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寒意渐起、秋果丰硕。阳曲县的田间地头,玉米秆上挂满一穗穗成熟饱满的玉米。在侯村乡西万寿社区,伴随着晴好天气,村民们利用收割机将一排排玉米连秸秆一同“吞”下,一穗穗玉米从收割机的储粮仓“吐”出。
为做好秋收工作,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社区党支部书记武桂龙带领村“两委”干部下沉田间地头,首次启用机械化作业。相比传统人工收割,机械化收割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玉米籽粒的清洁度,还能促进秸秆二次利用,有效降低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玉米机械化采收一次性就能完成摘穗、剥皮,每亩比人工收获节省200多元,生产效率可提高近50倍。”说起玉米机械化收割,武桂龙满口称赞。
“服务群众不能只走过场,要真正解决问题。”武桂龙说,西万寿社区党支部坚持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初衷出发,“关键小事”并不小,需用心用情,带着温暖为群众服务,才能解决群众“心头大事”。
“助力一亩田,温暖一个秋。”在秋收一线,东黄水镇的党员干部们走进玉米地,伐秸秆、掰玉米、装货车,努力把助农丰收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我记得小时候就跟着下地干活,没想到现在还能来用劳动技能回馈老百姓。”“我从没干过这样的田间农活,看到一下午的劳动成果,真是收获感满满啊!”……东黄水镇红沟村党员、“两委”干部志愿者们一边在田地里干活,一边不住地感慨。
另一组党员志愿者们来到脱贫边缘户王贵保家的谷地里,由于王贵保腿脚不便,其田地主要由其妻一人照料,压力较大。为帮助他家减轻秋收负担,确保及时收粮,颗粒归仓,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合力协作,挽起袖子穿梭在田间,学习掌握掐谷工具后,便纷纷找到自己的“赛道”,将成熟的谷穗收入“囊”中。
在东黄水镇吉家岗村,村支部书记郭瑞烨和支部委员王兆怡来到村里的谷子大户吉青小家中,了解到他正在为打开小米销路犯愁时,郭瑞烨当即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邀请更多线上线下的朋友帮助吉青小推销小米。
从吉青小家出来后,村支书郭瑞烨便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认真统计利用自有承包地、流转土地种粮的农户,以及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实际种粮农户的粮食销售渠道,想方设法帮助大家找到更好的销路,化解不利影响,有效稳定农民收入。下一步,村委会将继续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助力增产增收。村里的老党员激动地说:“党的政策好,为群众办实事必须落实在行动上,真真切切让群众得实惠。”
干农活、会农事、体农情,把“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阳曲县各级党员干部扎根一线,努力践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助农秋收的同时,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让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实际行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