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两化”改造,改出满满“氛围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30 06: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沈哲韬

眼下,制造业向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发展已成趋势。当前,嘉兴各地、各部门正聚焦传统产业基础再造,围绕“数字赋能”和“绿色低碳”两大赛道,以先进制造方式为导向,以量大面广的传统制造企业为主体,加快推动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核心内涵的技术改造(以下简称“‘两化’改造”),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投资,有效节约工业用能。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市共启动实施“两化”改造计划项目1434项、完成率102.4%,通过实施“两化”改造,直接拉动技改投资335.36亿元,新增工业机器人1480台,完成节能量20.59万吨标煤。

“两化”改造是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也是拓宽发展空间的关键举措。

随着5G、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日渐成熟,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如今,加足马力的“数字引擎”正加力赋能嘉兴制造业,助其在智造新赛道上疾驰奔跑。

智能吊挂系统有序搬运各式面料、成衣;自动裁床不仅提高了裁剪的精度、效率,还改善了裁剪房的环境;智能分拣系统自动识别衣架上的条形码,将衣架送到不同的包装线上……走进位于桐乡市的亘美集团智能工厂,一股浓郁的科幻气息扑面而来。

在亘美集团信息工程部部长盛冬看来,数字化车间是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第一步,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企业依托300多台自动化设备,不仅每一道流程都能按计划精准运行,还能满足多品牌、全品类产品的制作需求。

生产线上的“七十二变”,得益于亘美集团的智慧生产模式:构建“智慧大脑”,为每件衣服制定最优生产方案。2018年底,亘美集团总投资约3.5亿元的智能工厂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在分拣、搬运等环节应用数字化技术、实施“机器换人”。

在这些自动化制造设备之外,整个“智慧车间”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神经中枢”——亘美服装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集成了GST、ERP和MES等系统,涉及企业资源管理、生产执行、智能仓储、样衣设计等8个模块,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管控问题,实时采集的生产数据更为生产决策提供精准参考。

数字化转型,解决了这家传统企业的诸多难题。平台运行后,亘美集团的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以上。

放眼嘉兴,各地以传统产业低碳转型、新兴产业培大育强、生态产业价值转化等方面为主线,以建设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来到位于嘉兴港区的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台台大型智能化生产设备次第排布,一吨吨用于轮胎制作的丁基橡胶于其中“生长”。超26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日常值守人数不过400余人。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信汇是我国卤化丁基橡胶产能最大的企业。

然而在“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化工产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探索低碳化发展迫在眉睫。作为嘉兴传统能源化工产业的龙头企业,浙江信汇也到了不得不转型的时候。

怎样才能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上做“减法”的同时,在企业生产能效上做“加法”和“乘法”?

向“智改”要动力,向“数转”要活力,是浙江信汇给出的答案。

2018年,浙江信汇踏上了建设“智慧工厂”的转型升级之路,每年拿出全年总投入的3%以上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同时,从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到废水、废气的处理与排放等各方面,对化工生产装置的全流程环节都进行了节能减碳方面的优化升级,预计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万吨,约相当于8600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随着企业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嘉兴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也持续向好。据测算,今年236项已投产项目相比改造前,整体生产效率约提升12%,产品不良率下降9.4%,设备数控化率达到68.7%,设备联网率达到56.6%,带动实施改造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6%以上。

中小企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两化”改造的重要主体。

一直以来,由于中小微企业往往生产规模小、资本运作能力低,再加之受传统做法和外部宏观经济的影响,即使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意愿强烈,也容易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停滞不前。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节点,嘉兴该如何瞄准“数字赋能”和“绿色低碳”两大赛道,助推中小企业“爬坡过坎”?

