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清涧寨沟遗址考古发现6种“外来”物种 出土了一批重要动物骨骼

类别: 发布时间:2025-10-30 07:09: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不仅发现了完整马骨架、狗骨架、牛骨制品,还发现了6种“外来”物种……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清涧寨沟遗址,在动物考古方面有了新发现。

寨沟遗址动物种类多样,出土了一批重要动物骨骼

近日,由动物考古专家、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寨沟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孙战伟等4人撰写的《寨沟遗址“动物世界”背后的文明网络》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介绍了该遗址在动物考古方面的新发现。

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心地区,多种不同功能的遗迹密集分布在相邻的不同山峁上,包括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大中小型墓地、铸铜遗存、一般居址点等类型,遗存密集区占地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遗存丰富、要素齐全、规模巨大,凸显出商代北方黄土梁峁地带方国中心聚落遗址“多峁一体”的分布特征。因该遗址揭示了商代晚期陕北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探讨该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边陲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文中介绍,除了发现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骨器和陶范等外,寨沟遗址也出土了一批重要的动物骨骼。寨沟遗址的动物种类多样,大中型墓葬的墓道内发现完整马骨架、狗骨架,遗址区还发现较多由牛肩胛骨制成的卜骨和肋骨制成的骨柶。另在墓室和遗址区还发现一些不曾生活在本地的“外来”物种和骨制品,包括泥蚶、货贝、扬子鳄骨板、花龟、马和象牙制品等。

清涧寨沟遗址考古发现6种“外来”物种 出土了一批重要动物骨骼

清涧寨沟遗址考古发现6种“外来”物种 出土了一批重要动物骨骼

六种“外来”物种:泥蚶、货贝、扬子鳄、花龟、马、象

清涧寨沟遗址考古发现6种“外来”物种 出土了一批重要动物骨骼

泥蚶,仅在寨沟遗址寨塬盖发现1件,与石峁皇城台遗址出土的1件泥蚶如出一辙。

清涧寨沟遗址考古发现6种“外来”物种 出土了一批重要动物骨骼

货贝,出土数量较多,大中小墓均有出土,从目前资料看只有黄宝螺一种。共有三种加工制作方式:第一种背部钻孔较小,钻孔不规则,可能作为饰品使用,孔主要用来穿绳;第二种背部整体削平并打磨,制作规整,可能是作为货币使用;第三种是在背部整体削平的基础上沿长轴从中间的齿部切分成左右两半,再进一步修整打磨,可能是更小单位的货币。

花龟,寨沟遗址的后刘家塔墓地和清涧瓦窑沟大墓共发现3件较完整的龟腹甲标本,边缘均有修整痕迹,从形态特征来看应属于同一种,经鉴定为花龟。

清涧寨沟遗址考古发现6种“外来”物种 出土了一批重要动物骨骼

扬子鳄,寨沟遗址大型“甲”字形贵族墓葬,都出土了大量鳄鱼腹板,形状有的近长方形,有的近椭圆形。但仅发现鳄鱼腹板,没有其他任何部位的骨骼。由于鳄鱼骨板衬附于鳄鱼皮内,鳄鱼皮腐烂后,骨板保存下来,表明鳄鱼骨板的出土与鳄鱼皮制品有关。推测可能与鼍鼓、皮囊、乐器皮套等皮制品相关。因未见其他部位的骨骼,推测可能是经贸易而来。

家马,寨沟遗址后刘家塔中型墓葬和清涧瓦窑沟大墓出土有马骨。寨沟大墓均为甲字形大墓,墓室周侧有大量不规则的生土台,马车位于墓室内填土靠近棺盖板的位置。由于空间所限,车辆前后呈一字形集中分布成一列或多列。马骨主要集中在墓道内,马匹可能主要用于驾车。大墓内的马匹数和马车数量明显不匹配,如瓦窑沟M8葬车1列共9辆,但南侧墓道内仅随葬2匹马;M3葬车3列共12辆,南侧墓道共有4匹马。更有甚者是后刘家塔大墓M1,葬车1列共4辆,无马骨出土。从车很多、马较少,比例严重失调来分析,马在当时属非常珍贵的稀缺资源。马骨经鉴定均为雄性青壮年个体。

象,瓦窑沟大墓出土了2件象牙制品,做工精良、雕刻细腻,颜色和质地与一件象牙残料接近。残料横截面呈同心圆状叠层分布,应为大象的门齿。

清涧寨沟遗址考古发现6种“外来”物种 出土了一批重要动物骨骼

中国最早家马,就出现在商代偏晚的石峁东门遗址

文章介绍,从产地分布情况看,泥蚶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在中国沿岸各地均有分布。货贝作为典型的暖水种,在印度洋、红海及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均有分布,并在中国海南岛及南海诸岛最为常见。花龟集中于长江中下游与珠江流域。扬子鳄现在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而象在史前及早期历史阶段曾广布中原,其分布北界的变动与古环境演变密切相关。至于家马,这一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物种,约在距今4200年前于俄罗斯西部大草原被驯化。

