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25日,记者从黔东南州林业局获悉,近年来,该州创新推行责任、协议、挂牌、传承“四个到位”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护的长效保护网络,实现古树名木管护全覆盖。
村民为古树挂牌并进行管护。
黔东南州现有挂牌古树名木27733株,是贵州古树名木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全州挂牌的古树名木中,已有27727株古树明确了管护主体,形成“村集体兜底、个人管护、单位负责、林业站专职”的四级责任体系。其中,村集体承担24314株,林木所有者管护2271株,单位负责36株,林业站专人日常管护1406株,并建立“一树一人一档”责任台账,确保每株古树“有人管、责到位”。目前,全州已签订管护协议26826份,覆盖率达96.7%。
古树认养牌。
科技赋能黔东南州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效能,创新设计“一树一码”智慧铭牌,集成树种、树龄、管护人及报警电话等信息,公众扫码即可识树、报险,大幅提升监管效率。目前,全州27733株古树全部完成挂牌保护,新增400余株待挂牌古树的保护牌正在加急制作。
在凯里市舟溪镇情郎村,68株国家重点保护楠木古树还披上“数字化司法铠甲”——凯里市法院创新将“司法保护令+警示案例”相互结合制作成二维码,村民扫码可观看盗伐古树追责案例,将静态宣教升级为动态警示。情郎村党支部书记李英臣说:“村民一扫二维码就看到保护古树有法律撑腰,护树底气更足了!”
凯里市情郎村闽楠古树群枝叶繁茂。
为破解保护力量断层难题,黔东南州连续五年开展古树名木保护“1+1”项目。州林业局联合县级团委招募青年志愿者,通过自主设计管护挂牌、悬挂责任标识、定期巡查树体损伤等措施,培养古树保护“接班人”。同时,动态监测人为破坏、动物侵害等风险,及时向林业部门反馈,形成“全民护树”新风尚。
锦屏县开展古树名木大树保护“1+1”项目示范性主题活动。(锦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国金丝楠木第一村”台江县登鲁村,台江县法院联合县作家协会、村民举办生态日活动,通过诗歌朗诵、民歌传唱等“文化浸润+法治宣讲”模式,凝聚社会护绿共识,古树名木防火、防病虫害等配套保障措施同步完善。
如今,雷公山腹地的千年秃杉群、剑河县“古楠木王”等古树群落已成为生态旅游名片。黔东南州以古树为纽带,串联起法治保障、科技赋能与生态信仰的绿色传承之路,为长江、珠江上游筑起坚固生态屏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警
编辑 王剑
二审 谢巍娥
三审 干江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