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王传福李书福,“两福”缘何隔空互怼?〡深度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6-12 15:42:00 来源:正经社

中国车圈纷争再起,不过此次不是价格战、技术战,而是大佬们之间的口水战,激辩的主题,除了当下正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外,还直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问题。

大佬们绝不可能是单纯的逞口舌之快,波诡云谲的市场争夺战才是背后真实的存在。正经社分析师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战国时代很可能才刚刚开启。

王传福李书福,“两福”缘何隔空互怼?〡深度

1

价格该不该卷?

主办方可能没有预料到,6月6日开幕的“2024中国重庆汽车论坛”引起外界广泛关注的竟然会是大佬们之间的口水战。

口水战的主题自然离不开从2023年就日趋白热化的价格战。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开幕式上的一段讲话居然成了口水战的导火索。

朱华荣说:“卷是良币驱除劣币的过程,卷本身意味着追求卓越,会卷出中国品牌的新高度,会卷出用户利益的最大化,为用户真正创造价值。我相信未来十年,必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

“平民车”一直是长安汽车的主打车型。2024年一季度,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达128806辆,同比增长52.4%,而仅长安启源就卖出超过31000辆,已跨入“月销过万”行列。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龙头老大,比亚迪2023年卖出了302万辆新车,价格策略居功至伟。2024年又提出了360万辆新车的销售目标,售价10万元至20万元的车型被赋予了冲量的主要任务。2024年新年价格战的第一枪就是比亚迪打响的。

王传福李书福,“两福”缘何隔空互怼?〡深度

对于朱华荣的观点,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做出了积极响应。他认为,“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他举例说,此前国内的家电、手机、工程机械、太阳能等市场品牌众多,通过十多年的优胜劣汰,这些领域的企业最后只剩下几家,而且都成为了世界级品牌。所以他认为,价格战“是一个自然规律,不必焦虑,只有积极拥抱、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在竞争中走出来。”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则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已经有些过度了。“什么叫过度?卷价格过度了没有钱赚”。曾庆洪称,“对于价格战,我一直讲让利没有问题,但是让本就有问题。100万都没得赚,做什么企业,交什么税,就什么业,(大家)要回归到理性的价格战。”

广汽集团2023年共卖出新车250.50万辆,同比2.92%;卖出新能源汽车54.9,6万辆,同比增长77.55%。但2024年一季度只卖出新车40.97万辆,同比下降24.11%。售价13.98万元至17.98万元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埃安销量同比大幅下滑,严重拖累了整体销售业绩。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专门录制了一段长达9分钟左右的视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价格战,李书福认为:“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对于汽车工业而言,只有依法健康竞争,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已经取得的电动汽车成果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受人尊重。”

吉利汽车2017年至2021年一直是自主品牌阵营的销量冠军,2022年被乘着电动汽车东风的比亚迪超过。为夺回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宝座,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吉利汽车陆续推出了银河L7、L6两款插混汽车和一款纯电汽车E8,直接对标比亚迪的宋系列、秦PLUS和汉EV。

2024年4月,比亚迪又推出秦L DM-i和海豹06 DM-i。吉利汽车银河L系列的直接竞争对手自然又变成了秦L DM-i和海豹06 DM-i。

奇瑞汽车副总经理李学用则要显得超然一些。他认为:“第一,不打价格战不可能,如何在对应的价格里给消费者创造最优价值才是正解。第二,严重内卷的‘价格战’,从另一方面帮助中国品牌崛起,中国品牌的科技进步和成本优势得到体现。第三,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体现了企业对长期主义的理解和坚持。第四,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核心是着眼全球市场,它考验企业布局全球市场的能力,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必须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汽车企业。”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虽然没有与会,但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反对打“恶性价格战”的观点。他说:“汽车行业打‘恶性价格战’没有未来,要打就要打‘价值创新战’。这一轮‘卷’,应该变成推动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大浪淘沙’,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损俱损’。”

奇瑞集团2023年实现销量“十二连涨”,累计销售汽车达到188.13万辆,同比增长52.6%,夺得仅次于比亚迪和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销量第三的宝座。2024年一季度,又卖出新车52.96万,同比增长60.3%。

2

究竟何为新能源?

除了价格战,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问题,大佬们之间也出现了重大分歧。

比亚迪无疑是新能源汽车最积极的倡导者,早2022年4月就正式宣布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本届论坛上,王传福再次表达了对新能源车发展前景的看法。他认为,汽车行业里,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已是大势所趋,背后是技术的革命,而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创新。

作为从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中的车企,广汽集团的曾庆洪另有看法。他认为,未来市场应该是多能源结构,要坚持长期主义,新能源汽车占有率达到50%时,要研究推动“油电同权”措施,支持传统企业升级转型,均衡新能源与燃油发展节奏。他建议,政府采购、汽车牌照、购车限制和消费补贴等方面,要研究如何支持新能源以及混动等多能源方式的并行发展。

