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电子芯片植入大脑 将对人类产生多大冲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2 11:37:00 来源:羊城晚报

文/赫斯珀

脑机接口(BCI)的研究我们已不陌生。近日,又一则相关消息震撼人心: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成功实施了人类历史上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芯片的人体移植手术。

这不仅是BCI技术的一大突破,更是人类向未来迈出的关键一步。

野心:让霍金的沟通速度比普通打字员更快

当地时间1月29日,马斯克宣布,首位人类接受了Neuralink芯片的“侵入式”植入,目前恢复良好。这款芯片产品被命名为“心灵感应”。他们还计划到2024年年底完成11例相应手术。这项技术对于那些失去四肢功能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线希望的曙光。

这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采集脑部神经信号并分析转换成特定指令。人或动物大脑通常是依赖神经和肌肉向外部环境输出指令,而这种技术能够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的连接,实现“脑”与“机”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目前该技术按照其是否需要侵入大脑以及侵入的程度分为非侵入式、侵入式、半侵入式三类。目前,大多数BCI研发公司都采用“非侵入式技术”。

据马斯克描述,他们此次手术采取的却是侵入式技术。“植入芯片后,人们只需思考即可控制手机或计算机,并通过它们来控制几乎任何设备”。他说,初步研究结果已显示,神经元尖峰检测显示出极大希望,这至少意味着,未来我们确实仅仅通过思考就能控制外部设备。他表示,最初的使用者将是那些失去四肢的人。他甚至用史蒂芬·霍金来举例,说他们的目标就是能“让霍金的沟通速度比普通打字员或拍卖师的速度更快”。

Neuralink官网上也称:“未来,我们希望恢复视觉、运动功能和言语等能力,并最终扩展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

挑战:技术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关键

这项成果显然让不少人感到振奋,但整个行业仍面临着重重挑战。

首先,BCI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最大的关注点。毕竟,任何与大脑直接相连的设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它们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此外,如何精确捕捉和解读大脑信号,以及如何让机器理解这些信号并作出相应反应,也是技术上需要克服的难题。这将需要更多跨学科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学、工程学、数据科学、伦理学和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努力。

行业分析预测显示,BCI技术的商业化道路依旧漫长。Neuralink顾问、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教授Jaimie Henderson表示:“我确实认为过度炒作是有危险的。”他认为,想看到经过批准的设备上市,至少还需要数年时间。

突破:我国BCI治疗实现截瘫患者能自主喝水

我国的BCI领域研究近来也有突破性进展。1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清华大学团队宣布,全球首例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治疗颈髓损伤引起的四肢截瘫患者行为能力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该项目中使用到的BCI技术属于半侵入式,并在无线微创方面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方面,它是通过植入脑机接口NEO,将内机埋在颅骨内,电极覆盖在硬膜外,在保证颅内信号质量的同时,不破坏神经组织;另一方面,它采用了近场无线供电和传输信号,植入颅骨的体内机无需电池。

报道称,目前该案例中的患者已可以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

其实早在2022年年初,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手术的一位患有“难治性抑郁症”的中国籍患者吴晓天,已经成为世界首个在人脑中植入BCI装置的抑郁症患者。他通过BCI装置的植入,通过调整电流和电压刺激大脑神经,成功控制了情绪——白天他可使用“工作模式”与客人交流,夜晚则切换至“休息模式”。最为神奇的一点是,从外观上看,吴晓天与正常人无异,但他却时不时需要将充电器对准胸口进行无线充电。他本人幽默地自喻为“就像拥有了钢铁侠胸口的反应堆一样”,表示脑机接口赋予了他应对生活的新能量。

【思考】

“人之所以为人”的范畴将无限扩大

这项技术或许很快将会改变更多人的生活,甚至可能彻底改写人类与机器交互的方式。就如同马斯克所说,未来人类或许真的可以通过“心灵感应”来与世界互动。这一幕虽然还未完全成为现实,但已经出现在科技舞台上,并正缓缓拉开帷幕。

或许我们还记得科幻动画片《万神殿》中,人类与上载智能相融合的情形,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意识的数字化和人类的永生。当人类将大脑数据上载到云端后,生命也许已不再仅仅依附于肉身和三维世界而存在。那时所谓的“人类”或许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类,他们不再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可能会像一个个全知全能的“神”,自由穿梭在由数据构成的云端世界之上。

正是这样的科幻想象,既激发了人们对科技进步的遐想,也引发了激烈的伦理争论——脑机接口技术究竟是在追求对于疑难杂症的治疗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还是在尝试创造一个全新的“神”?

