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互联网激发经济社会向“新”力(大数据观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23 07:0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互联网激发经济社会向“新”力(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金 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3日 第 05 版)

互联网激发经济社会向“新”力(大数据观察)

数据来源: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制图:沈亦伶

核心阅读

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增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3月22日,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显示当前我国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赋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更多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3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过去一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增进民生福祉等有哪些重要作用?记者进行了采访。

赋能千行百业,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2023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稳中有进,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刘郁林说,作为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记录者”,《报告》以“数”为据、以“数”记实,反映我国2023年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

基础资源底座更实。“我国扎实推进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优化互联网接入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刘郁林说,《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68042块/32;“.CN”域名保有量为2013万个,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3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3.32亿户。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业态,网购消费持续发挥稳增长、促消费作用。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4万亿元,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表示,2023年电子商务市场呈现新的发展特点,用户消费出现新亮点,国货“潮品”消费、绿色消费、智能产品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形成。

“在网上购买过国货商品的用户,占网络购物总体用户的比例达58.3%;在网上购买过绿色产品的用户,占网络购物总体用户的比例达29.7%;购买过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的用户,占网络购物总体用户的比例达21.8%。”李鸣涛说,网购消费新热点的不断涌现,反映出我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大潮流正在加速形成。

“在新型消费的有力拉动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刘郁林说。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4400家。

“国产大模型产品不断涌现,在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多个领域实现创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说,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2023年互联网行业最主要的发展热点,吸引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在线教育、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的企业积极投入技术力量进行研发。

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有力促进下,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快,互联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赋能。

增进民生福祉,让更多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3.26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788万人,城乡数字鸿沟加速弥合。

“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纵深推进,各类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推动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增长。”刘郁林说,这体现了我国持续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公共服务更加便捷与包容,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持续发展让网民数字生活更幸福。《报告》指出,网约车、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增长明显,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9057万人、5139万人,增长率分别为20.7%、14.2%。

用户规模的提升,也与服务水平和技术的进步相辅相成。国家信息中心原首席信息师张新红表示,对于网约车而言,为提升出行服务竞争力,网约车平台积极布局商业化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例如,某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在湖北武汉东西湖区提供跨区通行、全无人驾驶夜间运营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某平台提供的近150个自动驾驶无人化出行服务站点覆盖了广东深圳多处高频出行目的地,运营时间涵盖早、晚高峰。“用户激增、政策引导和优质服务供给,共同助力行业发展迈入良性成长新阶段。”张新红说。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报告》指出,我国在线政务服务加速覆盖,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9.73亿人,同比增长超4700万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实名注册用户占网民整体的比例提升至接近九成。

“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刘郁林说。

助力提质增量,不断丰富互联网应用场景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这其中,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7.7%。新入网的2480万网民中,37.8%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网络视频应用。

“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内容供给不断丰富,推动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表示,具体而言,一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视听电子产业发展,提振视听电子消费,为网络视频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2023年8月以来,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内容供给不断丰富。以微短剧为代表的网络视频内容蓬勃发展,实现“量增质升”。2023年微短剧拍摄备案量达3574部、97327集,分别同比增长9%、28%。网络视频平台纷纷推出精品扶持计划,鼓励高质量微短剧创作。

“同时加快出海步伐,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以更加新颖、更具活力的方式走向海外。”周结说。

除了网络视听领域,“互联网+旅游”也是近年来文旅事业中快速发展的方面。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5.09亿人,同比增长8629万人。张新红表示,对于在线旅行预订而言,智慧酒店、“5G+智慧旅游”等智能化服务提升了游客的出游效率及出游体验。例如,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包括“故宫博物院”小程序智慧开放等共30个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

“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丰富5G+智慧文旅应用场景,进一步释放了旅游消费潜力,助力在线旅行预订市场高质量发展。”张新红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主席郭凯天: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5月20日,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以下简称“峰会”)连续第8年举办,200多位跨界嘉宾、1000多家公益机构代表在武汉共议公益高质量发展,并见证“中国样本”开放研究计划的
2023-05-20 17:40:00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势头足(经济新方位·首季数据观察)
...。 动力更足,行业发展步伐稳健。新兴业务高速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4.8个百分点,逐步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动力源
2023-04-21 05:46:00
...中国经济网近年来,随着资产处置市场规模快速成长以及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金融资产、司法拍卖、罚没物资等处置方式从最初单纯线下拍卖逐渐落地互联网,服务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更
2023-05-19 10:12:00
鼓励投资创新领域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开发以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得益于百度的投资,萝卜运力在智能物流领域的突破,为快递和物流行业注入新的动力,提高了行
2023-12-25 07:24:00
...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引发新一轮智能化浪潮,为互联网行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的同时,也伴随着数据泄露、虚假信
2023-08-11 15:10:00
...善谣言标签功能等。强化对“自媒体”的全链条监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
2023-07-15 16:28:00
城市观察|全球瞩目,世界互联网大会顶尖对话缘何花落尼山?
...者 张夫稳尼山,再次迎来高光时刻。6月25日至2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召开。期间,多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知名企业负责人、互联网大咖、国内外专
2023-06-26 00:34:00
我国计算力水平位居全球第二(大数据观察)
...的生产力,对推动科技进步、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算力产业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日益提升,截至2022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
2023-07-28 05:55:00
新质观察|数字要素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术相结合形成数字技术,我们所熟知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就是数字技术的典范。数据与管理相结合,形成了数字管理,比如智能制造、智慧监管和智慧城市,等等。 第二,
2024-06-18 08:2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