李书福同样并不赞同王传福的观点。他认为,电动汽车不等于新能源汽车。如果说所有的电动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那么所有的电气设备都可以称之为新能源设备。所谓电动汽车,就是用电力驱动的汽车,而用来驱动汽车的电源是来自大电网的电,还是汽车上内燃机发出来的电,还是太阳能、风能等循环能源上网而来的电?是绿电还是煤电?当今中国的能源结构大概69%至70%是煤电,各种清洁能源只占30%左右。如何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如何规模化利用清洁能源,是决定电动汽车命运的关键。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吉利汽车向新能源转型已经历过较长时期摸索,曾经提出纯电、插混、混动三条路线同时进行,同时兼顾研发氢燃料和甲醇汽车的发展策略。虽然后来有所调整,但是多管齐下的基本策略没有改变。

那么,顺着李书福的最新说法,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

实际上,国际上目前还没有就此达成一致的看法。比如,日本通常称之为“低公害汽车”。2001年日本国土交通省、环境省和经济产业省制定的“低公害车开发普及行动计划”所列举的“低公害车”包括5类: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排污和燃效限制标准最严格的清洁汽油汽车。

而美国则习惯称之为“代用燃料汽车”。

中国官方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抑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按照该定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含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以及采用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的汽车均属新能源汽车。

3

“两福”该不该舌战?

实际上,车圈大佬打口水战屡见不鲜。

比如前不久的6月1日,共同出席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和华为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就直接互怼了起来。

演讲中,雷军提到,此前新问界M5没有采用三层镀银设计,说是为了不影响信号,但他“保证没问题”。

轮到余承东演讲时,他当即回怼说,跟雷军相比,自己对技术可能比较了解,但体验上,对年轻女性用户需求的把握上,跟雷军有差距。

余承东的演讲还顺便带上了比亚迪。他说,汽车品牌应该去“卷价值”,而不仅仅是“卷价格”,“智能电动网联汽车里面全世界‘number 1’的卷王应该是比亚迪,因为它有超低成本的能力。但是我们不善于卷超低价格,我们善于卷价值,卷智能化、豪华感、舒适感和安全”。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明显感觉比亚迪被内涵了,于是专门回应称,只要有一个好的技术,通过一个好的产品,还有一个好的价格,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受益方。技术好,产品好,价格又好,消费者是最开心的,才叫好价值。他同时“揭短“说,印象中华为过去一两年降了两次价,降的幅度还蛮大。

如果往前追溯,还可以看到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与余承东就自动制动系统展开的口水战、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同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CGO兼魏牌CEO李瑞峰关于插电混动与增程混动孰优孰劣的争论、王传福与余承东围绕自动驾驶的论战、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等。

然而,更为外界津津乐道的还是中国自主品牌曾经的第一和现在的第一,吉利汽车和比亚迪之间的口水战。

吉利汽车与比亚迪之间最近的一场口水战是5月28日比亚迪正式发布第五代DM而引发的谁是发动机热效率世界第一的争论(详见正经社6月4日发布的“汽车淘汰赛”观察之八:《吉利硬杠比亚迪,李书福夺冠行动何以承压?》)。

王传福李书福,“两福”缘何隔空互怼?〡深度

发布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吉利汽车品牌中心总经理徐东卫就通过微博发文称;“2023年吉利雷神发动机已获中汽中心权威认证,最高热效率46.1%!全球最高事实说了算。”同时贴出了中汽中心颁发的认证材料为证。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当即便通过微博发文回应称:“量产,量产,量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玩虚的,发布即量产,上市即交付!”4个小时后,李云飞又发布了一条微博,公布了一张中汽中心颁发的产品认证证书,显示比亚迪发动机的最高有效热效率达到 46.5%。

而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当天下午发布的微博则指向了比亚迪宣传的亏电油耗。杨学良转发了一篇网名叫做“老和山老司机”质疑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2.9L的文章,点评说:“还是实在一点好。”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DM技术总设计师杨冬生随即公开回应称,NEDC(即欧洲续航测试标准)更符合一二线城市的道路情况,因此用“NEDC去评价油耗相对更科学,它是和老百姓更接近的一个工况”。

吉利汽车与比亚迪的发动机热效率之争看似突然,实则早已埋下伏笔。

2023年9月22日上午9时57分,杨学良的微博账号贴出一篇帖子称:“今天在比亚迪超话刷到一个帖子,帖子内容没有细看,是肯定比亚迪进步,抨击黑比亚迪的人。很纳闷后面这些评论的人都只有一个关注,几十个粉丝,从来没有发过微博,是怎么能发表评论的呢?而且评论内容也像是自己写的,不像机器编的。”

暗讽比亚迪宣传作假的用意不言自明。

5个月后的2024年2月18日,王传福出席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时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9年全球第一,占到全球60%以上比重,新能源汽车发展进一步提速,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过50%。

两天后,杨学良的微博账号贴出一篇帖子点评说:“大家也不能只盯着渗透率,如果新能源汽车发展是赔本赚吆喝,大多数企业发展都不可持续,也不是啥好现象,还是要向高价值和好体验要市场。”

