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禾丰村天府农业科创园
丘区农业也很“现代”
“谁说丘区搞不好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地不仅要种,还必须要种好,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昨日,来到位于简阳市禾丰镇天府农业科创园内,一场田间观摩会正在举行,各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这里集成展示,曾经被认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丘区,呈现着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
为了提升丘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从去年开始,简阳市与省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在禾丰镇建设天府农业科创园,共建旱地粮经作物全产业链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优势畜禽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化技术集成推广、丘区农业“五新”引选集成创新及示范应用等项目,这场田间观摩会正是一年各项成果的集中呈现。
丘区用不了农机?
不仅要用,还要“无人化”
来到天府农业科创园,满山的玉米、花生映入观摩团眼帘,但大片田间却几乎没有农民劳作的身影。“我们的花生已经实现了播种全程机械化,农机过处,起垄、施肥、喷药、播种、盖膜、覆土,六道工序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片坡地便播种完毕,大大减少了人工!”当地农户告诉记者。
“机械化一直是丘区农业面临的难题,我们主要进行了生产作业环节配套机具的选型、改进及研发工作,不仅要机械化,还要无人化。”据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玉米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杨勤介绍,针对丘区小地块耕地常用机械不适配问题,专家团队研究实验长度不到2米的小型无人农机;采用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来“揽”下大部分人工工作等,目前科创园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
丘区缺水怎么办?
“黑科技”让农田不再“渴”
一片平坦的土地上,没有水层,却种满了比水田中还密的水稻,这番景象着实让观摩人员吃了一惊。“这是旱稻高产轻简栽培,可以像种小麦一样种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只需要传统水田种植水量的30%,预估产量能达到每亩900斤。”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高级农艺师王富全告诉记者。
附近的坡耕地下侧,一个长条的水泥池里存着约20厘米深的雨水,这是省农科院建设的径流池。“水进入坡耕地里,一部分会下渗,由土地吸收;另一部分则会流失。”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们可以通过径流池来观测土壤对水的吸收率,从而分析耕种不同植物、采用不同轮作模式时土壤对水的吸收效率高不高,进一步筛选优化丘区的轮作制度。”
据悉,目前天府农业科创园内已覆盖了粮油作物、特色经济作物、饲用作物、特色畜牧等数十个农业科研项目,多处耕地已建立适宜周年粮经作物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