嘉兴市经信局局长章澜表示,今年嘉兴将大力开展“两化”改造攻坚年行动,继续实施1400项以上“两化”改造项目,其中数字化改造项目1000项以上,绿色化改造项目400项以上,拉动先进制造业投资400亿元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2100台以上,减少用工3000人以上,提升生产效率12%以上,降低产品不良率10%以上,节约用能30万吨标煤以上,“两化”改造基本实现全覆盖,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智能制造先进区。

不仅如此,嘉兴还在健全监督机制,实行月通报、季推进、年总结制度的同时,健全考核机制,每双月针对市级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开展一次督导,每半年对市级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开展一次考核,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

如今,在这些举措的有力推动下,嘉兴涌现了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泓新材料有限公司等40家制造业“两化”改造“双示范”企业。

近些年,嘉兴在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相关制度体系逐渐完善,转型目标和路径逐渐清晰,化工、钢铁等重点能耗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及绿色工厂建设持续推进。

但客观地说,嘉兴同许多城市一样,在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下,经济发展同样面临“窘境”——工业企业发展遭遇“成长的烦恼”,产业升级陷入“转型的阵痛”。

多年来,嘉兴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排名一直相对不靠前,即便是到了2022年,依旧排在全省第四位。

在新阶段,如何才能放大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示范效应?

对此,嘉兴一方面聚焦传统产业,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两化”改造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聚焦细分行业,按照18个细分行业改造任务,大力推广“一县一业一样本”模式,注重挖掘新消费需求,引导产业做优做强。

观念一变天地宽。

2022年,位于海宁市的浙江莎特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启动车间数字化改造,投入近8000万元,引入先进的立体仓库等自动化设备和LTS等管理软件,整合物流全程跟踪可追溯管理、可视化生产管理等,实现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面向上下游的实时透明和同步。

得益于数字化改造,今年1至5月,莎特勒新材料实现销售产值9548万元,同比增长54%。

事实上,多项重要指标也证明了全市制造业“两化”改造已处于“加速跑”阶段,企业正向数字化绿色化“高地”大踏步迈进:

今年1至5月,嘉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为1122.5亿元,占全省比重为12.8%,总量位列全省第三。其中,重点培育发展的“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为283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0.5%;现代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智能家居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为182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2.5%。

不仅如此,嘉兴还积极谋划新材料、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集群方案,出台了11条“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政策。

如今,嘉兴的海宁智能光伏产业集群、秀洲区智能光伏产业集群、桐乡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累计数达6个,位列全省第一;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平湖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三电系统)等8个产业集群入选“浙江制造”省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总数排名全省第三。

企业尝到了甜头,嘉兴经济也就得了“好处”。1至5月,规上工业亩均税收18.2万元、亩均增加值突破79.4万元,同比增速为21.9%,列全省第一,也为历史最高排名。

紧挨杭州和宁波,从第四跨到第一,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却折射出嘉兴高质量发展之路,更是展示了嘉兴的雄心。

