等各种形式的抗议示威活动,在德国、法国、比利时、波兰、罗马尼亚、荷兰等约15个欧洲国家接连上演。

抗议群体的不满情绪首先源于2022年的乌克兰危机。黑海粮食外运受阻、大量乌克兰农产品涌入欧洲市场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诸多欧洲农户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其次,欧盟计划与拉丁美洲南方共同市场签署自贸协定,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农民对于廉价农产品倾销本地市场的焦虑心态。最后,欧盟为实现绿色转型以及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大力推动欧洲绿色协定,但抗议群体普遍认为欧盟高标准、严要求“先行一步”的做法变相推高了欧洲农产品成本价格,导致其国际竞争力受损。

不仅如此,蔓延欧洲多地的抗议活动或将进一步加剧极端政党对欧洲传统中间力量的冲击。近年来,在一系列危机与动荡的冲击下,反移民、反难民、反全球化等思潮在欧洲甚嚣尘上,助推民粹势力逐步壮大。

研究报告显示,自2019年以来,民粹政党在欧洲的支持率呈显著上升态势,在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甚至已实现长期执政,在法国、意大利、瑞典、西班牙、荷兰等欧洲主要大国的支持率同样明显上升,以执政党或反对党形式成为影响各国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

就连向来以“稳健保守”而著称的德国,极右翼民粹的选择党也在不断突破大众的认知。今年一月的民调显示,选择党已成为仅次于联盟党的德国第二大党,在图林根、萨克森、勃兰登堡等东部三州的支持率更是超过30%,位列第一。逾半数民众甚至认为,在今年下半年的地方选举中或将出现选择党联合执政的情况。

今年6月,欧盟机构将进行“脱欧”后的首次换届选举,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以及欧盟委员会等欧盟三大机构均将迎来“新的掌门人”。在民众反传统、反建制,尤其是厌战、反战等不满情绪持续走强的大背景下,极右民粹政党或将成为此次欧盟换届大选的最大赢家,深度嵌入欧洲政治版图,进一步固化欧洲政治碎片化态势,并干扰欧洲政治决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此,米歇尔甚至不得不放弃个人仕途考量,放弃提前卸任、参与欧洲议会议员竞选的计划,坚守欧洲理事会主席一职。

此外,当前欧洲各地此起彼伏的抗议浪潮,无疑也是近年来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民众获得感下降的外在表现。在能源危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紧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欧洲持续陷入内部消费下降、外部需求不振的窘境。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元区GDP仅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实现环比0.1%的正增长,第三季度环比萎缩0.1%,第四季度环比零增长。虽然避免了技术性衰退的出现,但欧洲经济显然尚未摆脱颓势。不久前,欧洲央行进一步下调了欧元区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将本年度GDP增长预期由原先的0.9%调整为0.6%,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1.5%下调至1.3%。

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这一“欧洲经济火车头”复苏乏力的问题尤为突出,甚至再度引发关于“欧洲病夫”的讨论。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德国经济持续陷入萎缩或停滞,仅在去年第三季度实现了环比0.1%的正增长。俄欧能源合作陷入停滞,德国能源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显现,化工、金属等能源密集型产业受到强烈冲击。202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萎缩0.3%,是欧盟主要大国中唯一负增长的国家。相较于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前,五年时间内,德国经济仅实现了0.7%的增长。德国经济研究所公布的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德国经济将持续受到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通货膨胀高企等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或连续第二年陷入萎缩,GDP增长预期为-0.5%,远低于此前十年1.2%的GDP平均增速。

在欧洲政治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欧洲对外政策亦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首当其冲的即是乌克兰危机。尽管欧洲仍在坚守对乌克兰“需要多久就多久”的援助承诺,但美国毫无疑问仍是对乌援助的主力军。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恶化升级以来,美方陆续批准逾110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而德国作为欧盟第一大援乌力量,援助金额实际上仅为280亿欧元,与美方存在明显差距。乌克兰危机延宕,欧洲民众“援乌抗俄”应激情绪逐步回归理性,加之美国暂缓对乌援助的决策,欧洲援乌的意愿和能力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存在很大变数。

最后,欧洲所谓以“去风险”为主基调的对华战略调整也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中欧发展理念相近,均面临数字与绿色转型的发展难题,并在维护多边主义、开放经济等领域存在广泛共识。且中欧作为世界两大文明、两大市场和两大力量,有责任、有义务且有能力为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注入更多积极稳定因素。在此背景下,欧方一味炒作阵营对抗、集团对立、鼓吹对华“去风险”,是否真的是明智之举?

中欧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也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更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中欧双方还是需要学会做加法,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话合作,过度关注和放大分歧,未免因噎废食、故步自封。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俄媒:俄乌冲突2024年或将迎来关键转折点
...“空中卫士-2023”演习正式开始(来源:环球时报)冲突外溢:西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李悦: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其外溢效应也日益显现。今年以来,北约“欧洲捍卫者-2023”“空中
2023-12-25 10:24:00
...不能不说是美国现有政治“中间性”缺失而引发出的普遍外溢效应所带来的重要恶果。各国政治稳定的关键前提,必须是摒弃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如不吸取当前美国政治极化和暴力化的教训,
2024-07-17 06:52:00
21全球观察丨全球供应链受损程度已超疫情初期!红海危机运价上涨外溢效应显著
...之路,红海在全球海运航线中占有重要作用。红海局势的外溢影响也在加剧。继2023年底多家国际航运企业陆续宣布停航红海航线之后,海运运价不断上涨。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丹麦马士基航运
2024-01-22 17:42:00
...作用。她说,只有回到“九二共识”,才能扩大“三通”外溢效应。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当日在北京举行。朱凤莲指出,15年来,两岸“三通”促进了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极大便利了两岸
2023-12-13 17:01:00
...杭、甬“一小时生活圈”,更好释放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外溢效应,不仅促进湾区的融合发展,而且大幅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在渤海大湾区,烟台、唐山、大连等一批万亿城市和准万亿城市
2025-02-22 11:50:00
欧央行“九连加”难解通胀压力
...前欧元区面临较高的经济衰退风险,且积累承担了从美国外溢的银行业金融风险压力,欧洲央行未来仍需保持定力,在“稳通胀”决策思路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采取适应欧元区实际经济发展态势的
2023-07-29 06:55:00
匈牙利外长:武器与制裁无法实现和平
...乌克兰提供武器,却忽略了是欧洲自身在承受俄乌冲突的外溢影响。而俄乌冲突持续得越久,其伤亡就越大,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也就越严重。西雅尔多称:“欧洲及跨大西洋地区明显正处于‘战争精
2023-03-07 16:39:00
...边制裁,还对外输出本国的通胀、财政危机,造成严重的外溢效应。这些才是需要重视的、真正的风险!一旦这场“新冷战”打起来,损害的不仅是中国的利益,也会牺牲欧洲的利益。最近奥地利一
2023-05-10 01:09:00
...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抓手。浪潮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利用自身数字技术比较优势,不断助力激活数据资源价值,释放数字经济要素红利,推动我
2024-01-12 15:2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