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时下,走进江苏省灌南县三口镇潘老庄村高标准农田,绿油油的稻田与河流、村庄构成美丽的田园画卷,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截至目前,灌南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73.92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连云港市第一,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安镇相庄村种粮大户相文明家种植的200亩水稻田里,笔者看到,田间硬质渠内,清水汩汩流淌。一片碧绿的稻田里稻穗已开始抽穗,望着眼前丰收在望的水稻,相文明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老相说这都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
“过去我们都是用土渠灌水,不仅灌溉成本高,还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现在采用了硬质渠,涵洞、放水口、田间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既节省成本,农作物也得到‘保驾护航’,产量更是‘噌噌’往上涨。”相文明高兴地介绍,高标准农田的建成,让各类现代农机和农业技术成功运用,实现节省农药化肥10%左右,节水50%左右,水稻平均亩产从570公斤稳定提升到了600公斤以上。
灌南县境内处处阡陌纵横、生机盎然。资料图片
据介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当中,灌南县坚持精致农业理念,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实现集中规划,集中投入,打造了一批在质量安全、生产科技、品牌创意、环境外观等方面有放大效应的现代农业样板区。
李集镇新民村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农业以水稻和小麦种植为主,该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深度开发建设特色种植基地,实现生产作业道路与景观健身步道、农田节水减排与养殖污染治理、农户更新改造与美丽田园建设“三个结合”。建成了4300亩的稻渔果复合种养基地完成建设,稻渔果复合种养基地服务中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带动100多名农户就地就业。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带动了新民村劳动力就业,让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实实在在的“惠民生、促发展”带动作用。现如今,这个曾经的省定经济薄弱村已变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千亩美栖田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拓宽了村民增收路径。
“2023年度,灌南县将继续投入1.4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4.75万亩,涉及全县5个镇32个行政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跃军说,灌南县从2011年开始通过竞争立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立项72个项目,总投资12.6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73.92万亩,占耕地比重达86.45%。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提高农田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科技应用能力,更提高了老百姓的种田积极性和种田效率,促进农业生产高质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