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青年瓜农”牟森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7 00: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彰显核心价值观·“身边的感动”人物报道之297

“青年瓜农”牟森林

“青年瓜农”牟森林

牟森林

台传媒记者陶子骞文/摄

第一次见牟森林,春节刚过,黄岩茅畲乡的瓜农陆陆续续出门种瓜。在他的巨丰农资经营部,里里外外围满了当地的瓜农。牟森林站在人群里,笑容憨厚,熟练地给乡亲们推荐西瓜种子。说是闲聊,但大伙儿的眼里都透着认真。对于这些瓜农来说,西瓜的品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今年的收成。

牟森林1986年生人,微信名叫“务农青年”。长于家家户户种瓜的茅畲,他接过父辈的锄头,种过瓜卖过瓜,后来,又在家乡的群山间开了种子店。如今,入行已近20年。

这通常不是他这一代人的选择,身边的同龄人大多闯入钢筋水泥的城市,过上远离农田的生活。而18岁时,生活的洪流,将他席卷至四川远离人烟的荒野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当起了瓜农。

从一个完全不懂种瓜的愣头青,到日后的种瓜“专家”,再到台州市人大代表、黄岩区瓜农协会副会长,这20年里,牟森林在人生的瓜田里,蹚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小径,并越走越远。而昔年栽下的“种子”,也从茅畲这个山村出发,向更广阔的世界蔓延开来。

2004年的冬天,四川成都彭山县的一片土地旁,停了一辆大卡车。车上下来一群人,有老有少,协力搬运机器、家具、物资,他们即将开垦这片田地,撒下西瓜种子。未来一年里,这片田地的收成,将决定大伙儿吃不吃得饱饭。

牟森林是年纪最轻的那个。他的祖父牟锡育是茅畲最早的一批瓜农,父亲一度走出茅畲办厂。但那两年,家里生意衰败,无奈只好重新捡起老本行。

牟森林大一没念完就辍学,跟着家里人踏上种瓜之旅。种瓜的地点距离城市100公里,附近基本没有外人。白天,他跟着长辈们劳作;夜晚,睡在西瓜棚的旁边。周围是漫无边际的农田,一眼看不到边。

对于那时的牟森林来说,人生的前景是灰色的。唯一的盼头,是次年,家里能靠这片瓜田赚到钱,扭转家里的困境。

对于种西瓜这件事,他说不上陌生,毕竟西瓜,是茅畲的支柱产业,左邻右舍都是瓜农,从小到大,耳朵都听出茧了。但真到了现场,他才发现自己一窍不通,最初根本帮不上手。

父亲给了他最简单的任务,每天早晚关棚、放棚。

“早上起床,要给西瓜散热,要把盖在西瓜上方的棚头放下来。到了晚上,则要把棚头放上去保温。”牟森林解释。

虽然简单,但也是最累的。第一年,家里包了60亩地,400个大棚,800个棚头。牟森林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等他放完棚头,天刚蒙蒙亮。晚间则要看着天开始关棚,从6点半—7点开始,等关完棚,天也就黑了。

晚上睡在田边,蛇虫鼠蚁不少。牟森林还记得,四川的雷电打得很低,常常直接打到人边上,半夜连床都在震。这样的日子,他过了差不多十年。

第一年,家里没赚到钱。

因为缺乏经验,瓜田选址选在了低洼的地方,当年7月,彭山发了洪水,牟森林一家只收到第一茬西瓜,后两茬的收成直接泡汤。一年的辛苦几乎白费,牟森林清醒过来,不能只会苦干、傻干,要从错误里吸取教训。

次年,他们选择了高地,从头开始。牟森林对西瓜的栽培、长势入了门,开始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如何种好瓜。这一钻研,他才发现,气候、土壤、地形、品种都会影响西瓜的生长,内里学问诸多,从此更是着了迷。没两年,在种瓜一途上,他已经得心应手,可以独当一面了。

2007年是分水岭。那一年,不少老乡种的瓜都得了枯萎病。牟森林的父亲牟云翔是茅畲西边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外种瓜时,在附近的瓜农里名望颇高,当时不少瓜农就请他们一家去地里勘察。

在现场,大片感染镰刀菌的西瓜坏死,这让牟森林大受震撼。原来西瓜在所有的农作物里,对枯萎病的抵抗力是最弱的之一,当同一品种的西瓜在同一片土壤里种太久,抗性更会变弱,从而引发大面积病变。

这让牟森林的兴趣从种瓜转移到了西瓜种子上。对于枯萎病的抗性,会不会因为品种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呢?