而贸易交流情况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与物种的自然分布情况迥异。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海贝及其石质、骨质仿制品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青海的几处马家窑文化和西藏昌都的卡若文化。龙山晚期至夏商早期,分布范围极大地向东扩展。商代中晚期,海贝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商文化发达的晋、冀、豫、鲁地区,在偏西南的商代方国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也有出土。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依出土情况看,海贝和玛瑙、绿松石一起使用,主要用于装饰和随葬品。在商周时代,海贝被用来作为原始货币大量而广泛使用。秦朝时期铜制铸币产生以后,货贝逐步退出中原市场。秦汉以前海贝的使用地域限于长江以北,海贝的使用有自西、西北向东、东南传播的轨迹。清涧寨沟墓地出土的货贝补充了陕北地区商代晚期货贝发现的空白。

大象骨骼在我国的多个商周时期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和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河南安阳殷墟曾分别出土了成年和幼年的象坑,郑州小双桥遗址发现了被用作献祭的大象骨骸。另在殷墟遗址妇好墓还出土了精美的象牙杯、玉象等,证明象牙在商代被广泛用于工艺品制作。也说明当时大象在中原地区确实存在,与甲骨文中多次捕获大象的记录相吻合。

家马的野生祖先主要分布于欧亚草原的西端,家马沿着欧亚大陆扩散,经北方草原通道进入晋陕大峡谷,然后传入中原。经考古研究,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家马就出现在商代偏晚的石峁东门遗址,距今约3340年。马这种动物的形象也曾经出现在石峁遗址皇城台南部夹道的人射马石雕像中,说明在距今约4300年到3800年的龙山文化晚期,石峁先民已经与马产生了某种关系。然而,在陕北榆林靖边庙梁和神木木柱柱梁遗址龙山文化中发现的马骨,经基因测定是一种野生的奥氏马,主要是用于食肉,并非对后世交通、出行与国防、军事力量起到变革性作用的家马。最新研究表明,石峁皇城台出土的2件马骨均为奥氏马,表明人射马石雕像的马为野生的奥氏马,而非家马。

中原的马及马车、货贝可能来自清涧寨沟

寨沟的象牙制品、鳄鱼皮则可能来自中原

文章分析认为,寨沟遗址位于北方草原与中原农耕文明之间的黄土高原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文化多样性。6种动物中,货贝、家马和泥蚶在偏北的神木石峁遗址都有出土,与草原文化关系密切;鳄鱼骨板、花龟和象牙饰品在同时期的安阳殷墟和妇好墓中大量出土,可见当时已有远程的贸易交流网络系统。交流是双向的,中原的马及马车、货贝可能来自陕北清涧寨沟,而寨沟的象牙制品、鳄鱼皮则可能来自中原。

