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欣赏满族的传统老房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16:3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衣食住行,除了吃穿,最重要的便是住了,而居住都是各地各有不同,除了遮风挡雨,都带着各地的信仰以及地理特征,满族的建筑亦是如此,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满族老房子,那个承载满族人童年的草房。

欣赏满族的传统老房子

满族祖先在部落时代,一直以打猎、捕鱼为生,常年居住流动性很大,逐水而居,随着清初满族攻占辽东,农业逐步占有更重要地位,流动性的满族民居生活逐渐被稳定的农耕民居生活所取代。

从打猎,捕鱼,生活方式向农业定居生活方式转变过程中,满族人依旧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木头、羊草等材料制造房屋。

欣赏满族的传统老房子

草房和土房是满族最为常见的民居,此外满族的民居还有瓦房。相比之下在过去,草房居多,瓦房较少,一般来说,瓦房多为富贵人家和官宦人家所住。

草房,是在游猎时代的地窨子(ukdun)、马架子(juxenboo)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房顶一样为尖脊,用草苫屋顶。正房旁边,有的还盖有东西厢房、仓库、苞米楼(taktu)等。

欣赏满族的传统老房子

满族房子特点鲜明,人们走进满族嘎山只要打眼一看,就会看见一座座具有代表性的烟囱,满族人家的烟囟垒在东、西房山墙,或在两侧屋檐下,常用空心木或者用草和泥编“拉哈辫”做成,满洲过去气候冷,安在房子旁边的烟囱可以延长烟和火在屋里通过的时间,这是智慧的发明。

房内搭南北西相连的火炕,西炕连接南、北炕,俗称“万字炕”。以西为贵的满族在西炕放置供奉祖先的神板,所以西炕不能随意坐卧,另外据萨满教创世神话说:天母阿布卡赫赫派方向女神给人类指方向,最早指明是西方,所以西为上,不过也有的人家人口少,只有一铺炕,而无“万字炕”。

后来物质生活改变以及经济发展,曾经从瑷珲到沈阳处处可见的草房逐步被瓦房和新兴的楼房取代,草房逐步不多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3 2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水龙头,用清冽的自来水清洗双手。常玉芹说:“过去在老房子吃水都是靠挑,好几百米挑到家也挺费劲的,现在打开水龙头就用上,不用就关上,太方便了。”说起现在的小康生活,56岁的常玉
2023-01-10 11:47:00
...年收入还不到1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家里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漏风漏雨,一家人简单吃顿年夜饭就算过年了,也没心思和亲朋好友走动。近年来,抚顺市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广新技术
2023-01-25 06:06:00
欣赏一组晚清满族美女老照片
清朝是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满族严格恪守不与汉族通婚的规定,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来,历史记载的满汉通婚的例子非常少。清朝的皇室、满族大臣更不和汉族女子通婚。但是,清朝皇室却和蒙古
2023-05-09 10:14:00
9月3日,畅行高速,驭见美好吉林“多彩吉林・秋韵”高速自驾游活动进行第二天的行程,游客们可以体会到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接触满族文化,欣赏自然风光!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2024-09-04 07:39:00
满族服饰的类型与特征
...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其建立者是满族人,因此满族文化在清朝的统治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承。满族服饰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物,更是满族身
2023-08-02 16:55:00
为何满族人不吃狗肉
在中国多元的民族风情中,满族作为历史上的重要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文化习俗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饮食文化方面,满族有着自己的特色和禁忌,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满族人不吃狗肉的传统。
2024-10-22 19:40:00
...(通讯员卢思蕊、张立冉)3月27日,走进滦平县五道营子满族乡上台子村孟庆霞家,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从北京慕名而来的30余名游客正在她家品尝特色农家菜。“村里的环境变好了、
2024-04-02 19:25:00
不咸-且喜意大|满族制香技艺非遗传承
...。通化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满族文化与高句丽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医药城”,通化地区森林茂密,植被类型复杂,自然资源丰富,中草药和香材
2024-12-03 11:17:00
河北新闻网讯(袁水清)近日,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花厂峪村推出全县首个数字云端浏览小程序,以科技赋能乡村旅游发展,为游客开启沉浸式乡村之旅新体验。该小程序整合花厂峪村旅游核
2025-06-11 11: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