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国家发改委:以“产能过剩”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损害全球...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03 10:24:00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号

【编者按】

近期,国内外各方面关注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相关问题。对此,我们要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判断相关领域产能是否过剩,关键要看全球市场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巨大贡献。近日,我们将通过本栏目陆续推送系列评论,帮助各方更好了解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国家部分官员、媒体大肆指责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为其搞单边主义、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铺垫造势。事实上,无论从国际分工、全球供需还是市场规律看,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不过是有的国家精心炮制的话题陷阱,试图以此为由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其结果不仅不能让自身获利,反而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损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步伐。

一、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难以立论

对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的指责,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经济规律。

一是要尊重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规律。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品“过剩产能”在国内难以消化,只能以低价向全世界销售。事实上,各国依据要素禀赋、发展路径等形成不同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相关产品通过跨国贸易互通有无,是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的现实。美国高端芯片80%用于出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美国五分之一的农产品销往中国,而美国并未因此受到相关产品属于“过剩产能”的指责。以外销占比看,当前中国新能源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仅占总产量的12.5%。

二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全球供需关系。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规模已超过全球市场需求,世界其他国家根本无法吸收这些产能。事实上,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是2023年中国产量的近5倍;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0GWh,是2023年全球出货量的4倍多,是2023年中国产量的5倍多;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测算,为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目标,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需超过5400GW,是2023年全球累计装机量的近4倍,是2023年中国累计装机量的约9倍。显而易见,当前新能源产品的全球产能还不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中国的新能源产品为全球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绿色、智能的生产生活体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是要客观看待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绩。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品的产能优势和价格优势是中国政府大规模补贴的结果。事实上,中国新能源产品的优势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依托庞大国内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充分竞争和技术迭代创新而形成的,是中国企业自身不断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要看到,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经济绿色转型,是国际社会的一致倡议和共同实践,世界各国都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有些国家更是通过立法对新能源产业提供大量补贴,如美国《基础设施和就业法案》安排75亿美元资金支持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通胀削减法案》规定对最终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提供每辆最多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二、以“产能过剩”为由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

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有损于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对推行保护主义的国家自身也是弊大于利。

一是不利于世界贸易增长和经济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明显低于2000-2019年平均3.8%的水平;近期世贸组织(WTO)将今年全球贸易量增速预测从3.3%调降至2.6%。在此背景下,以“产能过剩”为借口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既无助于解决其自身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将进一步拖累全球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恢复。特别是会严重扰乱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给世界经济大循环设置“梗阻”、“堵点”、“断点”,影响经济运行效率,甚至诱发各类潜在风险。

二是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达到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就超过一半;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有效解决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有专家评论,如果有的国家和企业能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来帮助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快实现绿色转型的步伐,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他们?那种一方面口口声声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自身的“崇高使命”,另一方面又以“产能过剩”为由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打压别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限制别国新能源产品出口的行径令人不齿,也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严重损害。

三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会形成反噬,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历史反复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没有赢家。1930年,为减少进口、出清国内积压产品,美国胡佛政府出台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进口关税,这一举措遭到贸易伙伴国纷纷反制,导致美国对外出口急剧下降。穆迪公司报告显示,美国对中国产品大幅加征关税,而美国进口商承担了自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成本的90%以上。彭博社也指出,过去10年美国采取的钢铁保护主义措施,并未阻止美金属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反而增加了其他领域成本,降低了行业竞争力。现在,有的国家又试图以“产能过剩”为名对别国新能源产业构建贸易壁垒,也很可能再次伤害其国内企业利益和民众福祉。保护主义导致全球要素资源和产品供需错配,无疑将进一步增加有关国家国内物价压力、延缓降通胀进程。