商代晚期马和马车突然大量出现使得城市间远程交换、交流日渐频繁,这也是商王朝扩展空间区域的物质基础。大量葬车遗存的发现,为探索中国古代马车的起源和车马埋葬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关键证据,遗址中发现的双辕车,为研究车的发展和车的结构提供了非常难得的珍贵实物材料,同时也表明陕北地区可能是车马从欧亚草原向中原地区南传的一个重要节点。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3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华全媒+丨陕西清涧寨沟遗址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的寨沟遗址是一个大型商代中心聚落,遗存密集区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这一项目近日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在寨沟遗址的11座山峁上发现了
2024-03-27 16:49:00
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清涧寨沟遗址等六项目入选
...办的“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清涧寨沟遗址、韩城陶渠春秋京邑遗址、宝鸡下站遗址、汉唐漕渠与昆明池遗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北城墓地、神木杨家城城址入选。清涧寨
2024-02-02 11:25:00
秦陵陵西墓葬发现羊车 陕西公布多项重大考古成果
...治地理结构有重大意义。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在清涧寨沟遗址发现了大型建筑、墓葬、铸铜遗址等不同的功能区域。新发现的大型建筑遗址,总面积将近1万平方米,由回廊和下沉式院落组成,
2023-10-26 15:06:00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七|这里发现中国最早双辕车,距今3000多年!
...部的清涧县,黄土丘陵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代中心聚落——寨沟遗址,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毛刷间渐渐面目清晰。这一遗址日前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寨沟遗址规模巨大、遗存丰富
2024-03-27 14:11:00
陕北发现大型商代聚落遗址,距今约3200年
◆来源:瞭望寨沟遗址作为晋陕高原迄今发现规模最大、遗存最为丰富的商代遗址,在与中原商文明同时并存的区域政体中十分罕见,这说明商代晚期陕北地区存在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且与中原殷墟文
2023-05-31 16:09:00
...者在陕北清涧县发现距今约3200年大型商代聚落遗址——寨沟遗址。寨沟遗址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目前发现的遗址面积为300万平方米,规模庞大、遗存丰富。其中发现了9处高等级贵族墓地
2024-04-29 21:23:00
殷墟风格纹饰有何特点?龙山时期石头城长啥样?来看这些考古新发现
...参评的项目中,商代考古新发现格外引人瞩目。陕西清涧寨沟商代考古发现是近年来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突破。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出土了大量典型殷墟风格的青铜车马器、兵器、金器、玉器、骨器等
2024-03-20 14:52:00
考古2022︱夏商考古:城方万般,敷壑垒九州;邦畿千里,正域彼四方
...治版图和地方经略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在陕北,以清涧寨沟为代表的发现无疑是晚商时期北鄙地区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寨沟遗址所在的清涧县解家沟镇,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心地区,既往曾出土
2023-08-25 14:42:00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入选
...后城咀石城址14 河南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15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16 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17 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18 湖北荆州秦家咀墓地19 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20
2024-01-19 22:18: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在花漾菏泽 爱牡丹之都丨秋风吹过曹州,菏泽披上“黄金甲”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李昊)深秋的菏泽,处处皆是温暖又明亮的油画色彩。菏泽城区环城公园、曹州老城等景区内,道路两旁的树叶交织晕染
2025-11-04 18:16:00
11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汾河迎迁徙候鸟太原多举措守护“空中来客”》为题播放了一条短片,报道了汾河太原城区段迎来迁徙候鸟
2025-11-04 19:05:00
巢湖西岸稻田飞来“国宝”黑鹳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下午两点左右,庐江县白山镇巢湖西岸的白石天河河边稻田里,巢湖生物资源调查团队成员拍摄到两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2025-11-04 19:23:00
十堰青龙山近万枚恐龙蛋化石首次有了“身份证”
近日,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新数字化管护措施,让近万枚恐龙蛋化石有了“身份证”,这是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志管理
2025-11-04 19:38:00
十堰这份“秋冬水果丰收地图”请收好!
眼下,柑桔、柿子、猕猴桃等秋冬时令水果迎来丰收季,果农们忙着采摘、装箱、发货,新鲜多汁的本地水果畅销国内外市场。丹江口市
2025-11-04 20:08:00
大河网讯 立冬前夕,秋色尚好。郑州市惠济区古树苑公园,正在泼洒又一次绚丽的秋色。位于天河路与开元路附近的古树苑公园,历来是郑州市民和游客游玩的好去处
2025-11-04 20:48:00
郑州的铁棍山药正式“出道”,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就有种植
大河网讯 提起铁棍山药,大家首先想到怀山药——郑州出产的山药你见过没?霜降时节,立冬前夕,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地公园内的200亩山药开始进入丰收季
2025-11-04 21:19:00
黟县:卢村秋色引客来(组图)
大皖新闻讯 11 月4日的安徽黄山卢村,正沉浸在最动人的秋日画卷中,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观赏卢村秋色。这个坐落于黄山市黟县的古村落
2025-11-04 22:52:00
藏在霞慕尼风雪里的信任:一场逍何与艾格极限6代的巅峰之约
"对于攀登者而言,装备是信赖的伙伴。这次在霞慕尼所穿的MAMMUT猛犸象艾格极限6代,就给我带来稳固的靠山般的感觉。"10月19日
2025-11-04 16:46:00
敢探极境!南极考察队正式出发,汤臣倍健以科学营养护航探索南极冰下湖
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航奔赴南极,预计将于明年5月返回国内。中国南极科考生命探索(冰下湖)合作伙伴汤臣倍健为南极考察队定制的科学营养补给包随队出发
2025-11-04 13:5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林敏丹)昨天冷空气源源不断,带来阵阵东北风,鹭岛秋容乍肃,各地一派天凉水瘦的景象
2025-11-04 08:08:00
记者走基层|鲜食蔬菜“争宠” 餐桌绿意更浓
10月28日,在邢台市任泽区河北捷如美农业展示示范园区蔬菜新品试吃区,任泽区大屯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争相品尝生菜甘蓝和水果苤蓝
2025-11-04 08:10:00
百姓看日报丨看,华北豹!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 郭伟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寇国莹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殷雪迪
2025-11-04 08:14:00
“一粒玉米宝宝长成大玉米,要经过多少天?”“30天!”“50天!”……“都不对哦。玉米宝宝长大,要先发芽,长出幼苗,再授粉结果
2025-11-04 08:20:00
培养环保意识,开启解锁自然生态探秘之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10月31日,一场以“寻鸟沙湖·探水识螺——自然生态探秘”为主题的户外实践活动在沙湖顺利开展
2025-11-04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