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没事,我还能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2 08: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来自市人民医院“大白”们的质朴回答——

“没事,我还能扛!”

□本报记者 李熙妍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发热病人阶段性持续增多,发热门诊、急诊就诊量翻番,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举全院之力,迅速将“保健康、防重症”作为当前首要工作任务,最大限度提高医疗资源可用程度和救治能力,确保合并新冠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市人民医院院领导、科主任、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医护人员顽强坚守,各科室相互支持,大家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用担当和奉献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铁壁铜墙。

面对科室人员感染减员和任务量急剧加重的突出矛盾,药学部人员依然坚守,症状稍缓解就返岗。根据官方推荐新冠感染用药目录,按照询证方法制定应急目录,借助信息管理工具及每天24小时电话协调对各类药品进行补充,积极与药品经营企业沟通,保障全方位供给。对短缺药品开展信息评估、替代药品遴选,尽最大努力解决药品短缺问题。为有效应对退烧药紧缺问题,优化药品配置,避免药物浪费,对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右旋布洛芬栓等实行拆零限量开具处方,确保就诊病人有药可用。除此之外,药学部还按照中医“治未病”理念,结合我市气候、时节特点,为无症状感染者精选中药处方,精心熬制中药供市民免费服用。小小一碗汤药,凝聚了浓浓“爱心”,送上汤药的同时,也为大家增设了一道防线。

在影像科,长长的过道里站满了患者。“近期CT检查病人激增,白天病人量增加近1倍,夜间增加了4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科室人员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工作岗位,3台CT机24小时满负荷运转,夜间增加工作人员,确保对发热门诊病人在一个小时之内出检查报告,为临床工作的快速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市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吴杰说。

设备科落实上级部门要求,想方设法紧急采购呼吸机、床旁监护仪、微量注射泵、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各类急救设备100余台,提升了病人救治能力。信息科、医修组24小时待命,随时对设备、信息系统进行维护维修,有效保障临床工作开展。总务科第一时间完成发热门诊改造、发热门诊药房改造,搭建中药汤剂发放点、协助药房每天发放汤药,协助各科室临时救治服务。

在这个冬天,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自觉加班加点工作,坚守在救治一线。

自2022年12月以来,急诊科每天接诊的咳嗽、发热患者激增到原来的3倍多,日均出动救护车是之前的4倍,抢救室里输液的患者明显增多,床满了加平车,平车不够了用轮椅,轮椅不够就用病房和走廊的座椅......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鏖战一线,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他们坚守岗位,发着烧,吃片药、喝口水,继续“战斗”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

为了有效缓解患者就诊环境拥挤的问题,医院积极协调医疗资源和急救设备,调配充实医疗队伍,增加床位和设备,确保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全院各科室发挥了多学科协助的力量,加强医护人员的调度,为急危重症患者开通快速住院治疗绿色通道,保障重症、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用实际行动让患者感受到市人民医院的“速度”和“温度”。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们毫无怨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症状稍一缓解就迅速返岗,“没事我还可以”“没事,我还能扛”“没事,这个班我来上”......没有豪言壮语的口号,却句句打动人心,这就是默默付出的每一位“急诊人”的缩影,也是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真实写照。

“目前,抗疫重心由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和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医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总体要求,坚持全院一盘棋,优化调整内部诊疗流程,最大限度提高医疗资源可用程度。”

市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路旭介绍,现在医院将综合住院部七楼神经外科二病区调整为重症医学科(综合ICU)二病区,统筹全院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成立院内医疗救治专家组,迅速组建一支包含呼吸、重症、胸心血管外科、心内、妇产、肝胆、神外、神内、肾内等多学科的急危重症救治团队,从各科调派医护人员近百名全力做好患者救治,救治专家组及时对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提供专业医疗救治方案。

