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春秋时期的权力斗争与贵族崛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1 19:50: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周初期的时候,生产力低资源少,基本就是各个部落不停地攻伐,各部族内也是年轻力壮的干掉年老体弱的族长,周公搞礼制,能把人的身份利益关系确定下来,停止内部不断的攻伐,天下能获得平稳的发展,所以周公的方案获得了各个部落族长的支持。等到春秋时期,生产力大发展,各种各样的势力有点能力搞生产的都能积累庞大的资源,养尊处优的宗室依靠落后的井田制,实力上已经不再具备优势,别人自然也就不甘于身份的低微,这时候就是靠实力说话。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春秋时期的权力斗争与贵族崛起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小宗取代大宗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却面临着更烂更坏的问题,就是贵族实力膨胀完全压过国君,这个就是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原因。就算这些贵族怎么争斗,夺来的权利都与国君公室无关,国君也只能通过平衡贵族的权利来得以苟存。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春秋时期的权力斗争与贵族崛起

但随着实权的贵族越来越少已经无法通过平衡来苟存,晋国是最后三家谁也奈何不了谁就去相互交换土地,而齐国是最后胜家直接取代。这里面最牛的还是秦国,商鞅变法前秦国国君是要权臣陪葬的,这个就是秦国几百年来都没有形成晋国那种能压国君公族的贵族,无论春秋时期秦国怎么弱也是把权力握在手里,内部在怎么乱也没有其他贵族有机会架空。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春秋时期的权力斗争与贵族崛起

田氏代齐是百年大计,是经过九代人努力才完成。由结果来看是田氏一开始的计划,但人家落难跑过来的时候,前几代还是恭恭敬敬一点谋反之心都没有,更多是要求生存而已。而齐国宗室大乱,才给了别人机会觉得能取而代之,但这也是某一代开始行动。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春秋时期的权力斗争与贵族崛起

齐国的故事就像一条大船,姜太公的后裔在东方开拓,在中原与东夷之间奠定了姜齐的性格,而时代的裂变也让襄公、桓公等人站在了历史的潮头、开创了让后来人不断艳羡、美化的霸业。然而,姜齐的性格(或者说特色)让齐国变得有多强大,最终也让它变得多空虚。霸业成了代代齐军背不动、忘不掉的包袱,公室和卿族在时代的洪流中搏杀。最悲剧的就是,姜齐和他的卿族们都成了田氏的垫脚石。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春秋时期的权力斗争与贵族崛起

田氏代齐的成功可以说是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当时的春秋时代,已然是礼乐崩坏,而当时天下又刚经历三家分晋这一标志事件,这就让这些非正义的人有底气互相联合起来这么干。地利,田氏在齐国经营了三百多年,足足是一个西周的寿命,齐国各个城池各个地方都了如指掌,别的大臣啥的也都跟他们沾亲带故休戚相关,行篡位之事自然轻而易举。至于人和,众多类似“小斗进大斗出”的收买人心的行为已经为他们积攒了足够的人望,再加上连着大几代家主都是有识有志之人,而不是只沉醉于做个权臣。这么多优势的聚集,让他们不成功都难。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春秋时期的权力斗争与贵族崛起

春秋时期君王大权旁落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幼主即位,宗室和卿族争夺权力,宗族成功就是换个君王,卿大夫成功就是世代权臣。比如晋国权力被卿大夫代替,就是晋襄公早逝形成的权力真空,齐景公也是,废长立幼,结果幼子年龄太小又没有势力。一旦这个时候发生宫廷政变,君主就很容易失去权力。到了后世大一统的和平年代,有了体系,幼子即位影响不大,比如顺治,万历,明堡宗,但是春秋战国连年战争,一旦权力继承出现问题,那必然大权旁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国被三家分晋,背后原因让人沉思
...高,但春秋的礼乐崩坏却是从晋国开始的。晋国之所以会三家分晋,是其独特的历史发展造成,前人种因,后人得果,真要追溯起来,三家分晋真正的源头是曲沃代翼。周朝建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
2023-07-07 11:23:00
晋国霸业兴衰史:从文公改革到三家分晋
...在中央官制方面主要是创立了六卿制度。从文公开始直至三家分晋,六卿制度成为晋国中央的主要官制。六卿制度的建立不是偶然的,它与晋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从国内方面来讲,
2024-04-02 02:54:00
秦国的四代乱政:从秦厉共公到秦献公的权力斗争
...公。秦躁公即位之后,函谷关以东的晋国,正在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暂时无暇顾及秦国这边。而南方的楚国,此时又趁机北上,这进一步牵制了韩赵魏三家的注意力。所以,秦躁公在位的十四年当中
2024-01-28 13:20:00
晋国衰落:晋献公的错误决策与赵魏韩三家分晋的背后
雄霸一方的晋国,末期为何会被赵、魏、韩三家分食殆尽?造成这一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晋献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曲沃代翼春秋时期,王位的继承都是依据宗法制。只有大宗中的嫡长子才有继承
2023-11-22 07:40:00
晋国:军事实力、经济繁荣与文化影响的完美结合
...了衰落。那么,春秋时期的晋国到底有多厉害?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可以代替秦国统一天下吗?本文将从晋国的地理位置、军事实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这个问题做出
2023-11-23 18:45:00
姜子牙建立的姜氏齐国,到了春秋末年怎么改姓田了?
...权篡位,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最起码没有像同时期的三家分晋那样,使晋国一分为三(赵、魏、韩)。田氏对齐国老百姓还不错,田氏代齐老百姓也是支持的。就像人称“晏子”的齐国著名政治
2022-12-25 14:11:00
晋国的六卿制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致“晋无公族”,最终随着公室的衰弱被六卿擅权,落得三家分晋的结局。第二,晋无公族。晋武公获得晋侯封号仅两年就去世了,其子诡诸继位,也就是晋献公。虽然曲沃成功取代晋国公室成为正
2023-01-30 18:20:00
聊聊政治生涯中一段特别的经历——“堕三都”
...三都”指的是孔子在担任鲁国司寇期间,试图拆除鲁国的三家贵族——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所擅建的三座城堡,即费邑、郈邑和成邑。这些城堡原本为防御外敌而建,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三家掌控
2024-10-14 20:47:00
三家分晋:春秋与战国时代的分水岭
...上,要知道楚国虽然贵族势力庞大但是一直是屈、景、昭三家;就这样长此以往这些外姓贵族逐渐掌握了晋国朝政大权。之后这些外姓贵族为了权利互相争斗,最后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四个家族
2023-10-09 15: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