他在自家的田里挑了一块地,选了四个品种试种,记录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后来,试验的品种又扩张到20个,到2006年,已经增长到300个品种。这过程中,牟森林愈发体会到种子的重要性。

2005年,四川成都一片的瓜农流行早春红玉的西瓜种子,牟森林家的120亩地里,这类品种占了1/3。但那一年,不少瓜农都买不到种子。当时,牟森林就尝试联系种子的源头新农人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这一举动,解决了一部分瓜农的用种难题。

2007年,对种子的品种、培育已经有所了解的牟森林,又拉着父亲直接跑到新疆农科院。在此之前,那里的种子几乎都是渠道出售,极少卖给个人。

“当时为了谈下来,跟我父亲咬牙谈下了300公斤的种子。”至今回想,牟森林还是有些苦笑,“原本的出发点,其实是想帮茅畲的乡亲们搞定货源。”

这一年,牟森林一家只卖出去160公斤的种子。但一来二去,反而积攒了进出货的渠道和经验。刚刚20岁出头的牟森林,已然跟着父亲走遍大江南北,与各大种子公司沟通、谈判。

牟森林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的一次安徽合肥之行。那一阵子,台州瓜农的主栽品种是黄子金玉甜瓜,这一品种的种子,主要出自安徽江淮园艺公司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但当时江南地区的代理权在一家嘉兴公司手里。

那几年,茅畲乡从事种瓜事业渐渐形成集群效应,农资一条街已经起步。当牟森林向对方负责人讲述茅畲的情况后,负责人大吃一惊。之后,对方不仅授权了黄子金玉甜瓜的种子,牟森林还拿下了银蜜等新兴品种。

他载着50公斤种子,驱车900多公里,日夜兼程赶回茅畲,将一袋袋种子摆在自家的新农村种子经营部柜台上。当天,乡里的瓜农差点踏破牟森林家店门。

随着接触的种子公司增多,许多公司都知道牟森林会做试种。很快,牟森林家的瓜田里,又增添了不少试验田。

到2014年,牟森林一家正式结束了四川的种瓜事业,回到茅畲,主攻种子买卖。但牟森林的试验田不仅没有变少,反而开始遍布全国各地。

那时候,茅畲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西瓜种植产业链,除了浙江本省,山东、四川、安徽、云南等各地瓜农也纷纷不远千里入山拜访,俨然已是西瓜产业界的“华强北”。因为茅畲农资一条街的特殊性,牟森林总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全国各地瓜农的需求。他与那些种子的合作延续了下来,在全国各地设立试验田,每年观察不同地域、气候和环境下的西瓜生长,记录产量、瓤色、甜度和口感。

虽说大本营从四川搬回了茅畲,但牟森林着家的时间并不见多。

“全国各地的西瓜成熟期各有不同,能够排满全年。”牟森林介绍说,“华北地区的瓜6月—9月上市,云南的秋季瓜9月—10月底上市,广东、海南等地则是11月到次年1月,福建是2月,紧接着3月—4月,云南的秋季瓜接力,之后到6月,则是长江流域的瓜。”

为了确保试种能够普及各个季节,试验田也自南到北皆有,每到试验田收获的时间,牟森林就得赶过去勘察。此前十年的种瓜生涯,让牟森林养成了事必亲为的习惯,“瓜是需要精心呵护的,要时刻关注,仔细管理。”到后来,互联网已经十分方便,早年的客源稳定下来,都通过网络下单,但他每年仍有大半时间在全国飞来飞去。至今,他的航班行程,已到过121个城市,跨越2150173公里。

自家的种子生意当然重要,但这日复一日的南来北往间,依然藏着一份他对家乡的责任感。

“西瓜种植对土地敏感,每隔几轮就要换地耕作,不同地域的生长情况、市场动态,都变化很快。”牟森林说,“我们在全国设置试验田,也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乡里乡亲提供一些选择方向。”

尤其是这两年,前阵子茅畲流行的麒麟瓜忽然受到了市场的冷落,许多瓜农辛苦了一整年,最后大量西瓜滞销。这让他嗅到了危机。通过调研,他推测是因为茅畲原本的“套路”,如今已被各地的瓜农掌握,同时,各地也都推出了新的品种,抢占市场。

“比方说河南商丘那边的瓜农,他们这几年喜欢种强者711共富品种。这个品种成熟期早,土地抗性强,很有市场竞争力,现在我这边一年能卖给他们10万包,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牟森林说,“其他各地也都在形成新的种植倾向。所以我们也必须改变,推陈出新,去适应目前市场。”

去年,他在与各地瓜农交流中,发现体型较大的西瓜卖不出去,客人反而喜欢挑些小的,这与传统西瓜越大越好的观念截然相反。这一现象引起了牟森林的注意,深入调查后,他发现如今三口之家众多,还有一些年轻人自己在外居住,西瓜买来太大,吃不完也是浪费,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青睐个头小的礼品瓜。于是他向瓜农们推荐一款喜秀6号的种子,这个品种的西瓜只比成年男人的手掌大上一些,微一用力即可掰开,很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

不出所料,今年,那批小个头的喜秀瓜供不应求,栽种的瓜民都赚到了钱。

“森林,你说我明年去哪个产区好啊?”

