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100多天了,却丝毫没有偃旗息鼓之意。巴以冲突的发生,有历史根源、有宗教因素,更遭受大国博弈以及巴以政治对抗的掣肘。
弱国百姓无人权,在这场冲突中,最无辜的便是加沙的民众,他们成了大国之间政治博弈和战略竞争的牺牲品,悲惨的处境更是时刻牵动着全球数以万计人的心。
(加沙民众在废墟街头,一脸茫然)
加沙地区的民众现在过得有多惨?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显示,以色列的空袭已造成超过2.3万加沙人死亡,超过5万人受伤,190多万人流离失所,被迫向加沙南部逃离。
190万人流离失所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冲突发生前,加沙地区生活着220多万人,简而言之,85%以上的民众都被迫离开了到处是废墟残垣的家园,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此外,大量医院、学校、住宅等建筑物被摧毁殆尽,整个加沙地区几乎被以色列给轰成了平地。人们缺水、缺粮食、缺药,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这种生活,随便代入一下就会觉得窒息。
即便加沙百万民众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内塔尼亚胡政府依旧不满足,他们不仅扬言不会结束冲突,还试图将这些难民赶到沙漠中,任其自生自灭。
2024年已经到了,不少人期望巴以冲突能够停止,加沙地区的民众能重获平静。
那么问题来了,巴以冲突的出路在何方?新的一年,巴以冲突会收尾吗?如果顺利,将以何种方式收尾?加沙地区的民众能收获平静吗?
(被空袭后的加沙难民营)
(一)内塔尼亚胡的误判和博弈增加了巴以冲突外溢的风险
目前,最不愿意让巴以冲突结束的恐怕就是内塔尼亚胡政府了。从一开始,以色列就表现出了不消灭哈马斯,誓不罢休的态度。
为了这个目标,以军对加沙地区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轰炸,大量炮弹和炸弹如雨点般落入既定目标。此外,以军还攻入加沙境内,与哈马斯展开了殊死搏斗。
为了这个目标,内塔尼亚胡政府还在国际社会上“怼天怼地怼空气”,不管联合国大会作出多少项表决,督促加沙地区停火,都被以色列严词拒绝了。
尽管以色列被南非以“种族灭绝”的罪名告上了国际法院,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包括国际法院,任何裁决都将被以色列无视。
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如果没有尽数消灭哈马斯就停止了战争,那意味着哈马斯获得了胜利,这是他们无法忍受的。
虽然以色列经过100多天的军事行动,已大幅削弱了哈马斯的军事力量,但将哈马斯尽数消灭的目标依旧没有实现,反而令对方有越挫越勇之势。
这可能大大出乎了以色列的预期。毕竟不管从军事实力还是武器装备方面进行对比,两者都相差较大。
但显而易见的是,在过去三个月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并没有实现其宣称的三个军事目标:彻底消灭哈马斯、释放被哈马斯关押的以色列人质、加沙地区不会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以色列虽然在军事上略胜一筹,控制了加沙地区的大局,但只能说是惨胜,他们在国际社会、人道主义以及国际形象上,都输得一塌涂地。
(内塔尼亚胡铁了心要消灭哈马斯)
不过内塔尼亚胡目前似乎已经将国际舆论、国际压力、国际形象等问题抛到脑后,一门心思地要将哈马斯成员一网打尽,哪怕有些哈马斯成员身处叙利亚、黎巴嫩,也被以色列给炸死了。
上述两起空袭引起了黎巴嫩真主党、伊朗方面的强烈不满,扬言要以色列付出惨痛的代价。
从本轮巴以冲突开始,黎巴嫩真主党为了帮助“好兄弟”哈马斯,便加强了黎以边境的军事部署,让以色列颇为忌惮,数千名以色列北部民众因担心以军与真主党爆发大规模冲突,选择离开当地。
如今,真主党发誓要扩大报复行动,这也让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得不从抽出部分精力,加大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打击力度。
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还试图说服拜登政府,支持其对真主党发动的军事打击,以消除黎以边界处的风险,并说服远离家乡的以色列人返回北部地区。
