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借AI“翻红”的戴尔财报后竟一度大跌20%,创史上最大跌幅,但华尔街仍坚定看好
从年初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到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再到微软推出的Windows11AIPC,AIPC作为AI行业的新趋势愈发受到关注。借助AIPC的东风,PC老将们也开始成为华尔街聚焦的对象。
当地时间5月30日(周四)美股盘后,40岁的戴尔发布了截至2024年5月3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作为曾经的“PC”之王,受益于AI优化服务器的强劲需求,戴尔实现了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营收同比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服务器与网络营收同比增长42%至5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由于营收和运营利润等数据录得环比下跌,戴尔周五盘中一度下跌20%,创史上最大跌幅。但从今年以来的表现来看,受益于AI优化服务器的强劲需求,戴尔股价仍累涨超80%,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大盘11%的累计涨幅。
尽管二级市场没有“买账”,但华尔街依旧对戴尔的AI故事抱有很高的预期。美银分析师认为,AI产品组合的扩大、AI服务器的需求、IBM大型机更新推动的存储需求和个人电脑在AI助力下的换机周期,都将支持戴尔在2025年都实现增长。
如今,AI已成PC产业的必答题,无论是PC大厂微软、惠普和戴尔或是芯片厂商英伟达、英特尔和高通都在争相加码这一市场。据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到2028年,AIPC将占据PC市场高达64%的份额。乘着AI东风,40岁的戴尔翻红
5月30日美股盘后,戴尔发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很多95后或者00后可能不太了解这个品牌,但对于绝大多数80后而言,戴尔是名副其实的“PC”之王。
戴尔由迈克尔·戴尔在1984年成立,当时迈克尔年仅19岁。由于赶上PC大潮,同时公司又采用独特的直销模式,戴尔获得迅猛发展,两年后,年收入已达6000万美元,约四年后就在纳斯达克公开上市,市场价值达到8500万美元,到2001年,戴尔成为了全球PC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厂商。然而,在智能手机、iPad等新兴设备的冲击之下,全球PC市场开始步入衰退,戴尔营收利润连续出现大幅下跌,财务状况每况愈下。
但凭借AI优化服务器的火爆,戴尔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6%至222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16亿美元。这也是戴尔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营收同比增长。
图片来源:戴尔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据悉,戴尔业务主要由客户解决方案集团(CSG)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ISG)两部分组成。前者主体是个人电脑PC,细分为商业客户与消费者收入,后者分为服务器与网络,以及存储收入。
财报显示,ISG的营收同比增长22%至92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90.6亿美元。其中,服务器与网络营收同比增长42%至5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存储收入持平于38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AI优化服务器的强劲需求。该公司表示,AI优化服务器的出货量较上季度环比增超100%至17亿美元,此类服务器的订单积压量环比跃升30%至38亿美元。
图片来源:戴尔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今年3月,戴尔在发布2024财年业绩报告时,该公司首席运营官JeffClarke曾透露AI优化服务器订单的持续增长。他当时说道:“AI优化服务器持续增长,(2024财年第四季度的)订单数量几乎环比增长了40%,积压订单几乎翻了一番,在(2024)财年结束时达到了29亿美元。”财报后一度大跌20%?华尔街仍“买账”
尽管戴尔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营收、EPS等业绩大超预期,且实现了同比增长,但环比来看,除了服务器与网络营收实现增长以外,运营利润和Non-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等数据录得环比下跌。其中,该公司在报告期内的运营利润环比下跌14%至9.2亿美元。
同时,管理层预测其AI服务器业务的高成本投入将拖累全年毛利率,届时利润将会承担一定压力,无法满足外界的高预期。戴尔预计2025财年调整后毛利率将下滑近150个基点,调整后EPS为1.55~1.75美元,远低于LSEG调查分析师预期的1.84美元。
受此影响,戴尔周五盘中一度下跌20%,创史上最大跌幅,收盘跌幅为17.87%,本周累跌10.55%。但从今年以来的表现来看,受益于AI优化服务器的强劲需求,戴尔股价仍累涨超80%,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大盘11%的累计涨幅,市值为991.5亿美元。