哲学家们曾以思想为镜,审视科技的本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科技本身并非中立,它改变了人类存在的方式和对世界的感知。当BCI技术从临床实验走向商业布局,成为新技术潮流时,我们不仅仅是在治疗疾病或帮助残障人士恢复功能,实际上也是在重塑人类存在的本质。这种技术允许我们超越肉身的局限,强化大脑和意识的力量,也将重构生命的价值。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则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他强调身体是主体性的根基,是我们与世界相遇和经验世界的基础。当BCI技术介入时,身体和机器的界限变得模糊。当意识可以通过芯片与外部世界交流,当两种意识可以超越身体相互沟通,那么我们的身体经验和器官功能将会如何改变?当芯片改变人的感知方式和记忆方式后,如何定义人类的心灵?是否会出现一种新的“赛博格身体”,甚至出现人与机器乃至与动物融合的“生命共同体”?

当代著名哲学家唐·伊德的技术现象学则关注科学技术如何塑造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他认为科学技术总是带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当这种文化意义直接植入人类大脑,“人之所以为人”的范畴将无限扩大。

当然,目前的BCI技术仍然主要用于帮助那些患有严重疾病的人恢复基本功能。只是在乐观畅想这项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时,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一方面,脑机接口技术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可能只有少数人能够负担得起这样昂贵的手术和维护费用;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上传意识到数字空间,实现所谓的“永生”,那么,我们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社会的根本理解将会产生多大冲击与震荡?

