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林则徐认为土耳其是美国的一个省,为何遭英国水手嘲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8 09: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839年12月,英国商船“杉达号”途经琼州海峡时遭遇风暴,船被海风吹翻了。路过的广东渔民搭救了落水船员,并将他们带至广州安顿。

当时,林则徐正奉旨在广东禁烟。他知晓此事后,决定亲自去探望“杉达号”的船员,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西方的情况,探知鸦片贸易的细节。

在与船员交流的过程中,林则徐了解到土耳其是鸦片的重要产区,便随口问道:“土耳其是不是美国的一个地区?”

船员们听了后目瞪口呆,他们马上纠正说:“土耳其和美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两者之间相隔万里,即便快船也需要航行6个月。”

会见之后,“杉达号”的船员私下里嘲笑林则徐说:“大清最富庶行省的总督对世界的了解,还赶不上普通的英国船员。”

图:林则徐

这种无知之痛,深深地刺激了林则徐,他坦然接受英国船员的嘲讽,内心深处却决意跳出传统士大夫视洋人为“夷狄”而不屑了解对方的思想牢笼,主动去接触、了解西洋。

通过观察,林则徐发现,澳门被葡萄牙人占据后,俨然已成为了对外贸易和信息中转的桥头堡。外国人办的很多中外文报纸都能在澳门找到,当时澳门有英文周报《广州周报》、《广东纪事报》,还有当地的葡文报纸以及来自新加坡、孟买、加尔各答、伦敦、悉尼等地的外文报纸。

于是,林则徐选定翻译西方的报纸,来了解整个西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及风土人情。

他译报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采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这可以简略总结为:知夷以制夷。

知易行难。

在当时,开展译报工作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便是翻译人才的短缺。

初始,林则徐主要依靠那些与外国人经常打交道的商行职员来翻译一些西方的文字。但后来发现这些人的外文重在口头交流,要他们翻译严肃的文字有点勉为其难。

于是,林则徐决心创建自己的专业翻译团队,他选定了几个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文化人,以幕僚的身份让他们专职为自己提供洋文翻译服务。

第一批选定了四个人:梁进德、袁德辉、亚孟、林阿舍,后来又陆续招徕了陈耀祖、温文伯、周文等人。

上面这些人算是有编制的正规军。

但对外界信息如饥似渴的林则徐不满足于此。

他还满世界去找与洋人打过交道的三教九流。从为洋人做过饭的厨师那里,了解洋人的饮食习惯;从为洋人治过病的医生那里,了解洋人的身体状况;从为洋人做过佣工的人那里了解洋人的生活起居……

笼罩在洋人脸上的神秘面纱,即将在林则徐的手里被层层揭开。

林则徐把这些翻译、掌握到的国外信息,汇编成册,定名为《澳门新闻纸》。

图:澳门新闻纸

因为当时林则徐的重点工作是禁烟,所以译文主要关注西方舆论对禁烟的评价和反应、夷人的动向、中西鸦片及生丝茶叶等贸易的流程和交易细节,以达到兵法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境界。

除此之外,从留存下来的《澳门新闻纸》内容可以看出,译文还包括南北极的探险情况汇总,菲律宾的农业种植情况,甚至细致到英国皇宫中女官名单和对应的薪水。

不读史不知前贤之伟大。谁能料到,几个月前还被英国水手嘲笑不知土耳其为凡几的林总督,靠着译报,现在都能知道英国女皇最喜欢的菜谱是什么?女皇贴身女官的薪水几何了?

牛人永远有牛的道理。

有了这些西方的第一手详实资料,林则徐打开了眼界,对中西时局有了更为清醒的认知。他不仅自己决策时参阅这些报纸译文,还把精华部分抄录给广东的官员及其他省份的督抚观看。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也会精炼部分译文御览。

林则徐对译报的效果很满意,他曾说过:“其中所得夷情实为不少,制御准备之方,多由此出”。

苦心人,天不负。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林则徐从一位传教士手中得到一本《世界地理,大全》。正苦于世界地理知识贫乏的林则徐如获至宝,他以此书为蓝本,组织人员编写了《四洲志》。这部书简述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四大洲共三十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情,是当时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图:四洲志

有了《四洲志》,林则徐再也不会犯诸如土耳其是美国的一个省之类的地理错误了。不知当初嘲笑林则徐的那位海员得知此情后,会不会对这位总督大人佩服之至?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向清朝施压。道光帝背离了禁烟的初衷,撤回了对林则徐的支持,并将其发配至新疆。

林则徐北上途中,将自己这些日子苦心孤诣搜集的资料都交给了魏源,后者据此编纂了《海国图志》。

图:海国图志

这是一部填补中西鸿沟的巨著,向国人详细介绍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内容,成为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撰写的、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知识的著作。

此书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正是林则徐起先提出的知夷以制夷思想的传承。

经历过无知之痛后,奋力改天换命,以一己之力,破开中西之间的迷雾,迈开了中国追赶世界的步伐。

林则徐称得上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就凭这一点,怎么夸他都不嫌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晚清林维喜案,是鸦片战争真正导火索
...总监义律,相当于上缴给了英国政府,再由义律统一交给林则徐。但是义律以及诸多商人没有想到,林则徐和道光皇帝丝毫没有因为义律的介入而手软,两万余箱鸦片全部化为乌有。事后,义律自知
2023-04-29 10:32:00
...有限,他只好屈服,漠视清廷的谕令。虎门事件钦差大臣林则徐在1839年抵达广州,立即厉行禁烟。但英商与义律到最后方肯屈服。鉴于鸦片走私活动十分猖獗,道光帝遂在1838年12月3
2023-02-25 16:51:00
...却总是绕开他去直接找商人们说事。这个事件从头到尾,林则徐竟然将他排除在外,仅仅这一点,可以想象广州政府对英国政府是多么的鄙视。义律向所有英国商人发出命令,把所有的商船开到香港
2023-02-25 16:46:00
...慧琴在寸土寸金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耸立着一尊高3.2米的林则徐铜像。铜铸的林则徐背着双手,抬头挺胸,器宇轩昂,一身正气,眺望前方……福州是林则徐的出发点。如今的林文忠公祠,即林
2024-02-29 07:02:00
提到林则徐,你们会想到什么?虎门销烟?禁烟英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这些用来描述的他的词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林则徐自己却对这些词毫不认同,甚至自己是民族的罪人,究竟是为什么?18
2023-03-13 15:33:00
为何说林则徐离身败名裂只差一步之遥
...源头上加以禁止。基于以上观点,道光帝于1838年底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命令外国人上交所有鸦片,并要求他们写保证书,保证以后永不走私鸦片来华,否则
2024-04-28 09:59:00
清朝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支持虎门销烟也签订了条约
...鸦片的保护伞。直到1838年,道光才找到他的禁烟男主角林则徐,这个被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有丰富的禁烟经验,非常适合这项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他制定了三步走的策略,
2023-04-30 11:19:00
...运动,但计谋并未得逞。无奈之下,义律只好一面答应向林则徐缴烟,另一方面又怂恿英国政府对中国发动战争,进行侵略,并借以打开中国的大门。不仅如此,他还向英国军队提供了作战的方案。
2023-02-25 16:44:00
林则徐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林则徐
只要是学过中国历史,对林则徐这个人物都不会感到陌生,他的名字长久地跟近代史捆绑在一起,作为近代史开篇出现的第一个知名人物,为今天的我们所传颂。而他在虎门销毁鸦片的壮举,以及积极抵
2023-05-01 10: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