图片来源:雅虎财经
尽管投资者抛售,但华尔街对戴尔仍抱有很高的预期。资管机构DeepwaterAssetManagement将戴尔定义为“既是增长股,也是价值股”,相对于其他AI公司而言市盈率仍非常低,其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业务的增长潜力均被低估。
美银分析师WamsiMohan认为,AI产品组合的扩大,以及AI服务器的需求、IBM大型机更新推动的存储需求和个人电脑在AI助力下的换机周期,都将支持戴尔在2025年都实现增长。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Woodring在财报发布后给予了戴尔“增持”评级,并将目标股价从152美元上调至155美元。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选择在低点买入,因为AI生态系统的发展势头足以抵消近期(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业务)令人失望的盈利能力的影响。”该分析师称,他们依然认为戴尔仍将是AI基础设施的受益者。未来3~4年,AIPC将占PC行业超六成市场份额
如今,AI已成PC产业的必答题,科技巨头们也都想领先对手发布新品。根据IDC的定义,AIPC是具有特定系统级芯片功能的PC,能够在本地运行生成式AI任务。
在今年5月举行的微软Build大会上,微软推出Windows11AIPC,其内置的AI助手Copilot使用了OpenAI最新发布的GPT-4o模型,或将成为该领域首个现象级产品。戴尔就是该产品的代工合作伙伴之一。
同月,戴尔也推出了五款全新增强型AIPC。戴尔首席执行官MichaelDe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AI优化的电脑起初会作为更高端的产品出现,但它们将迅速占领主流市场。今年我们将大批量交付新款电脑,并预计到明年,这些AIPC将成为标准配置。”英伟达CEO黄仁勋也盛赞戴尔,称其是英伟达推广AI基础设施的关键伙伴。
此外,同是PC老将的惠普亦对AIPC寄予厚望。该公司CEOEnriqueLores预计,在2024财年下半年,惠普约10%的PC销量将来自AIPC。“我们的2024财年截止于2024年10月底,我们目前仍处于AIPC的起步阶段。”
而更早之前,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厂商也已经加码AIPC相关处理器产品。例如,英伟达今年2月就为专业人士推出了两款入门级笔记本GPU。
不仅各大PC企业和芯片巨头对AIPC极为看好,华尔街投行和机构们在近期也接连发表对于AIPC前景的乐观预期。
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预计,2024年将是AIPC放量的初期,2025年成为市场主流产品,2026年占整体PC销售的一半以上,2027年出货量占比升至60%。
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AIPC将引领PC市场的下一阶段增长》报告则显示,到2024年,AIPC将占PC市场总量的2%,之后几年还将继续攀升,预计2025年将达到16%,2026年将达到28%,2027年将达到48%,2028年则将占据64%的市场份额。
有阳痿风险?“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新研究引关注,实际风险仅为1.47%
过去两年来,新型长效GLP-1RA药物司美格鲁肽因其显著的减肥效果而风靡全球,尤其是顶级富豪马斯克等名人的背书更是很快将其送上了“神坛”。然而,近期的一项研究却引发了外界对这款“减肥神药”的质疑。
5月22日,发表在《自然》子刊《国际阳痿研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表明,服用司美格鲁肽的非糖尿病男性更容易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以下简称ED)。
研究对比发现,治疗组出现ED的风险约是对照组的4.6倍。不过,从数据看,实际风险仅为1.47%。而且,据非营利学术医疗机构MayoClinic,ED的诱因较多,包括心脏病、肥胖症、高血压、吸烟和某些处方药。阳痿风险是对照组的4.6倍?研究结果表明,实际风险仅有1.47%
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主要评估了非糖尿病肥胖男性使用司美格鲁肽与ED风险之间的关联。数据来自电子医疗档案数据库TriNetXResearch,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1日后开具司美格鲁肽处方的18岁至50岁、BMI>30(根据WHO制定的标准,BMI>30即代表肥胖)且未诊断为糖尿病的男性。
研究确定了3094名符合条件且接受司美格鲁肽处方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以下简称“治疗组”),以及同等数量的未接受过司美格鲁肽处方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以下简称“对照组”)。如果男性已报告有ED、睾酮缺乏症,或经历过阴茎手术等临床病史,则会被排除在外。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7.8岁,但治疗组的BMI更高,治疗组平均BMI为38.7kg/m2,而对照组的平均BMI为37.2kg/m2。
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治疗组中,有1.47%被诊断出患有ED或使用了PDE5抑制剂(一类治疗ED的药物),约是对照组的4.6倍。数据显示,对照组只有0.32%被诊断出患有ED或使用了PDE5抑制剂。此外,治疗组中有1.53%被诊断出患有睾酮缺乏症,对照组这一数字为0.80%。
