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6 18:4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这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是拖垮明朝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了政权之后,为了巩固皇权地位,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朱元璋很贪心,想把大明政权紧紧地攥在朱家人的手里,但是他忘了一个事实。一个人越是想扎住一把沙子,沙子流失的就会越快。于是,朱元璋废丞相、禁止宦官干预政权,并严惩或废除一些高官贪吏。起初,这一系列的措施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刚刚经历过的战争的明朝,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便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哪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

朱元璋的初心是好的,希望能够为天下的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按照他的想法,将自己的朱家子孙都安排到全国各地驻防,大明王朝就不会丢了,一定会千世万世地统治下去。然而,他的子孙并不是很给力,尤其是到了万历年间,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制度愈发溃烂,明朝由此走向了衰败。不仅如此,就连之前惟命是从的周边小国也愈发嚣张了起来。

哪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

朱元璋对旧朝的愤怒让他一鼓作气将其残余力量赶回了沙漠。除了回到老家以外,还有一部分人向南逃到了云南。朱元璋做事雷厉风行,不留余地,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于是,派遣大将沐英前往云南消灭了残余力量。

哪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

沐英不负众望,被留在云南守边。在短短的10年间,不仅保证了云南的安定,还在在当地大型水利工程,传播汉族文化,收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云南一带,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后来,虽然被大理国统治过,但是在元朝时期就已经重新回到了中国的怀抱。明朝取代了元朝,自然对云南一带拥有绝对的管理权。

哪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

万历年间,缅甸新王登基,对云南地区产生了极大地兴趣,于是四处挑事。对当地的老百姓无恶不作。而明朝却因为怕花钱,迟迟没有出兵制止。久而久之,云南当地老百姓的反动情绪也日益高涨。在备受缅甸百般欺凌的同时,自己的国家还不闻不问。

哪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

经过深思熟虑,万历还是决定出兵云南,平顶缅甸骚乱。任命刘綖、多喝邓子龙为统帅,大军到达云南之后,得当了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并且积极参军。很快,缅甸就被打的落荒而逃。然而,短短一年的日子,缅甸再次侵犯云南。明朝出军,又一次非常容易的打败了缅甸。

哪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

然而,缅甸就像蟑螂,如果不斩草除根,就永远无法安定。就这样,明朝和缅甸之间经历了20多年的你争我斗。结果,促使这场战争不了了之的竟是明朝内部的混乱和缅甸的内斗。这场战争对两国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双方都没有讨到什么好处。明朝的经济实力大不如从前,缅甸也差点由于内斗崩溃。

哪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

后来有说与缅甸之间的战争,是拖垮明朝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保证国家领土的完整和百姓的生命安全,明朝不得不一直出兵云南。但是这场战争进行的不温不火,没有将缅甸一网打尽,这才导致战争一打就是20多年。所以,这让明朝的国库逐渐空虚。

哪个国家虽小,却让明朝头疼了20年

云南地处边界,所以云南的边界贸易一直都被明朝很重视。所以,在战争之前,有朝廷的大力支持,云南的百姓也算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然而,战争摧毁了这一切。不仅经济倒退,生活水平下降,人们还要面临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小小的缅甸,虽然势力不是很大,但是却严重拖垮了明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00: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与缅甸的长期战争原因、结果及影响
谈及明朝这个国家,大家都会对朱元璋津津乐道,谈论他是如何从一个草根人物成为一代君王的,要知道在明朝这个时期,经过朱元璋的整改,我们国家还算处于强盛的时期,经济不仅稳速发展,惩治了
2023-11-03 22:13:00
...力范围甚至跨过了澜沧江,威胁到了云南复地。1381年,朱元璋派遣大军远征云南,南征大军很快就消灭了云南的梁王、段氏。随后,明朝在云南设置了布政使司,管辖52府、63州。麓川则
2024-04-29 21:59:00
云南沐氏一族:明朝的世代功勋与忠诚
云南沐王府的第一任主人,乃是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养子,西平侯、黔宁王沐英。沐英任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任右将军,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将军蓝玉出征云南。在攻取云南后,朱元璋下
2024-01-29 12:58:00
1395年,朱元璋发布了《皇明祖训》作为明朝治国的规范。在此训中,朱元璋将明朝周边的15个国家列为了“不征之国”。这十五个国家分别是朝鲜、日本、大琉球(琉球群岛)、小琉球国(台湾
2024-04-29 20:46:00
明朝沐氏族人都是什么结局
...主人沐英,和最后一任主人沐天波。说到沐英,他不光是朱元璋的义子,还是明王朝建立的开国功臣,曾参与过无数场战役,立下不世之功。后来在平定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后,由于他忠勇有能力,
2023-06-05 11:22:00
沐氏家族延续了近280年,祖先是朱元璋养子
...延续了二百多年的侯爵之位,创下了纪录。家族起源——朱元璋养子沐英这个传袭爵位近二百八十年的家族——沐氏,存在于明朝年间,世代效忠明朝皇帝。沐氏家族初代祖先沐英,曾跟随明太祖朱
2023-01-18 22:32:00
明朝时期,沐家镇守云南,为何多次遭遇削爵危机?
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举兵征讨云南,将这块边陲之地纳入到明朝的管辖范围内。洪武十六年(公元1
2023-03-08 18:04:00
明朝为何不征伐西域和蒙古?
...塞外只是为了打击北元却不占有土地建立有效统治,另外朱元璋还直接以祖训的形式将周边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共15个国家定为了不征之国,等于定下了对外不再扩张的基调。而且还不止如
2024-02-24 18:30:00
沐英不是明朝宗室,为什么在朱棣削藩后,他们家还能世代就藩云南
...英1352年,8岁的沐英流浪到了濠州城,被当时刚刚成婚的朱元璋和马氏捡到,小两口当时还没有孩子,看到沐英可怜便将他收为了养子,改姓为朱。朱英也是朱元璋和马氏的第一个养子,两口
2024-12-23 11: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