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也说“早餐会”的风行
凌河
凌河
各地的“早餐会”已经风靡一时——这本来是政商间和谐亲清的一种新方式,书记市长与本地的老板、“外来的和尚”围坐一桌,各部门的局长处长陪坐一起。“早餐会”上,有吐槽发飙的,有诉苦不已的,当然也有感激不尽的。一个半小时的“早餐会”下来,感情增进了,政企贴心了,不少盘根错节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某地一餐早饭,13家企业提出的15个“老大难”,一个月内全部清零解决,真令人感叹不已。
近期以来,“早餐会”还扩展到其他重要领域。有的市县的“早餐会”,专门请“小巷总理”来坐一坐,听他(她)们向不良作风开涮,由他(她)们倾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苦闷,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甚至还有一个地方,请社区意见最大的“刺头”居民来吃早餐,听他们放炮,给他们在理入心的解释,把当前一时不能解决的“底牌”摊在桌面上,结果也其乐融融。
也有的评家说,“早餐会”好,但是我们的书记、市县长,与治理对象、与群众百姓共吃一顿饭,能不能不只局限在偶然之“早餐会”上,能不能将官民同食变成一种常态?其实这样的事儿并非没有。某市长常常往工地跑,到饭点了,或一盒盒饭,或一碗拌酱面,同工友们团团席地而吃,变成了无所不谈、“无规无矩”的“兄弟”;某县长天天到街面豆浆店吃早餐,大饼油条豆腐浆,和平头百姓坐在一张条桌上,才发现了县里某些部门在管理上“一刀切、一锅端”的问题。
与民同食这种良好愿望,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有不少机关的食堂,一天三餐甚至四餐,都有“党组席”“常委间”,一定级别的领导才能走进这扇门跻身于这张圆桌上。这当然有它的某些便利处,但与市长常常与工友同饮共食,一起吃一盒盒饭来比,恐怕弊大于利——如果不食人间烟火,怎能做到爱民如父母,善待老百姓?这几年,有市长单身无随去吃了一顿大排档,有副市长偶尔坐了一次地铁,都被拍到了,上网了,既引来了点赞,也引发了吐槽——这样的事这么轰动,与我们的县委书记不常去街面小铺吃早餐,甚至从来不与群众百姓同餐共行,有很大的关系。
记得天津解放后,当时的天津市长黄敬安排名列五大书记之二的少奇同志与民主党派人士共吃一餐饭,少奇同志事先告诫,不许清场,也不进包房,就在大堂里吃。到点了,少奇同志进入大堂,发现摆了一排屏风,里面才是他们那一桌饭,他严厉地批评了天津市委交际处,“为什么总想把我与人民隔开?”这顿饭是吃得很热烈的,千家驹等民主人士对当时党的有些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少奇同志和颜悦色地娓娓道来给予解释……从60年代宁乡调查在仓库里马夫的门板上铺着稻草睡了33天,回想到临近建国执政,少奇同志不进包房、拆除屏风,在大堂里与市民一道吃饭,我们今天的领导同志们从中是否也能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