电子芯片植入大脑 将对人类产生多大冲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1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果你的大脑可以模拟,会发生什么?
...如人工智能头顶的一朵乌云。吹散这朵乌云,能仅凭传统芯片不断升级的力量吗?也许,我们应该换个思路,转而向我们自己的大脑学习……要论能效,还看大脑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诞生
2024-05-09 15:21:00
重大突破!马斯克宣布首例人类大脑芯片植入:恢复良好
...姚立伟据最新消息,人类成功接受了脑机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这项技术由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开发,旨在实现“治愈重要疾病”和“与人工智能共生”,为截瘫
2024-01-31 03:00:00
当人类“隔空取物”成为可能脑机接口技术如何确保安全性?
...“打开脑洞”的同时,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在人脑中植入芯片,你最关心的是什么?1月3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认知科学学会人工智
2024-02-04 10:27:00
...公司早前宣布成功完成人脑植入晶片手术,这一突破技术将对医疗和科学界产生深远影响。“神经连接”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可植入人脑的晶片,并开发相关的手术机械人,以实现安全而准确的植入
2024-02-23 17:40:00
马斯克:已为第二位患者大脑植入芯片,400个电极在工作,“效果非常好”
...1月,首位人类接受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芯片植入后,马斯克于近日透露,其公司已成功为第二位患者大脑植入了该设备。马斯克称,这项旨在帮助瘫痪患者通过思考来
2024-08-06 09:24:00
...域,定于10月发射的美国航天局“欧罗巴快帆船”探测器将对木星卫星木卫二进行详细的科学调查。科学家预测,木卫二的冰壳下存在巨大的咸海,可能含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同样值得期待
2024-01-07 01:06:00
马斯克的“脑机”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阿凡达》里我们早就见过了
...,此类代表是《赛博朋克2077》,在游戏的故事背景里,芯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能很好地植入人体,仅仅是手部的一个接口就能和身边的任何电子设备产生连接。马斯克在谈到这个游戏时也说
2024-01-31 09:37:00
AI大脑植入技术恢复患者感觉和运动
...4个月前,外科医生对其进行了历时15个小时的手术,将微芯片植入他的大脑中。在术中,托马斯的某些部位甚至是有感觉的,当医生探测器官的某些部位时,他可告知医生产生什么感觉。微芯片
2023-08-07 02:25:00
大消息!刚刚,马斯克宣布:人类首次接受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植入者恢复良好!Neuralink估值已超350亿……
...台X上宣布,在昨天,人类首次接受脑机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植入者恢复良好。就在几天前,由于特斯拉业绩不及预期致股价大跌,马斯克被LV老板贝尔纳·阿尔诺赶下“世界
2024-01-30 09:3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三联家电&云闪付消费补贴券,单件至高立减2000元
鲁网11月4日讯买家电怎样最划算?正值双十一家电消费旺季,这个疑问困扰着每一个需要家电换新的消费者。看不懂各平台复杂的满减机制
2025-11-04 17:37:00
2025年玛咖(玛卡)品牌综合评测:如何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调理方案?
在个性化健康日益成为主流的今天,男性对保健品的需求已从“大众配方”转向“个体化方案”。玛咖作为广受关注的植物补充剂,其功效虽获认可
2025-11-04 15:47:00
可梦AI开放测试获首批企业盛赞!“短剧男频标杆”的蜜糖网络实力入驻,共启AI短剧工业化新篇
短剧行业全流程智能平台可梦AI正式开启企业测试通道,凭借“真AI驱动全链路、需求响应极速、企业服务定制化”的核心优势,迅速赢得首批入驻企业的高度认可
2025-11-04 13:50:00
CFCA安心诉存证服务,融资租赁行业的电子证据守护者
目前,融资租赁行业正在快速向数字化转型迈进,行业内线上业务的繁荣发展,使得电子数据在交易出现司法纠纷时所起到的作用愈发重要
2025-11-04 13:51:00
当年轻人开始在夏天“进补”,巨量星图如何用一场计划“养”出多个品牌破圈增长
当养生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日常,一边熬夜一边搜索“祛湿攻略”,左手冰美式右手胶原蛋白,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对于大健康品牌来说
2025-11-04 13:52:00
平台化协同·场景为先--中叉网对话安庆联动属具公司的高质量跃迁
2025年8月上旬,“合力改变物流搬运方式--合力•中叉网 | 2025中国叉车和移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万里行”再次走进安徽叉车集团旗下的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
2025-11-04 13:52:00
智造能力的跃升,正在成为中国品牌突破创新的底气
智造能力的跃升,正在从结构上打破「高端化」市场格局。以厨电市场为例,以往在单价8万元/㎡以上住宅项目中,进口厨电占比高达78%
2025-11-04 08:12:00
畅通京津冀算力“高速路”!河北大力推进京津冀三地网络协同、服务协同、算力资源协同
河北大力推进京津冀三地网络协同、服务协同、算力资源协同畅通京津冀算力“高速路”10月17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
2025-11-04 0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近日,省工信厅公布省级人工智能硬件优质产品名单,全省18个入选产品中,厦门独占8席,包括瑞为
2025-11-04 08:38:00
在生成式AI重构流量分配格局的2025年,中国GEO服务商市场已形成清晰的三大梯队。据《2025中国生成式AI搜索生态白皮书》数据显示
2025-11-04 08:49:00
在生成式AI重构流量分配规则的2025年,企业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同样是GEO服务,不同服务商带来的商业回报差距能高达300%以上
2025-11-04 08:5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李晓平)我市再添人工智能新型孵化载体——10月31日,位于数字立方大厦的思明未来科技园正式揭牌运营
2025-11-04 09:10: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2025-11-04 09:31:00
在远程操控下,焦炉“四大车”(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通过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设备的早期故障得到智能诊断……在河北新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兴能源科技公司”)
2025-11-04 09:01:00
“产业炬光灯”聚焦厦企笃正新能源 紧跟市场谋创新
“产业炬光灯”聚焦笃正新能源。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把阳光“存”起来,变成随时可用的电能。厦门企业笃正新能源在离网光伏储能领域持续深耕
2025-11-04 0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