“去长江流域产区吧,适合你。”牟森林笑着回复电话那头的老乡。

他解释说:“这是有些经验的瓜农。西北气候易种瓜,但依赖华中地区的市场,南边多台风,而且品种类似,容易扎堆上市。长江流域市场大,竞争激烈,但对他而言,其实更保险。”

不知不觉,当年那个只会盖棚头的外行小伙,成了乡民眼中的“专家”。如今,似乎只要牟森林给出的意见,大伙儿总觉得可以仔细推敲,俨然成了茅畲种瓜的“风向标”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他也被冠上了各种头衔:茅畲乡贤、黄岩区瓜农协会副会长、黄岩区劳动模范、台州市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那份原本对茅畲乡亲的责任,渐渐变重,为台州的瓜农做些事,成为他自加的任务。

于是,牟森林每年又多了一些行程——四处奔波为在外的瓜农解决困难。

有一年,宁夏吴忠市因非粮化政策,禁止台州瓜农在当地种瓜。牟森林连夜赶到,发现是手续办理过程中协调出了问题。他立即以台州市人大代表的身份,联系当地政府,阐述台州种瓜产业的规模、分布和详情,扭转了当地对台州瓜农“外来农民”的粗暴印象,恢复了瓜农们的种瓜生计。

还有一年,在常山的台州瓜农遭遇假种子事件,发往安徽一处苗厂代育的瓜苗被以次充好。收到消息后,他及时介入,将瓜寄往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发现其中30%都是杂瓜,最后通过法律途径,成功为瓜农维权。

2020年初,赴武汉种瓜的瓜农才到当地,新冠疫情就开始了。瓜农们只能步行前往田里,又拿不到瓜苗,后来饮食都成困难。他又紧急联系苗厂,协调物资和车辆,为瓜农运送过去。这一年,即便受疫情影响,这批台州瓜农的收成,却保住了。

他也逐渐从更深的层面想问题:“现在都在说地瓜经济,藤蔓向外蔓延,但根上不能出问题。”

这两年,茅畲在产业化上加大力度,准备建立西甜瓜种业科创园。他积极参与谋划,并准备在种业创新上尽己所能贡献力量。

“我们几个人集资100万元,用在种子培育上,只有品种有竞争力,台州的西瓜产业,才能更好地延续发展。”牟森林说。

当被问及,这100万元何时能回本时,他大笑:“谁还想着回本,最好是5年能亏完,出些品种创新的成果,让咱们的瓜农有好瓜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50亿元!黄岩瓜农细算年终“共富账”
...的西瓜。冬意渐浓,新的种子刚刚播种,市面上还有黄岩瓜农种的西瓜吗?答案是肯定的。12月22日凌晨4点,北京新发地市场灯火通明,喻峰的摊位上摆满刚运来的西瓜。随便拿起一个切开,
2024-12-26 08:51:00
茅畲西甜瓜科创园里育苗忙
...自:台州日报本报讯(通讯员王大建)对于黄岩区的广大瓜农来说,春天是一年之中最关键的季节。春节期间,在刚刚落户黄岩区茅畲乡的省级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茅畲西甜瓜科创园里,农民
2024-02-28 01:18:00
黄岩:“量身定制”400多个西甜瓜品种
...且能在5月错峰上市。”近日,在黄岩西甜瓜科创园里,瓜农郑敏一眼就相中了这款在连续阴雨天气里仍然长势喜人的新品瓜苗。“出苗齐、叶片肥绿,加上上市期早,今年我在江苏盐城种瓜赚钱有
2024-03-18 00:25:00
黄岩瓜农瓜棚过春节
...员王大建)大年初三,天气晴好。笔者与散在各地的黄岩瓜农一一通话联络,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远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遮放镇,一群来自黄岩的瓜农放弃走亲访友的机会,与傣族
2024-02-19 03:19:00
西瓜地里长“地瓜”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在外瓜农6万多人,撑起超150亿元产值西瓜地里长“地瓜”西瓜成熟时,台州瓜农的瓜棚里,总不乏采摘游客。台传媒记者陈璐婷文/摄有人说:每10个大棚西瓜中,就有7个
2023-09-13 01:43:00
宁夏瓜农:没有“坐地起价”,不存在滞销
...消费者喜爱。但近一个月以来,宁夏硒砂瓜却屡受争议。瓜农忙着采摘 图/中卫发布在社交网站搜索“宁夏西瓜”,界面弹出“宁夏西瓜大战”“瓜农客商打架互殴”“宁夏西瓜滞销”等词条。网
2024-08-21 17:20:00
爱心助农卖瓜 滞销瓜变畅销瓜
...助农卖瓜 滞销瓜变畅销瓜合肥设置“西瓜专销区”,解瓜农燃眉之急百大国际物流园设置了“爱心助农”西瓜专销区。眼下,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瓜农和水果批发市场
2024-06-11 00:13:00
AI和瓜农 谁挑的瓜更甜?
四个“候选瓜”被选出,等待AI和瓜农的挑选结果。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厦门日报记者 赵博洋)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吃瓜季”,用AI挑西瓜火了——只要将西瓜拍照、编号
2025-06-27 16:14:00
...地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正值盛夏时节,西瓜成熟上市,瓜农们忙碌于田间地头,期待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市场的变化莫测,如何将新鲜的西瓜迅速销售出去,成为了瓜农们心中的一大难题。为
2024-06-17 19:0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