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打造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金名片”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02 03: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打造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金名片”

——写在2023中关村论坛主会期闭幕之际

为期6天的2023中关村论坛主会期30日落下帷幕。本届中关村论坛以“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来自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创新创业者参加会议,1160余名嘉宾发表演讲,近8万名社会公众参观了展览。

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从中国硅谷到“世界的中关村”,中关村论坛已成为全球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链接全球智慧的科创“会客厅”、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金名片”。

一大批前沿创新科技成果精彩亮相

“大家好,好久不见了!”5月27日,当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出现在2023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互联网3.0: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现场观众的面前时,这个以人工智能等技术还原的数字空间中的钱学森形象,令在场所有人动容。

早在1990年,钱学森就关注到了虚拟现实技术,并给出了译名建议。“我特别喜欢‘灵境’,中国味特浓。”

而这只是2023中关村论坛带给公众诸多震撼中的一个剪影。

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多项前沿科技成果与创新产品正式发布。北京这座全球科创“会客厅”开门迎客,来自全球科技界的人才在一场场科技盛宴中激荡思想、共话未来。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自2007年创办以来,中关村论坛已成功举办13届,是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科技创新实践、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国际交往窗口,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开放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中关村论坛期间,累计签约129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超过810亿元;发布招商引资项目152个,预计投资总额1430多亿元。

围绕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清洁能源利用等全球议题,本届中关村论坛推动发布了一批宣言倡议。

中关村论坛让北京这座科创之城持续为全球科创力量创造交流与合作机会,也让北京进一步成为全球创新创业者的“机遇之城”。

“苹果不会掉到离树太远的地方,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最有可能落在支持它的地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说。

展现科技创新“她力量”

5月28日,首次开设、以“前沿科技她力量”为主题的“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如期举行,2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女院士等国内外前沿科技领域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相继作主旨演讲或参与圆桌讨论,分享科技创新故事,共话“前沿科技她力量”。

女性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3%的科研工作者为女性。我国女科技工作者总数接近4000万人,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人才资源。

“身处灿烂星汉、无限苍穹,回望人类近几百年科技进步取得的辉煌成就,不得不由衷赞叹人类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在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女性从未缺席。”中国航天员刘洋表示,在人类不断探索新知的历程中,女性的智慧和力量始终闪耀光华,在科技的浩瀚宇宙中,不仅留下了女性“九天揽月、手摘星辰”的科研梦想,也镌刻着女性脚踏实地、勤勉钻研的奋斗身影。

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陈冯富珍说,在第一批驰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医务工作者中,女性占比高达70%。中国积极帮扶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带头参与国际紧急救援工作,已经成为医疗领域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希望各国之间开展更广泛的跨国别、跨部门、跨学科全球合作,特别是让更多女性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我们看到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女科学家来到这里,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最新成果开展国际对话交流、学术研讨,必将为今后的科技合作和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王红阳表示,此次论坛为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激活创新能力的平台,面向全球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鼓舞更多女性深入参与科技创新事业中,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国际合作中更好地发挥“她力量”。

建设交流思想和激发活力的国际化平台

记者了解到,本届中关村论坛有50余名外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获得者,美国、英国等5个国家工程院院长及非洲科学院院长等外籍院士;平行论坛560名演讲嘉宾中,外籍嘉宾占比超四成。同时,国际机构参与度也进一步提升。

在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主席丹尼斯·西蒙看来,今天,中国已踏上创新驱动发展的高速轨道。

“几年前,‘共享未来’的理念还难以产生共鸣,如今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兼理事比尔·盖茨在视频演讲中表示,人类必须致力于跨国合作,中国拥有令人瞩目的经验与专长,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在应对一些全球复杂挑战时,中国通过分享其科技成果与成功经验,将为世界作出独特贡献。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方力表示,近年来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和未来产业布局,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创新生态“北京样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将深入推进智库建设和未来产业发展,努力为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2 10: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技名片亮闪闪 外籍专家声声赞
...科技迎宾:“元宇宙”、无人驾驶、空气成像娃娃机科技名片亮闪闪 外籍专家声声赞国际人才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全球首个家用AI围棋/中国象棋机器人亮相。 夹娃娃全
2024-04-02 04:00:00
沪青携手,共谱新篇: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青岛分赛圆满收官!
...物科技园、青岛天安数码城达成签约共建,聚焦建立长期交流合作机制、开展产业项目对接、深化科技创新合作、联合加强人才引进等维度,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协作互补、赋能提质,共同推动创新创
2024-04-26 15:27:00
八集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开播
...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八集系列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节目聚焦基建、交通、能源科技、经贸、文化等领域讲述亲历者鲜活生动的故事展示共建“一带一路”一张张靓丽的“中国名片”《一
2023-10-18 09:36:00
擦亮职教国际化“金名片” 工商外“国际100+”链接全球
全球化持续深入的当下,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的关键途径。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按下“快进键”,职教“出海”战略也引发广泛关注。近日,在上海市工商外国
2025-01-04 11:46:00
...018年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中医药交流合作更是成为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新名片”……忆古叙今,融通无限。“一带一路”为推动各国互鉴互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
2023-11-07 11:36:00
何氏眼科获国际“金名片” 搭建全球眼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1月16日,何氏眼科获得国际眼科基金会(OF) 审核通过的“国际眼科医师培训机构”认证,这标志着何氏眼科打造的国际化、高效率、创新型培训模式获得国际认可
2025-01-20 16:27:00
【绘梦丝路|智汇篇】科技赋能 医药助力 中国为世界注入发展新动能
...百余种中成药在共建国家,以药品身份注册上市,中医药交流合作已成为,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新名片”。9月7日,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正在河北省石家庄举行。图为202
2023-11-07 15:55:00
“海归创业导师”孟庆毅:“海归”人才是行走的“中国名片”
...“海归创业导师”孟庆毅:“海归”人才是行走的“中国名片”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海归’人才作为跨越不同文化的群体,是促进中国与各国友好交流的民间外交‘生力军’。每一个‘海归’人
2023-08-12 13:13:00
打造国际化学术交流名片!“2022崖州湾国际大师讲坛”圆满收官
本文转自: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1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为提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际学术氛围、吸引更多科技英才加入建设园区,2022年“崖州湾国际大师讲坛”
2022-12-21 17:49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