在这场健康“保卫战”中,市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心思想,全力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线”,每一位“大白”用大爱为群众扛起一片健康的“天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让患者踏实就医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本报讯(乌蒙新报记者 石有叶 实习生 张彦蕾 范洛辰)六盘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是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首要推进项目之一,
2023-07-26 09:28:00
贵草堂中医院 “仁心仁术暖人心” 患者感恩送锦旗
...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2024年6月23日六盘水贵草堂中医院收到了来自长期饱受肩关节、颈关节和肘关节疼痛的疾病患者及家人送来的一面印有“大医精诚、如沐春风”字
2024-06-24 13:15:00
中山市人民医院专家成功为六盘水患者实施3D腹腔镜微创术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本报讯 5月18日,中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两位博士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号召,来到六枝特区人民医院开展坐诊服务,并成功为一名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并肾盂重度积水
2024-05-24 01:49:00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市人民医院高效整合全院力量 倾力救治急危重症本报讯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抗疫重心由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和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六盘水
2023-01-04 08:34:00
跨越千里,只为医者仁心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跨越千里,只为医者仁心——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李韬李韬(图右)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本报记者 杨小敏他,55岁放弃高薪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从广
2023-04-20 08:53:00
让优质医疗资源离老百姓更近|贵州加速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4岁9个月的小女孩从14楼意外坠落,命悬一线。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濒临死亡的小石头(化名)被成功救回。8月3日,小石头意外坠落,被送至六盘
2025-08-14 19:36:00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本报讯(乌蒙新报记者 李 俊)近段时间,水矿总医院肾内科接连收到3面锦旗,一面锦旗,凝聚着一份温暖、一份认可、一份信赖,更是一种责任和激励。59岁的景先生是一
2023-03-08 09:19:00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本报讯 日前,家住毕节地区20多岁的患者因不慎接触正在运转的机器导致右手中指受伤,疼痛、流血不止。在当地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后,受伤一个多小时的伤者由工友陪同,焦
2024-05-22 01:31:00
...外,从2022年12月18日起,该院分别组织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各级医疗机构的ICU、内科、儿科、急诊科等科室医护人员,进行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ARDS管理等培训。今年1
2023-02-01 09: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王瑞雪获2025年中国石化油田企业基层安全竞赛个人金奖
2025年中国石化油田企业基层安全竞赛现场传来捷报:鲁胜公司安全(QHSE)管理部主办王瑞雪以警示标识辨别第一、理论答题满分的成绩斩获个人金奖
2025-08-31 09:07:00
华商网讯 河北张家口蔚县应急管理局8月30日发布情况通报:8月29日下午,一辆越野车在蔚县宋家庄镇嗅水盆村村南野外活动时意外坠崖
2025-08-31 07:18:00
华商网讯 2025年8月30日下午,公安机关接到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报案,称有人在网上捏造散布江淮汽车3000余条虚假信息
2025-08-31 07:19:00
8月30日,由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银发力量”主题征文活动结果揭晓。经专业评审,从174篇征集作品中评选出了一等奖5篇
2025-08-31 07:30:00
8月28日,阳曲县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众文艺展演,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2025-08-31 07:31:00
今年以来,随着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市面上涌现出一批“沙金”首饰。这类首饰外观酷似黄金、售价却不高,因而受到消费者热捧,被视为黄金的平替选择
2025-08-31 07:51:00
暑期接近尾声,旅游市场有所降温。很多老年人也计划在秋高气爽、价格回落的9月外出旅行,旅游市场的淡季却是老年人旅游的旺季
2025-08-31 07:51:00
老年人的心思儿女懂多少 记者走进西安社区和老人们聊了聊心里话
在许多年轻人看来,老年人需要被照顾,需要社会的优待,需要平静舒适的养老生活……真的是这样吗?老年人到底需要啥?老年人的想法为啥是这样的
2025-08-31 07:52:00
德,就是最美的风景|医者仁心!夏津医生栾天与热心群众公园里“抢”回一条命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邓美平 德州报道8月29日上午,夏津县人民医院迎来了一场温馨的重逢。一个多月前在公园突发心梗
2025-08-30 08:12:00
在山东科为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一排排工业机器人正进行出厂前的最终调试。这些搭载“零编程”操作系统的机器人,通过直观的拖拽界面和预设工艺模板
2025-08-30 08:19:00
1.4万余名新生昨起陆续走进厦大校园 最年长新生54岁
厦大新生报到。海外新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熟悉校园。54岁的厦大管理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林溪发。(厦门日报记者 赵博洋 摄)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教育工作室记者 郭睿 通讯员 戴佩琪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除署名外))厦大昨起迎新
2025-08-30 08:31: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姜静)8月29日,东南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日,校园内随处可见“热烈欢迎新同学”的横幅和喷绘,许多新生和家长兴奋地合影留念
2025-08-30 09:47:00
从五湖四海而来,在“梦中情校”相遇
8月29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迎来4200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这是自1990年后时隔35年,东大全体本科新生回归具有123年历史的老校区
2025-08-30 09:4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何云近年来,酒精使用障碍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降低复饮率、实现长期干预
2025-08-30 10:45:00
江夏区胜利幼儿园揭牌 可提供近300个学位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陈克茂 实习生李彤)8月28日,江夏区胜利幼儿园正式揭牌开园,标志着该幼儿园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5-08-30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