由此,研究认为,与从未接受过司美格鲁肽处方的非糖尿病男性相比,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患者出现ED和睾酮缺乏症的风险有所增加,不过考虑到司美格鲁肽可以减轻体重且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等,这一比例可能对大多数肥胖患者还是可接受的。
对于风险产生的分析,研究团队推测,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与表达GLP-1受体的Leydig细胞相互作用,并调节其GLP-1的分泌,司美格鲁肽可能通过刺激海绵体组织中的GLP-1受体,从而可能减少脉冲性睾酮分泌并增加平滑肌松弛,进而增加了ED和睾酮缺乏的风险。
最后,研究强调,目前关于司美格鲁肽的性功能方面副作用的研究还很少,其研究结论是基于数据分析,对于其机制的解释也是基于推测,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在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进行探索。
据非营利学术医疗机构MayoClinic的介绍,ED的诱因较多,包括心脏病、肥胖症、高血压、吸烟和某些处方药。
记者同时注意到,在这份研究发布之前,也有报道质疑服用司美格鲁肽可能引发ED风险。
今年2月,美国健康信息网站HealthLine发布的一篇文章援引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免费文献数据库PubMedCentral的一份文献分析称,“除了胃肠道不适之外,服用司美格鲁肽的男性可能出现其他副作用,包括ED。”
图片来源:Healthline报道截图
报道认为,类降血糖药物都可能会导致ED,因为这类药物会对血管平滑肌和血液流动产生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特殊的研究是更广泛地观察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而不是特别针对司美格鲁肽。全球司美格鲁肽市场预计今年将达266亿美元
作为一种新型长效GLP-1RA药物,司美格鲁肽在过去两年来因其显著的减肥效果而风靡全球。尤其是顶级富豪马斯克等名人也多次在社媒平台上为这款新型减肥药“摇旗呐喊”,这更是让司美格鲁肽快速走上“神坛”。
火爆的司美格鲁肽也让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在减肥药领域抢得先机,并带动其股价在过去两年大幅飙升,去年甚至一度超越路威酩轩,成为全欧洲市值最大的公司。截至发稿,诺和诺德的股价为每股135.28美元,年初至今累涨32.48%,市值为4585亿美元。
图片来源:谷歌财经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有关长效GLP-1RA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司美格鲁肽市场规模为216亿美元,同比增长98.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全球司美格鲁肽市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
据诺和诺德本月初公布的一季报,其在全球GLP-1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到55.3%。在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皮下注射制剂Ozempic(用于降糖)销售额为278.1亿丹麦克朗(约合2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Wegovy销售额为93.77亿丹麦克朗(约合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
5月13日,诺和诺德公布其旗下司美格鲁肽产品Wegovy心血管大规模三期临床SELECT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该药物的长期减重效果可以维持4年以上。
不过,司美格鲁肽在减重市场近期也迎来了新的竞争对手。礼来的GLP-1R/GIPR双重激动剂Tirzepatide(替尔泊肽)已经在一些国家获批上市。国内市场也见证了多款减重药物的获批,包括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等。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上市,以及对肥胖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减肥药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摩根大通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GLP-1减肥药市场将超过1000亿美元,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使用将对其产生同等的推动作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市场的发展依旧面临着不少挑战,包括药物安全性的考量、成本效益的评估以及患者接受度等问题。司美格鲁肽的常见不良反应就包括恶心、腹泻、呕吐、便秘、腹痛、胃肠炎和胃食管反流病等。此外,它还可能导致胰腺炎、胆结石、急性肾损伤、视网膜损害、心率增快、甲状腺肿瘤风险等严重后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