我们期待,嘉兴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下实现新的跨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0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嘉兴港区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业化发展。今年以来,港区“两化”改造可谓改出满满“氛围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悉,港区今年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36个,绿色化节能降碳技改项目12个,完成“两化”改造投资22.
2023-10-24 06:34:00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两化”改造助力嘉兴制造驰入智造赛道带动制造业投资首破千亿元■记者 陈 曦 徐佳叶 通讯员 孙敏杰 吴正扬“两化”改造是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也是拓宽
2024-01-24 06:59:00
浙江嘉兴:聚焦“两化”改造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 “两化”改造为核心,通过每年实施1000项以上 “两化”改造项目,不断引导先进技术在制造业中融合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型
2023-10-24 00:14:00
...文转自:南湖晚报今年要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两化”改造1.0版全覆盖嘉兴争创国家智能制造先行区N晚报记者 孔嘉敏N通 讯 员 杨 康 许梦迪信息技术犹如催化剂,在推动制造业企
2023-03-18 08:35:00
...”谋变 以“链”图强一系列“连环招”打造数字化协同改造示范样板N晚报记者 孔嘉敏 通讯员 许梦迪随着产业分工深化,产业竞争已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发展到如今的“抱团取暖”,构建
2024-06-14 06:54:00
...报助推“三个全覆盖” 争创“细分新样板”这场数字化改造试点现场会为紧固件中小企业指引方向N晚报记者 孔嘉敏通 讯 员 孙敏杰 习格格昨天下午,全省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系列
2023-09-09 06:54:00
我市制造业投资如何跑出“嘉”速度
...性、技术前瞻性、投资支撑性的重大产业项目。“两化”改造改出发展新空间不破不立,先立后破。打造智造创新强市,嘉兴果断摒弃高消耗、低产出、不重视研发的传统低端产业,转而培育数字化
2024-01-28 06:58:00
...体系里,嘉兴工厂是一个标杆。因为精益生产,因为技术改造,所以一直走在前列。”说起隆基绿能嘉兴基地的发展和管理,总经理刘爱军眼中满是自豪。在他的介绍中,“高效”一词被频频提到。
2023-12-29 06:59:00
嘉兴制造业向高端进阶
...让每件衣服都可“私人订制”;嘉善的闼闼木门公司通过改造,交付工期由原来的7天缩短至3天……制造业是嘉兴经济的顶梁柱,但质效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为此,嘉兴给出了自己的解法,即推动
2023-10-31 05: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9月5日~8日,福州茶界盛会如期举办,一起跟着镜头云端逛展“寻宝”。
2025-09-06 13:45:00
菏泽市立医院以全院血糖管理一体化智慧化,筑牢血糖健康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我们始终秉持‘患者不动医护动’的服务理念,让患者在本科室就能享受到从血糖管理到治疗的全流程服务
2025-09-06 14:01:00
为助力公众提升金融素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建行菏泽定陶支行创新服务场景,与星悦城购物广场、大富年超市携手打造金融知识宣传角
2025-09-06 14:03:00
东明公安:联调联处显成效,十五年邻里纷争终化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张瑛君近年来,东明县公安局长兴派出所坚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身边的操心事
2025-09-06 14:04:00
9月5日,“‘海’纳百川‘沪’动三晋”上海文旅推介会在我市举行。上海市文旅局携部分区文旅主管部门及知名景点企业和重点旅行社
2025-09-06 06:59:00
9月5日,省重点工程项目总指挥部办公室公布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第二次季度调整项目名单。我市5个项目增补进入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
2025-09-06 06:59:00
按照全市工地、道路、渣土运输扬尘治理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连日来,太原城管部门从严治“尘”,助力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守护整洁宜居的城市家园
2025-09-06 07:00:00
9月5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陕西主场活动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上,发布了陕西省科协AI科普官“秦小普”、“探秘创新源共筑未来梦”全省高校企业科普场馆开放信息
2025-09-06 07:25:00
为进一步整合公交资源配置,优化公交线网布局,9月7日起,S7路、77路公交车线路调整。调整后的S7路公交车原线运行至长风东街东中环后
2025-09-06 07:30:00
2025年中国皮划艇巡回赛暨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在保定举行。选手们挥桨逐浪,在易水湖上展开激烈角逐。摄制丨万旭、许佳奇、戎晓杰
2025-09-06 07:47:00
摄制/彭文君 苏畅 朱泊宇 白中豪 王思宁9月5日,吴桥杂技家协会原主席杨兴明在张家班杂技小院接受采访时表示,吴桥正大力推广“杂技小院”模式,让游客能欣赏原汁原味的民间杂技、沉浸
2025-09-06 07:49:00
恩施市白果乡油竹坪教学点,一场仅有3名学生、1位老师的开学仪式,在山坳间升起的国旗下拉开新学年序幕。这所“微小学”虽规模小巧
2025-09-05 19:46:00
国内首个PT6A发动机指定大修厂落户芜湖
大皖新闻讯 9月5日,第四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芜湖举办。大皖新闻记者从大会现场了解到,来自芜湖市湾沚区航空产业园的企业华夏云天发动机维修公司
2025-09-05 20:01:00
大皖新闻讯 9月5日,记者从蚌埠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公告获悉,当地市区一处路段半幅封闭施工。公告显示,因蚌埠市城区道路提升改造(二期)胜利路工程项目建设需要
2025-09-05 20:04:00
大皖新闻讯 针对电梯安全问题,阜阳开出《阜阳市电梯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后的首张罚单。“我们在巡查中发现了问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
2025-09-05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