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
从大竹县城出发,行车1个多小时,再经过蜿蜒的乡村小路,便抵达了高明镇同心村。
2021年7月,刘孟祥被选派为同心村驻村工作队员,从大竹县行政审批局到同心村,刘孟祥的工作环境、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在同心村的每一天,刘孟祥都在思考要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让该村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同心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遍访全村
寻求发展契机
刘孟祥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走访入户。
刘孟祥将压力变成动力,通过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村民的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对于全村每个村民的情况他基本都了然于心。
通过每天实地考察,刘孟祥思考如何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帮助同心村优化产业结构,补齐产业链条。
在加大同心莲、青花椒等既有产业发展力度的同时,同心村还重点培育了水稻制种、优质稻生产、苎麻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上规模,群众得实惠,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心系群众
驻村更是助村
2021年8月8日,大竹县普降大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是大竹县有气象水文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降雨。
深夜,刘孟祥和同事打电话给村民,通知他们密切关注雨情,及时转移,特别是老旧房屋的村民,保障村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凌晨,刘孟祥了解到养牛大户高富江养的牛群还在户外。他冒着倾盆大雨,帮助其转移牛群,直到天微微亮才将牛群转移完毕,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
刘孟祥作为驻村队员,长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同心村广大群众的认可。
村民蒋大娘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她自己也没有劳动能力,刘孟祥便经常去她家帮忙种地,“活儿干完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这孩子比自己儿女做得都多啊!”老人感动地说。
制种育麻
壮大集体经济
在大雨里抢秧苗、帮助村民喂猪喂羊、和村民一起种植水稻、每天检查苎麻的种植情况和生长情况……刘孟祥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角。
刘孟祥驻村一年多,同心村的优质水稻制种产业不断壮大。
同心村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持续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栽种,积极引进和推广机械化种植,2022年共发展益香2115水稻制种2000余亩。
同时,同心村还打造了苎麻产业作为新增长点,创新使用“土地流转+自种+分红”的发展模式。专合社流转土地,建成育苗基地,农民购买麻苗种植,成麻集体收购,降低了农民风险,提高了种植积极性,发展苎麻育苗地44亩,苎麻栽种面积1200余亩,预计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收入提升10%以上。
一年多的驻村生活,刘孟祥有了自己的体会:与百姓拉近距离的最好办法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将心比心才能以心交心。刘孟祥说,在同心村的日子,虽然累,但看着大家生活渐渐好起来了,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芮铭 通讯员 梁周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1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