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中医十大名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06:46:00 来源:戏说三国

中华医术源远流长,我们来看看中国有名的十位中医名家。

1、黄帝-中医基础理论

上古时期的“三皇”之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所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传说他的发明创造很多,我国古文献也多有黄帝创造发明医药之记载。黄帝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建立了中医学里的“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

黄帝在位,实号轩辕。

车以行陆,舟以济川。

弧矢之利,弭难消患。

垂衣而治,万国义安。

2、神农-中药基础

神农氏族,姜姓,又称炎帝。神农主要是对中医药的贡献巨大,被尊为“万事医药之祖”。神农尝百草这个典故很多人都听过,远古社会,蛮荒之境,部落族人无以为食,常误食有毒之物,滋生疾病苦不堪言,纷纷祈求天神保佑,一日,七星闪烁,山谷间忽现一白燕,救得一人,神农顿悟,解毒之草藏于林间....然神农深感族人病痛之急切,遂躬身前往山野,尝草救人!

中医发展是伴随中药的,故《墨子.贵义》说:“譬若药然草之本”,后世以此称中药学著作为“本草”。汉代把药学名著冠名《神农本草经》,既是“言大道”(《尚书.孔安国序》),又是对先人发现药物的尊崇。

神农百草救万民,

女娲补天济黎民。

若无上古大神在,

怎得盛世日月新。

中国古代中医十大名家

3、扁鹊-脉学之宗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310)。战国时期医学家,“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最大运用者。望闻问切诊疾患,救死扶伤治疑难,因此扁鹊也被尊为医祖。扁鹊精于五官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擅用针灸、按摩、汤液等疗法。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推崇脉象学,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

疾始于荣卫,哀哉不豫谋。

贪生讳闻死,天下几桓侯。

4、华佗-麻醉学、外科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创立麻沸散,第一个采用麻醉开刀手术的人,是世界医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他不仅精通外科,对内、妇、儿科都有很高造诣。开刀妙用麻沸散,百姓皆称医中仙,因此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华佗还十分提倡导引养生。他创编了“五禽戏”,仿鹿、熊、虎、猿、鸟的动作,时常操练,可强身除病。华佗在民间名称很大,于是有“华佗再世”、元化重生“这样的赞誉。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

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陀。

5、张仲景-医圣

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南阳郡涅阳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东汉末年战乱横行同时伤寒瘟疫也严重,病死者到处都有不计其数。后来张仲景辞官业医,博采众方,经收集和实践,著作《伤寒杂病论》。其记载了大量有效药方,并且确立六经辩治的治疗原则,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后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时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

伤寒兵乱起八荒,太守衷怀济世肠。

百病皆存医证术,六经各有救人方。

心身痼痛察疗细,脏腑顽疾辨治详。

仲圣功勋垂后世,典籍千载沃岐黄。

妙手仁心紧握刀,情牵生命抢分毫。

无私无畏除创患,救死扶伤品自高。

中国古代中医十大名家

6、葛洪-预防医学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东晋思想家,医家、丹师。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享年81岁。葛洪从小爱好读书,刻苦求学。因家贫无钱买书籍笔墨,只好向人家借书阅读,用木炭在地上练习写字。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

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至今大都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葛洪的医学著作里面有世界最早对天花的记载,对后世预防医学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轻浮短棹入溪光,石濑盘纡具与长。

夜杵乱春新黍熟,葛巾初洒晚秔香。

霞封古洞仙翁鼋,月近高楼处士床。

未许入山能久住,愿随沙鸟能相将。

7、孙思邈-药王

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7岁便可熟读“老庄”,尤其对道家经典烂熟于胸,就是四方高道亲临,年幼的孙思邈也能对弈论道,侃侃而谈。据《旧唐书》记载,西魏重臣“独孤信”有幸结识幼年的孙思邈;独孤信对小小年纪的孙思邈赞叹不已,奉为“圣童”。在他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经治了600余名麻风病人,治愈率达10%,这在1300年前来讲,已经是一个奇迹。各种多方求治辗转数医而不效的疑难杂证,一经孙氏诊治多可手到病除。就这样,他的名气不仅声噪山林,而且已经誉满京师。他的著作有《千金要方》,来源于其早年常走在民间,总结和记录民间经验。唐朝初期在朝廷重用下完成了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后来不愿困身朝廷,借采不老药为由逃出宫廷,还得自由身。

