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液态阳光”产业化脚步渐近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16 07: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

“液态阳光”产业化脚步渐近

■本报记者 赵广立

“‘液态阳光’产业化项目的技术路径已经走通了,现在,在不考虑碳税的前提下,其直接成本比不上煤制甲醇,但‘液态阳光’有规模效应,一旦达到10万吨级及以上的规模,其单产成本会进一步下降,特别是随着光伏风电价格的下降,其价格也会大幅下降。”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液态阳光”产业化脚步渐近,“今年启动、明年建设,后年即可规模化生产”。

“液态阳光”产业化的技术难题已扫清

把太阳能转化为可稳定存储、易于运输的液体燃料,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当前,二氧化碳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科学家在碳捕捉、碳封存及其资源化利用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液态阳光”计划是其中最让人兴奋的。

李灿向《中国科学报》介绍,“液态阳光”主要包括3个重要环节——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与此同时,“液态阳光”技术的产业化落地面临三大技术难题:风/光电等清洁能源产出不稳定;规模化电解水制氢成本高、效率偏低;利用惰性气体、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制甲醇不仅需要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还需要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发展抗波动的电解槽体系,以容忍风力、光伏发电的波动和不稳定性。”为此,李灿带领研究团队早在2019年便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千方级、抗波动高性能电解槽技术。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在这一稳态体系下,电解槽可以提高效率——接近4度电产出1立方氢。同时,稳态体系也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避免氢气和氧气混合引发爆炸。

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这一环节,李灿团队于2017年取得了技术突破,开发了一种二元金属氧化物(ZnO-ZrO2)固溶体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

“液态阳光”规模化验证结果超预期

“一些技术在实验室效果好,不代表在规模化生产中表现好,这就需要中试。”李灿说,让他没想到的是,中试效果竟然比在实验室的效果还好。

2018年8月,在甘肃省兰州新区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阳光合成的规模化示范工程”宣告落地启动,于2020年试车成功并完成成果鉴定。

“实验室中,催化剂对甲醇的选择性保持在90%左右,但在规模化示范工程中其选择性在95%以上。此外,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也非常高,因为我们在萃取甲醇之后,会将二氧化碳循环注入系统,使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能转化成甲醇。”李灿对《中国科学报》表示,他们迈出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步。

李灿透露,目前,全球首个10万吨级“液态阳光”燃料合成项目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预计最快可在2025年建成。

“到了10万吨级这个规模,‘液态阳光’项目的经济性和效益就开始占优了。”李灿算了一笔账,传统煤制甲醇的价格大概在2500元/吨~3000元/吨,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和风/光电价的进一步走低(降到0.2元以下),“液态阳光”制甲醇的成本很快就能跟煤制甲醇持平,这还是在没有考虑“碳税”收益问题的前提下。未来若收紧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各国可能会对碳排放收取费用,这就是“碳税”。相比“液态阳光”,传统的煤制甲醇每生产1吨甲醇差不多要排放3吨~4吨二氧化碳,将来,传统煤制甲醇不得不考虑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

李灿指出,相比之下,“液态阳光”每生产1吨甲醇,可转化约1.4吨二氧化碳;生产10万吨甲醇,就可消纳约14万吨二氧化碳。一边是消纳,一边是排放,“液态阳光”的生态效益由此彰显。

“我们的实践证明,‘液态阳光’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减碳方案,它不仅比‘碳捕捉—深埋’方案更安全、更环保,而且还有经济效益。”李灿说,“液态阳光”计划孕育着一场重大的能源革命,而随着其经济效益的凸显和产业化脚步的加快,这场能源革命已经在可期待的视野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推动力强劲
...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制取绿氢,并使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阳光甲醇,这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高效途径,更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举措。针对风光发电制氢存在不稳定性、电解水槽电解
2024-05-22 04:22:00
...源,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被誉为“液态阳光”,主要用于船舶清洁替代能源,可以有效节约航运成本,降低碳排放。据了解,该项目采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消纳农作物秸秆
2024-04-10 03:57:00
...特点,是公认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使用安全便捷,被称为液态的“氢”。醇氢生态总部项目的落地有望为我市汽车产业注入新动能,全面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
2023-08-30 05:09:00
...醇燃料年销售量超过700万吨,初步建立起以中科院为主的液态阳光技术创新体系,以甲醇汽车制造和推广应用为主的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以山西、贵州为主的甲醇经济应用实践体系。山西省
2023-12-26 00:20:00
“氢能十解”之四:氢基能源流动之旅
...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氢气较成熟的储存方式主要有气态和液态两种形式,运输方式主要有长管拖车、液氢槽车和管道运输。氨和甲醇是氢基能源目前主要的衍生品类,两者均为成熟的工业原料,运输
2024-02-22 10:14:00
餐饮使用醇基燃料需谨慎
...服务中醇基燃料的使用也进入高峰期。醇基燃料,尤其是液态醇基燃料易误食发生中毒,添加过程中操作不当也容易发生烧伤事件,餐饮服务单位和农村集体聚餐需谨慎使用,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12-26 05:26:00
田东县持续推进工业振兴发展取得新成效
...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开展招商引资16次,主动邀请广东液态阳光、中电建、索通公司、湘潭电化、吉林电力等企业到县实地考察项目36批次,与中电建、广东液态阳光、广东高欣集团、湘潭电
2024-11-19 16:56:00
...水制氢,氢气和来自工业生产或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液态阳光甲醇。“依托当地的风光资源优势,哈密市可以借助甲醇产业打造国家绿色能源集散地和中转基地,甚至可以做到上亿吨乃至几亿吨
2024-04-17 12:24:00
搜狐汽车全球快讯 | 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燃料采用零碳甲醇 吉利提供甲醇方案
...具有安全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常温常压下为液态,运输及使用安全便捷,也被称为液态的“氢”,目前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023-09-21 13:0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