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本报通讯员 崔舰亭
原本6个人的拖航团队因为船员身体原因,仅到岗3人,而一次拖航作业最少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
“无论人手如何短缺,海上生产不能耽误。平台拖航作业不能延误,照常进行!”1月2日,胜利油田海洋石油船舶生产指挥中心经理杨海滨有些着急。
杨海淀带领的这支3人拖航团队从烟台市出发,坐班车到东营桩西海港上船,再坐胜利242船赶往目的地——河北曹妃甸,他们要在3天内把3个平台拖航就位。
拖航就像在海洋里搬家,将海上钻井或作业移动式平台从一个井位移向另一个井位,而且出不得半点儿差池。
拖航团队从胜利9号平台开始作业。拖航该平台,从起点到终点只有3海里,但这段海域海况复杂、井口偏多,3海里的平台拖航耗时10个小时。在寒冷的海风中,杨海滨在甲板上站了10个小时。
受气象、海风、潮流、海底等环境因素制约,加上海上移动设施和船舶自身状况影响,拖带与移动就位操作复杂,需要舵手和指挥之间默契配合,在拖航过程中舵手要操控拖航船舶高精度、高频率调整方向,平均一次拖航就要下达调整指令近1000次。这次拖航,他们没有替班人员,必须靠3人硬扛。一路上,团队乘坐辅助拖轮胜利242船,与远在蓬莱的胜利292拖轮会合,拖带中油海8号平台前往曹妃甸,整个航程长达300海里。
3个人驾驶着拖轮承受体力和毅力双重考验,在刺骨寒风与翻滚的海浪中一厘米一厘米地接近目标,将几万吨的“大家伙”安全送上岗。最终,3座平台拖航就位作业全部按计划完成。“这只是每年上百次拖航就位工作的开始,只有拖航、物资供应、成品油运输、污油水回收环环相扣,才能保障油田海上安全清洁生产。”杨海滨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