内塔尼亚胡之所以在中东地区敢多线出击,无疑仗着美国在背后撑腰,认为如果对真主党发动战争,拜登政府也绝对不会不管不顾。
实际上,内塔尼亚胡下令在国外刺杀哈马斯的领导人以及扩大对真主党的打击力度,并不能让以色列的外部压力变小,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正是这种误判,导致巴以冲突存在外溢的风险。
不过,决定巴以冲突是否会演变成地区性战争主要有两个因素:
其一,是伊朗及其“小弟”们在反击以色列时能够保持克制。
其二,是美国拒绝以色列试图进行长期作战的打算。
对于伊朗及其“小弟们”来说,他们一方面也顾虑冲突外溢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认为在巴以冲突中,哈马斯已经挫败了以色列的作战计划,因此不用大规模下场。
因此,对于真主党来说,尽管和以色列的冲突升级了,但依然在可控范围内。
(黎以边境发生冲突)
至于美国,为了不卷入中东战争,大概率会拒绝以色列扩大的军事行动,毕竟这与美国的中东战略相悖。因此,布林肯前不久再次开启了中东之行,试图降低战争升级的风险。
虽然巴以冲突的持续导致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但总得来说,中东多国谋求战略自主和发展优先的意愿还没有因为冲突的发生而改变,除非以色列整出更大的幺蛾子,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利益。
但是这个节骨眼上,真主党、胡塞武装、哈马斯已经够以色列焦头烂额了,估计不敢也不会扩大战事。
(二)巴以冲突的出路在何处?
巴以冲突最理想的设想就是,加沙地区战火停止,以色列与哈马斯和谈,释放被扣押的所有人质,同时对加沙地区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随后,在国际社会的共同推动下,实现“两国方案”,促进巴以和平。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想让以色列从加沙地区撤军,同时恢复巴以和谈面临着重重困难。
巴以冲突的走向其实是取决于以色列的战略目标的,也就是在这场冲突中,以色列还是占据主导。对于以色列来说,彻底消灭哈马斯成员是其短期目标。利用巴以冲突,同时教训真主党和叙利亚是其中期目标。对付伊朗,是其长期目标。
至于以色列最终更倾向于哪一个目标,则受制于美国的态度,美国是选择火上浇油还是釜底抽薪,对于以色列的决策有很大影响。
之前有人纳闷,难道真的没人能治得了以色列了吗?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更多中东国家是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起的,顶多顺从舆论谴责两句,根本不愿意拿出实质性的行动。
这些都导致“两国方案”的实现面临重重阻力,不过国际社会目前依然没有放弃促成巴以和谈。
值得注意的事,以色列一定会考虑到未来完全不再遭受哈马斯侵扰,才会从加沙退兵。就目前的形势来看,2024年可能不会有多大成果。
(以军向加沙地区发射炮弹)
(三)战后加沙地区的重建与治理是更大的挑战
战争不会永无止境持续下去,本轮巴以冲突也是如此。经过100多天的轰炸,加沙地区过半的建筑物倒塌或无法使用,200多万加沙民众即便能扛到本轮冲突结束,返回家园后也无处可栖,上学、工作、就医以及饮食等都无法满足。
重建加沙地区的经费也没有踪影,美国或者中东富裕的国家,根本不可能把钱投到一个政治前途不确定的地区。
因为没有人敢保证未来以色列不会再对加沙地区发动空袭,只要这个不确定因素存在,他们便不会投入大量建设经费。
至于以色列也是自身难保,其国会1月15日通过的2024年政府赤字预算,超过GDP的6.6%,其中增加了15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以色列政府财政上也是捉襟见肘,没有余力来帮助加沙地区重建。
此外,战后由谁来管理加沙也是个难题。以色列在2005年之前有管理加沙地区10多年的经验,但以失败告终,再度披挂上阵,只能重蹈覆辙,培植一个傀儡政权看起来也不切实际。
如果由巴勒斯坦政府来兼管,哈马斯及加沙民众,乃至以色列都会反对。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受损严重的加沙地区)
总而言之,巴以问题的症结在于巴勒斯坦人民迟迟无法实现独立建国的合法民族权利,落实“两国方案”才是破解这一“世纪难题”的根本出路。
或许随着巴以冲突的扩大,停滞多年的“两国方案”能再一次被提上日程,而这对加沙地区的民众来说,是朝思暮想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