百姓络绎挈壶浆,异口同声赞岐黄。

高悬金匾聚盛会,箫鼓揭天拜药王。

中国古代中医十大名家

8、钱乙-儿科之祖

钱乙,字仲阳,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7年),享年82年。北宋医学家,始以儿科著名,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后人把他的著作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被后人尊称为“儿科之圣”。儿科著作有《婴孺论》、《小儿药证直诀》等,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虚实寒热立法开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论施治的范例。其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四库全书目录提要》称钱乙的书为“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日本医家丹波元胤在其所著《中国医籍考》中说,“其意径且直,其说劲且锐,其方截而良,其用功而速,深达其要,广操其言。万世不可掩其妙,四方皆可遵其说”,对该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9、宋慈-法医之祖

宋慈,字惠文,南宋时期人,开创“法医鉴定学”。是法医鼻祖。生于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卒于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宋慈居官清廉,体恤百姓,“性无他嗜,惟喜收异书、名帖,而疏食缊袍,萧然终身”。宋慈不仅从实践中汲取经验,而且从众多法医学著作中汲取经验。我国法医学有悠久的历史。远在《礼记·月令》中,就记载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这些刑法官验伤的方法。这是法医学的萌芽。

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虚心采访了当时富有法医经验的人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简称《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南宋理宗皇帝对他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分忧中外之臣”,有担负起筹画国家军政大事重托的本领,特赠“朝议大夫”,还亲书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

武略文韬是此公,行侠仗义济贫穷,黄泉紫陌几人同?

恶溺临之能果断,荒郊近以不朦胧,洗冤除霸气如虹。

10、李时珍-药圣

?李时珍(1515-1590),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县蕲州镇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药学家、植物学家和博物学家。被后人称为“药圣”。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因此,李时珍决心修订《本草纲目》,他誓“不与草木同朽”,要借《本草纲目》一书造福后世,使之“寿国以寿万民”。

李时珍长期深入民间收集处方,山上采药收集药物标本,考古证今,研究药理。历时27年汇集成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对医药界影响巨大,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一生鸿绩几间陈,才术式微谁复珍。

太息满园奇气在,此君犹作老龙鳞。

山暗云窗暖,天明霜夜清。

沧桑循正道,长籍白衣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我国古代十大名医,在中医和中药领域有杰出贡献
...医》,他们就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钱乙、宋慈、李时珍、葛洪,他们其实不单单在所属的中医和中药领域有杰出贡献,在其他领域也成就非凡。扁鹊:是最早记载的名
2023-05-10 11:58:00
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都是古代的医学家
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都是古代的神医,每个医治病人的方法各有特长,现在的医术虽然比古代发达得多,但实际上现代的智慧不如古人。华佗是三国时期的神医,死于公元208年,是外科医
2023-08-25 22:34:00
中国古代的神医,寿命都很长
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孙思邈应该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神医了,他们生活的朝代不一样,但都留下了精湛的医术和不朽的佳话给后人,而且每个人不但治病救他人,自己也知行合一,每个人
2025-02-07 22:10:00
千古名医:从孙思邈到钱乙的医学传奇
...传》、《列女传》、《玄晏春秋》、《年历》等。NO.5:孙思邈孙思邈(541年—682年),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是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他也
2024-04-17 17:36:00
到国博,感受中医药文化“智慧之光”
...本草纲目》等杏林典籍浩如烟海,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岐黄名家灿若星辰,集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之光。时至今日,中医药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广大群众的生
2023-01-19 10:16:00
假如华佗真的治好曹操的头疼病,结局会如何呢
...中,医生这个职业却是最难得的,像我们所熟知的扁鹊、孙思邈、张仲景、华佗等等,他们无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有一笔辉煌的事迹。在三国时期,华佗为曹操治疗头痛病,建
2023-04-19 21:16:00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神医及其医学贡献
...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六、孙思邈唐代名医,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擅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他对针灸术也颇有研究,著有《明堂
2024-04-15 11:25:00
华佗的贡献不只有麻沸散和五禽戏,最大贡献是这部未能传世的奇书
...“四大名医”,即“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这四大“神医”则又以“华佗”居首,可见“华佗”在历史上占据的特殊地位和巨大贡献。最近流行“三国热”,相信大家对各种
2023-04-24 11:59:00
品大医精诚,扬杏林文化
...中医药历史的传说人物,也有家喻户晓的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医学人物,还涵盖了温病大家叶天士等在内的中医各家各派的杰出代表。通过这70位医家的出身背景、习医经历、诊疗事
2023-08-02 1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