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007”不是只存在于银幕上,也可能潜伏在我们身边。
近日,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英国秘密情报局(MI6)间谍案》文章,披露了一起英国间谍案。
刺探搜集涉华情报,物色人员以供策反……大致浏览了一下,文章披露出来的间谍手段不算意外。让人意外的是,这是国家安全部门少见地公开点名英国秘密情报局实施对华间谍行动。
而这个英国秘密情报局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军情六处”。
01
据国家安全部介绍称,这起案件的核心涉案人员是外籍人员黄某某,身份是境外一家咨询机构的负责人。他在2015年的时候和英国秘密情报局建立了所谓“情报合作”关系。在那之后,黄某某就在军情六处的指使下多次入境中国,以其公开身份作为掩护,协助英国方面刺探和搜集中国情报,甚至是物色可能被军情六处策反的人员。
为了让黄某某派上更多用处,军情六处还在英国等地对他进行了专业的情报培训,并且为他配置了专业的间谍设备,以进行情报交流。
经缜密侦查,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发现黄某某从事间谍活动的犯罪证据,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保密部门鉴定,黄某某向英方提供机密级国家秘密9份、秘密级国家秘密5份、情报3份。
案件侦办期间,国家安全机关及时通报并安排领事探视,依法保障了黄某某各项合法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安全部在通报这起案件的时候,把黄某某称作“第三国人员”。这或许意味着此案牵扯的范围,可能比外界想象中还要广一些。
02
这并非官方首次发布间谍案,但却是中方少见地对幕后黑手英国指名道姓。
梳理中方此前对于类似案件的通报发现,指名道姓的情况确实是比较少的。
比如,国家安全部在去年12月底发布的另一起案件,讲的是有群众发现自己租给境外某公司的房子,似乎被用作非法的用途,于是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经调查发现,事情果真如此,这间房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租下来,用以观测小区对面的某海军基地。房间中发现了一些间谍设备,企图通过视频监控的方式,窃取解放军军事装备等秘密。不过中方并没有公布幕后黑手的具体信息。
不过,笔者也注意到,去年8月11日,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也曾发布消息点名了美国的情报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这是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正式运行之后,发布的首个间谍案件。
当时国安部门公布的这起间谍案,其实是狠狠“打脸”外国情报头子的挑衅。
因为就在去年7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出席阿斯彭安全论坛时应询称,美在华情报网络重建已取得进展,正努力构建强劲的人力情报收集能力,以补充其他情报获取渠道。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当时表示,美方一边反复散布所谓中国间谍、网络攻击的虚假信息,一边毫不掩饰地宣称要针对中国开展大规模情报活动。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03
当然,此次间谍案的披露引发外界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军情六处本身就有一些话题度。
军情六处,全称英国陆军情报六局(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成立于1909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和以色列摩萨德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
英国经典系列谍战片《007》的主角詹姆斯·邦德,人设就是一名军情六处的特工。同时《007》的小说原作者伊恩·弗莱明,本人也曾是军情六处的一名特工。
军情六处的前身,最早能够追溯到15世纪下半叶,都铎王朝国王亨利七世为加强王权统治,建立了自己的秘密情报组织。
到传奇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上王座,在大航海时代背景下,英国海外活动越发频繁。为充分获取情报信息,女王的亲信大臣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创建了英国情报局。该机构不仅有自己的密码破译部门以及商业间谍组织,甚至还大量起用海盗作为“编外成员”收集海外信息,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
如今的军情六处,“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而起”,是英国政府为应对国际竞争创建的,定位就是负责海外间谍工作。之所以是军情六处,是因为其曾是英国战争办公室第六处。
据悉,军情六处的每一位负责人都被称为“C”,这一代号最初取自军情六处的创始人曼斯菲尔德·卡明,他姓氏的首字母就是C。后来,代号“C”被沿用,有代表英文中“老大”(chief)的意思。
卡明
实际上,军情六处本是英国政府组建的秘密勤务局,在卡明带领下,秘密勤务局改名为军情六处,迁入距离议会大厦不到1000米的白厅,表面是一家进出口公司,实则建立的是间谍网络。
一战时期,军情六处不仅通过在美国、俄国、瑞士等地建立联络站,部署下庞大的情报网;还积极应用新技术,使用刚发明的侦讯机侦听德国部队无线电报,屡次获悉德军的袭击计划。
二战时期,军情六处不仅建立了更为强大的情报网,还在情报技术方面迅猛发展。例如,“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与英国情报部门合作,在布莱切利园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的第一台军用计算机——图灵机,成功破解德军“恩尼格码”密码,掌握了隐蔽战场的技术先手。而且,破解“恩尼格玛”密码促使美国加入反抗希特勒的斗争,这也标志着丘吉尔所谓英国和美国之间“特殊关系”的开端。
冷战时期,军情六处甚至策反了苏联驻伦敦情报站站长——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并最终帮助其从莫斯科叛逃。
电影中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杀人武器——打火机的炸弹、能下毒的钢笔、氰化物香烟、爆炸公文包……这些武器其实早在二战时期英国特工都曾尝试过。
二战结束后,军情六处继续扩展业务范围、强化自身职能。1992年,英国政府首次公开承认该机构;1994年,其地位及职责被以法律形式正式确定。此后,英国政府又在国家安全战略中明确提出,军情六处要为包括军队在内的所有部门提供全球情报支持。
如果说过去当人们提到“007”,想到的还只是电影里的俊男靓女、酷炫场景,那么2024年伊始披露的这起间谍案,则把大家拉回了现实。“007”不是只存在于银幕上,也可能潜伏在我们身边。
正如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去年8月1日首推的文章《反间防谍需要全社会动员》中提到,间谍活动是具有高度隐蔽性、专业性和危害性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不仅需要国家安全机关发挥反间谍专门机关作用,更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防范,筑牢反间防谍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资料来源:国家安全部、金羊网、北京日报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