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再一次被上海人美丽的精神状态折服。”
近日,关于上海万圣节的多个话题冲上热搜。随着万圣节的到来,上海迪士尼、巨鹿路等地成了cosplay的海洋,与传统认知不同的是,作为一个“洋节”,此次在上海举行的万圣节cosplay,更像是一次“洋节中化”后“百变大咖秀”的舞台,各路中国互联网上的名人、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以及当下时兴的网红元素悉数登场,甚至被扮演者本尊都发微博以示支持。
快人快语的那英,家境清贫而受人欺辱的安陵容,饱受生活捶打、垂头丧气的“乙方”,质问“哪里贵了”的李佳琦......在这次上海万圣节的cosplay中,那些“万圣节就是扮鬼吓人”的窠臼与俗套并未出现,正如网友们说的,有的只是一次更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万梗节”。
针对年轻人该不该过洋节的话题,此前每每在互联网引发讨论。这次针对上海万圣节的讨论中,包容和支持的声音显然占据了大多数,这也说明舆论场在对“过洋节”这一问题上有了更成熟的认知。
对于那些对这个世界尚处摸索状态的年轻人来说,人生不只需要诗与远方来消解眼下的苟且,也需要偶尔撒撒野、发发疯。庄严的主流文化与可供戏谑的亚文化,在他们看来,有时候并没有那么多泾渭分明的条条框框。在年轻人充满创意的二次创作中,上海的这次cosplay,其实已经脱离地域节日的偏见与束缚,成为了一个单纯的关于狂欢与情绪宣泄的符号。
事实证明,这届年轻人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不堪一击。只要给他们一个宽松包容的“创作环境”,他们非但不会迷失本心,反而会结合本土文化元素完成对异域文明的重构,这种惊人的创造力,或许只有让他们在尽情拥抱世界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
上海对这些“发疯的年轻人”的包容也说明,对一个包容的社会来说,整齐划一的步伐往往并不需要被包容,那些“不走寻常路”的才恰恰需要。
有人说即使撇开了洋节的外壳,这种嘲讽式演绎依然自带负能量的“丧”属性,不应该是社会所推崇的文化形态。需要看到的是,对他人的cos,其实也是一种年轻人针对自我的自嘲。现实社会中,年轻人往往处于话语权的下位者,一些话,或许只有在扮演角色的时候才有资格痛痛快快说出来。这种自嘲和调侃的背后,非但不是对生活的消极,反而是渴望被看到、渴望成为更好的自我的积极情绪,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敢于直视自己的逆鳞与失败,并将这种集体共鸣幽默大方地表达出来,谁能说这又不是一种自信呢?
要知道,对庸常生活的反抗,对洒脱率性的追求,无关洋不洋,这只是每个演绎面具下的普通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共同期许。
上海万圣节也在提醒我们收起成见与偏见:文化的样子是千面千态的,它并非只能用于来引领人生的力量,文化也可以被拿来做输出情绪的窗口。它来自哪里不重要,它能不能走进人心里,这才重要。
评论员:李明 编辑:周全 校对:杨荷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