三、坚决反对以“产能过剩”为名搞保护主义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潮流,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一方面,各国应携手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积极探讨和加强合作。充分尊重国际产业分工的客观规律,坚定不移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坚定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反对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另一方面,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开放中发展了自己、惠及了世界。现在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3%,接近世贸组织发达成员水平。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与各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坚持对话协商,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不断以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3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单梳理就不难看出,美国的知识产权政策奉行实用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违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初衷。创新和知识产权应该服务于全人类的进步与福祉,而不应沦为美国打压别国发展、
2023-07-26 22:24:00
...化。众多专家指出,美国的知识产权政策奉行实用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违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初衷。以“窃取来的产权”建立头号工业强国美国知识产权保护有着不光彩的过去。现在
2023-07-24 21:15:00
...网消息:中国机电商会就欧盟对我清洁能源产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事答记者问。问:近期,欧盟宣布对中国在欧盟五国的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发起调查,此外部分欧洲光伏生产商公开要求对来自中
2024-04-22 23:34:00
回击极限施压关键要保持战略定力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闫维民利用保护主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即便在短期内能够庇护本国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温室培育不出劲松,过度保护会削减企业危机意识,增加依赖心理,反而令其失
2024-05-15 03:02:00
...营对抗才是世界真正的风险。如果个别国家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政客开始鼓噪所谓对华“去风险”。这种所谓“去
2023-06-01 05:33:00
...助不了美国的国内产业,只会凸显美方措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底色。【编辑:邵婉云】
2025-04-03 16:00:00
美国“悔棋翻盘”破坏多边经贸秩序——起底美国贸易战反智本质述评之三
...震惊。在“美国优先”原则驱使下,美国大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等霸权行径,恣意违背国际规则的信誉基础和契约精神,成为国际经贸秩序的破坏者。“‘美国优先’政策就像一头
2023-05-16 15:26:00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批西方国家“绿色”保护主义
...融时报》专访时谴责美国、欧洲联盟的绿色补贴和“环境保护主义”政策,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正以绿色转型为借口,以牺牲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代价,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这是12月12日在阿联酋迪
2023-12-26 12:16:00
总台记者专访丨南非学者: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将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等西方国家企图利用贸易保护主义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做法有害无益,不但会损害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也无助于全球经济发展。南非开普敦大学政治系主任 莱昂纳德
2024-04-25 19:3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2025年11月10日“大众30”成份股报告
精智达股价10日上涨近6%本报综合消息 周一,沪深A股震荡走高,酒店餐饮、航空机场、休闲食品等板块领涨,家电零部件、林业
2025-11-10 22:34:00
福建省首单!“取水权+知识产权”双质押贷款落地——兴业银行龙岩分行为科技型企业注入绿色动能
东南网龙岩11月7日讯(通讯员 陈俣杉)近日,在龙岩市水利局的指导下,兴业银行龙岩分行成功为龙岩某科技公司发放专项贷款3000万元
2025-11-10 20:04:00
今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125元和120元
【2025年11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调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
2025-11-10 21:59:00
杨天裕获批担任君龙人寿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11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发布关于杨天裕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杨天裕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
2025-11-10 16:17:00
江西一风力发电机叶片断落,玻璃纤维在空中飞散,吉电股份回应:正在核实
11月9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江西九江鄱阳湖服务区附近的一处风力发电机发生叶片断裂的情况,断裂后产生的玻璃纤维在空中四散
2025-11-10 16:22:00
贺保华获批担任泰康人寿山西电话销售中心总经理
11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发布关于贺保华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电话销售中心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贺保华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电话销售中心总经理的
2025-11-10 16:22:00
幸福有约权益升级 泰康三十年礼遇客户
值泰康迎接成立30周年之际,为感恩客户长期信赖,泰康人寿重磅推出幸福有约三十周年系列政策。此次权益升级通过“双分红保险+养老社区”的创新组合
2025-11-10 16:23:00
绍兴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工具
11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发布关于绍兴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批复,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工具。
2025-11-10 16:24:00
邮储银行信阳市前进支行:“金融+文化+健康” 打造有温度的特色服务空间
大河网讯 “既能陪孩子做蛋糕,还能学养生和理财,这样的银行活动太有意思了!” 刚参与完亲子蛋糕DIY沙龙的李女士,举着与孩子共同完成的卡通蛋糕笑意盈盈
2025-11-10 16:45:00
百洋医药在广东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
近日,百洋医药(广东)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廷伟,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第二类医疗器械租赁;市场营销策划
2025-11-10 16:48:00
双杰电气等成立新材料科技公司,含智能机器人业务
北京北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任东强,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材料技术研发;环保咨询服务
2025-11-10 16:48:00
风范股份成立新公司,含风力发电机组销售业务
近日,风范新能源(赤峰)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孔立军,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风力发电技术服务;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
2025-11-10 16:48:00
中国信达等成立智联股权投资公司,注册资本约19亿
近日,北京信华智联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9.57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信达(01359.HK)、华建国际实业(深圳
2025-11-10 16:48:00
陈丽君网络维权案将开庭
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向陈某公告送达陈丽君与其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起诉状及证据副本、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即视为送达
2025-11-10 16:48:00
中国一重、电气风电成立新能源公司,含输电业务
近日,龙江盛风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晓勇,注册资本为1.58亿元,经营范围包含: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
2025-11-10 1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