话锋直指比亚迪的价格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位名字都有“福”字的重量级企业家——吉利系实控人李书福和比亚迪实控人王传福。一开年,这两位企业家的大动作,便引发热议
2024-02-24 09:41:00
...位老汉直播带货,除了他自己外,还有长城魏建军、吉利李书福和奇瑞尹同跃。他表示,长安汽车将继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曾庆洪
2024-06-08 20:07:00
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感谢王传福
...起不少国内汽车厂商的震动。其中,反应较为激烈的便是李书福创建的吉利汽车,其旗下高管多次在网络上发起对比亚迪的质疑,比亚迪也都给予了坚决回击。而此次李书福又亲自将枪火味带到了2
2024-06-19 15:09:00
激发新质生产力,在“卷”中实现转型升级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王俊,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马翠兵,丰田
2024-06-07 21:32:00
比亚迪高管:去年在清北招了1000多人,市场卷的根本是卷技术
...些车企负责人借此次论坛火力全开,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声称“中国汽车业的价格战举世无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称“卷价格”应该是让利而非让(成)本。王传福在本次论坛上也主动
2024-06-12 14:58:00
比亚迪引发了一场战争
...上,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均表达了对于汽车行业内卷的不满。李书福直言,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
2024-06-29 10:57:00
车市内卷的本质是竞争,下半场将以技术战和价值战决胜
...这样的过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认为,车市内卷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透明公平竞争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任何
2024-06-09 19:16:00
都市车界|国内车企高管薪酬曝光
...前工资同样均超千万元。 吉利汽车方面,作为掌舵者的李书福,其全年薪酬仅36.9万元,而2022年还有40.8万元
2024-05-08 10:47:00
卷出世界级品牌,还是劣币驱逐良币?汽车大佬们吵疯了,“卷”的终点是什么?
...些车企负责人借此次论坛火力全开,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声称“中国汽车业的价格战举世无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称“卷价格”应该是让利而非让(成)本。当然,对“卷”的共识也并
2024-06-11 17:27: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鲁网10月20日讯怎么定义一台“好车”?要我说,好车,从来不只是一串配置数字。它是你初见时的心动,是坐进驾驶座,腰背被稳稳托住的放松
2025-10-21 08:0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风商用车新疆公司:全力以赴赶订单 确保全年产销新突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王逸雯 田晶晶)四季度是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作为区域制造业的龙头,东风商用车新疆有限公司持续发挥“特快专精”优势
2025-10-20 20:19: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湘泰立汽车零部件:聚焦新品研发提产能 奋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 通讯员 冯倩钰)湖北湘泰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敏锐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同时
2025-10-20 20:49:00
东南网10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通讯员 杨胜兰 梁雯倩)记者从福州市道运中心获悉,福州2025年首批新能源公交车陆续投入运营
2025-10-20 23:09:00
一汽-大众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
10月30日,一汽-大众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国内首家达成此成就的乘用车企。34年来,其从单一品牌单款车型
2025-10-20 23:48:00
年产能超百万吨 太古可口可乐郑州绿色工厂正式投产
近日,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新工厂在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太古可口可乐120亿在华投资承诺中首个亮相的世界级工厂
2025-10-20 13:24:00
余干高新区成功签约17亿元固态电池项目 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5日,余干高新区联合黄金埠镇人民政府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维电池”)成功签约,标志着年产2GWh固态电池智能制造项目落户余干高新区
2025-10-20 10:50:00
景中选车、车中赏艺 2025“车趣”齐鲁汽车嘉年华绽放莒国古城
鲁网10月19日讯金秋送爽,盛事接力。在首战枣庄站取得圆满成功后,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山东文旅传媒集团、日照市商务局承办的2025“车趣”齐鲁汽车嘉年华于10月18日至19日在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日照莒国古城华丽接棒
2025-10-19 21:1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劲驰:奋力实现年产值30%增长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特约记者 刘爱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十堰工业企业抢抓发展机遇
2025-10-17 19:56:00
济南成立车网互动智慧创新联盟:共探新路径 同创新生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 通讯员 张治林 张斌荣 王文媛近几年,在山东济南的大街小巷,悬挂绿色新能源车辆号牌的汽车越来越多
2025-10-17 20:08: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洲辉汽车:持续扩能增产 冲刺全年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通讯员 刘爱理)今年以来,位于十堰经开区的湖北洲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新增生产场地
2025-10-16 19:22:00
吉镜头丨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正式下线
10月16日,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正式下线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下线仪式现场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下线仪式现场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下线 氢能文旅列车交接仪式这列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氢能列车
2025-10-16 20:42:00
广汽冯兴亚:启境首款车会让人眼前一亮
10月16日消息,由广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宣布旗下首款车型已完成设计定型,标志着这一新兴品牌在产品研发阶段取得了关键进展
2025-10-16 22:43:00
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
10月16日,第十八届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在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车展汇集60多个汽车品牌,600多款车型,50多款新车。米国伟 赵心敏 摄影报道
2025-10-16 23:1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通讯员宁穗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城市,南京积极打造本土新能源车优质产品群,2025年上半年
2025-10-16 0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